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热
能(Βιβλιοθήκη )学院师资队伍学院有专任教师56人,教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工大、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 人; 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 士生导师20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4人; 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4 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 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约占82.3%。
热
能
(五)人才市场需求
在十四大行业中有十个行业需要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业或相关人才; 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分布领域明确要求 央企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 航、航运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 的行业有四个 行业需要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或相关人才;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在装备制造及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及有色金 属、化工、勘探设计、科技九大行业保持“较强控制 力” 有8个行业需要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或相关人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才。
热
能
基本要求
本专业以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的能源工程领 域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主要学习能源开发应用过程中 规划、工程设计、输配控制及能源转化与应用技术的 科学知识与基本理论,通过现代能源工程基本训练, 使毕业生具有以下综合能力:
1、比较扎实地掌握工程热物理、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基 、比较扎实地掌握工程热物理、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 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热物理过程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 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较宽广的计算 机应用技术和技能。 机应用技术和技能。
热
能
主干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质 交换设备、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热工测 试技术、自控原理与技术、燃气气源、 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天然气高 效利用、可能生能源利用技术、发电技 术等。
热
能
教学计划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必修课 课 内 学 时 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限定选修课 专业任选课 公共选修课 小 计 336 192 368 160 160 2504 21 12 23 10 10 156.5 42.5 2 44.5 201 27% 688/2504) (688/2504) 学时数 640 648 学分数 40 40.5 73% 1816/2504) (1816/2504) 百分比( 百分比(%)
热
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领域包括:
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 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 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 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 等。 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 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 农业和医药产业。 农业和医药产业。 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地源热泵实验室
热
能
进行地源热泵效率的实验 进行土壤传热特性的实验, 进行土壤传热特性的实验, 为开发高效地热换热器埋 管填料提供理论依据 该实验室可进行地源热泵 系统实验研究和的测试 进行复合源热泵技术的实 验研究。 验研究。
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热
能
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 研究项目 太阳能光电转换、 太阳能光电转换、电 能储存与应用 风能发电及应用 太阳能风能互补联合 发电
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第二课堂与创新实践模块 合 计
注:百分 比是指该类 课程占课内 教学总学时 数百分
毕业需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二、专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一)背景
热
能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 根据《 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 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0〕13) 的 〕 ) 精神
燃气实验室
热
能
进行燃气输配与安全实验 研究 进行燃烧技术和新型燃烧 器实验研究 燃气输配与应用教学实验 燃烧产物分析试验研究
热
能
(四)教学实践基地
山东力诺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钢铁集团(燃气联合循环发电) 中石化山东输配公司 济南热电有限公司 济南港华燃气公司、济南百江燃气公司 淄博绿能集团 山东亚特尔地源热泵公司
热烈欢迎各位同学! 热烈欢迎各位同学!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山东建筑大学
热能工程学院
热
能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505S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能源动力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四年
热
能
培养目标
培养爱国并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分析 和解决问题,胜任能源工程(新能源与洁净能 源)及自动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工程 设计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各项工作,能 从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 “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 才。
热
能
(七)结论
有一支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 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实验教学条件能较好地满足教学 需要;有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满足需求 的实习基地。 有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切实可行的深化改革和 重点建设方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能够适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有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 和运行机制。
热
能
该专业申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教育部 新增专业的要求; 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 综上所述,开办《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 业是必要的、可行的。我院已具备开办《能源 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条件。
热
能
汇报结束 请专家指正! 请专家指正!
热
能
(三)实验室条件
学院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 学院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 各类实验装置和仪器260多台件,价值1600万 各类实验装置和仪器260多台件,价值1600万 260多台件 1600 超过10万元的有25台套; 10万元的有25台套 元,超过10万元的有25台套; 1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平方 1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平方 个专业实验室 3000 米; 建设了4个在国内有特色的新能源实验室。 建设了4个在国内有特色的新能源实验室。
热
能
3、掌握主要天然气热能设备、天然气输送管路系统 和城市燃气管网设计、运行及安全检测与控制所需 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胜任热能动力系 统的优化分析、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 4、掌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 与利用技术。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书刊,有初 步的听、说、写能力。
热
能
天然气是世界第二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 利用可能改变世界能源结构,可用数百年。 我国天然气的增长速度以8-10%的速度增长, 2009年总量达到860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超 过2000亿立方米。 全国急需大量的天然气供应和高效利用方面的 人才。
热
能
(六)筹建措施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 能源工程及自动 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 经济可持 展的要求。 们开展了大量的 研工作, 合分析对 展了大量的调 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综合分析对《能源 工程及自动 人才培养 状和需求发 趋势。 工程及自动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发展趋势。 先后对 先后对广东、上海、江苏、河北、北京、陕西和黑龙江等地的一些学 上海、 河北、北京、 西和黑龙 校相关及相近专业 专业建 情况进行了调 得了大量的资 校相关及相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为开 设专业提供了参考条件 提供了参考条件。 设专业提供了参考条件。 选派青年教师去香港、美国和国内的有关大学等高校进修相关课 派青年教师去香港、美国和国内的有关大学等高校进修相关课 程, 近年来为开设《能源工程及自动 近年来为开设《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充实了师资力量,经过严 为开设 专业充 师资力量, 力量 格的考察和筛选 筛选, 和引进了一批理论 科研能力强 格的考察和筛选,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的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 专业教 将成为教学科研上的骨干力量。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他们将成为教学科研上的骨干力量。
当前,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当前,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 保技术、 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条件 的高等学校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的高等学校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 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 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 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