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学分:2参考学时:28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基于C/S与B/S结构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必修课,为.NET应用程序、JA V A应用程序等开发提供后台数据服务,是大型数据库Oracle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实践。

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结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是软件技术专业中.NET课程系列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NET软件开发技术1-C#》、《.NET软件开发技术》、.NET方向的学习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的前导课程,本课程在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基础作用。

2.设计思路本课程在针对软件编程、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支持等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能够按照任务需求进行设计程序的工作,能够按照程序设计文档编写程序,能够按照任务的测试计划测试程序)”等核心职业能力而设置。

本课程根据“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中英文操作系统平台及软件开发工具,具备初步的系统分析、设计及独立开发技能,并成为具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发能力的合格程序员”的目标要求选定课程内容。

该门课程以形成数据库管理能力和利用高级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编程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按照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项目进行分割的,教师应根据每个教学任务的知识点的要求,讲授基本概念、专业技术,采用教学案例演示等教学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和技术,用案例作为学生的训练项目。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当能够掌握数据库系统应用、设计、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SQL Server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的应用,具体包括:(1) 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数据模型的概念。

(2) 能够正确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关系运算、关系的完整性及约束、关系设计的规范化等基础知识。

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数据库。

(3) 能够安装SQL Server系统,使用SQL Server的组件和管理工具。

能够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 数据库。

(4) 能够创建和管理数据表。

(5) 能够完成SQL查询的有关命令和操作。

(6) 能够使用T-SQL进行基本的编程。

(7) 能够完成存储过程的基本操作。

*(8) 了解视图与索引、触发器、事务和锁的基本操作。

(9) 了解安全控制的基本操作。

能够完成SQL Server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数据的导入与导出的基本操作。

*(10) 熟悉SQL Server的综合应用。

说明:8、10部分是选修或了解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三、能力解析表按照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能力归类、整合,确定课程能力,建立课程能力分析表如下。

(1) 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数据模型的概念。

(2) 能够正确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关系运算、关系的完整性及约束、关系设计的规范化等基础知识。

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数据库。

(3) 能够安装SQL Server系统,使用SQL Server的组件和管理工具。

能够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 数据库。

(4) 能够创建和管理数据表。

(5) 能够完成SQL查询的有关命令和操作。

(6) 能够使用T-SQL进行基本的编程。

(7) 能够完成存储过程的基本操作。

*(8) 了解视图与索引、触发器、事务和锁的基本操作。

(9) 了解安全控制的基本操作。

能够完成SQL Server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数据的导入与导出的基本操作。

*(10) 熟悉SQL Server的综合应用。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一)基本框架(二)课程内容与要求1. 数据库技术基础1.1 数据库的基本术语,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术语,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2) 正确区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三者的关系。

1.2 数据模型1) 熟练掌握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2) 理解数据库系统中三级模式、二级映像的概念和作用。

2. 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2.1 关系数据库1) 理解域、关系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基本的关系运算。

2.2 数据库设计1) 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 熟悉E-R图的设计。

3) 熟悉数据库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操作。

3. SQL Server 2008系统概述,创建与使用数据库3.1 SQL Server 2008系统概述1) 掌握SQL Server的安装。

2) 掌握SQL Server的身份验证模式。

3.2 创建与使用数据库1) 掌握数据库常用对象。

2) 熟练掌握掌握界面和T-SQL语句两种方式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3) 熟练掌握掌握界面和T-SQL语句两种方式管理数据库的方法。

4. 创建与使用数据表4.1 数据类型,创建数据表1) 掌握SQL Server的数据类型。

2) 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具创建数据表的方法。

3) 掌握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表的方法。

4.2 修改表结构,数据表中插入、修改与删除数据,删除数据表1) 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具管理表的方法。

2) 掌握使用Transact-SQL管理表的方法。

3) 掌握使用INSERT、DELETE、UPDA TE语句操作表的记录的方法。

5. SQL查询5.1 查询的基本结构,简单的查询,条件查询1) 掌握SELECT语句的使用和简单查询方法。

2) 掌握条件查询子句的使用。

5.2 连接查询,子查询1) 掌握连接查询方法。

2) 掌握子查询方法。

6. T-SQL编程基础6.1 Transact-SQL基础知识,批处理,常量和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1) 掌握Transact-SQL的语法格式。

2) 掌握常用的数据类型。

6.2 Transact-SQL函数,流程控制语句,游标的使用1) 掌握常用的系统内置函数。

2) 掌握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3) 理解游标的意义,掌握游标的定义、打开、提取数据、关闭和删除,正确使用游标。

7. 存储过程7.1 存储过程概述,创建存储过程1) 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SQL语句两种方式创建存储过程的方法。

2) 掌握执行存储过程的方法。

7.2 管理存储过程1) 掌握修改存储过程的方法。

2) 掌握删除存储过程的方法。

*8. 视图与索引,触发器,事务和锁8.1 视图与索引1) 掌握视图的基础知识。

2) 掌握视图的创建、使用。

3) 掌握索引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创建索引和管理索引的方法。

8.2 事务和锁1) 理解触发器的概念。

2) 掌握触发器的创建和管理。

8.3 触发器理解事务、锁的概念。

9.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9.1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1) 掌握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删除登录名和数据库用户的方法。

2) 掌握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数据库角色的方法。

3) 掌握为登陆账号设置权限的两种方法。

4) 掌握为用户账号设置权限的方法。

9.2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1) 掌握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步骤。

2) 掌握数据库与SQL Server系统的分离和附加的方法。

3) 掌握数据导入和导出的方法。

*10. SQL Server综合应用10.1 Windows应用概述了解Windows的应用。

10.2 基于Windows环境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熟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说明:8、10部分是选修或了解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掌握。

五.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案本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每章分别考评,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期末再做一次理论测验,以考查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的综合成绩。

该课结束时,综合各个项目的考核结果对学生的业绩和各项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考核成绩×60%六、教学文件开发意见1.教材选用/讲义编写意见本课程可以选用一、两本作为参考教材。

2.项目课题集、教学案例集、项目任务书、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件的开发思路与意见教学案例集以简单易懂的例子为主,围绕能力目标出发,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

项目任务书和实训指导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发。

3.学习指南、学习包、课件等的开发思路与意见学习指南是教师供给学生使用的学习该门课程的指导性资料,教师应当在学习指南中写明本课程的整体课时安排,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思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的开发从直观易懂、有利于学生理解控制任务要求、更好解决具体任务出发。

七、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教学设施资源使用建议本课程可以利用的设施资源有:(1)教室(2)实训中心2.教学文件资源使用建议本课程可以利用教学案例集、训练项目集、教学讲义、学习系统软件教学资源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