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第一章PPT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第一章PPT
6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就在劳厄的假定得到验证的同时,英国物理学家布拉
格(Bragg)父子从反射的观点出发,提出了X射线照射在晶
体中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原子面上将会发生反射的设想。
他们认为,只有当相邻两晶面的反射线因叠加而加强
时才有反射;如果叠加相消,便不能发生反射,即反射是
有选择性的。布拉格父子根据这一想法进行了数学演算,
导出了著名公式: 2dsinθ=nλ
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布拉格定律。这为X射线衍射分
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1913年布拉格根据这一原理,制作出了X射线分光计,
并使用该装置确定了巴克拉提出的某些标识X射线谱的波
长,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定了NaCl的晶体结构,
从此开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
7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从原则上讲,对同一个辐射过程所具有的特性,既
可以用时间和空间展开的数学形式来描述,也可以用在 统计上确定的时间和位置出现的粒子来描述。因此,必 须同时接受波动和微粒两种模型。强调其中的哪一种模 型来描述所发生的现象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由 于X射线的波长较短,它的粒子性表现得比较突出。
E=h ·ν =h·c/λ P=h/λ =h·ν/c 式中: h为普朗克常数,等于6.626×10-34J·s 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2.998×1010cm/s
10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波粒二象性是X射线的客观属性。但是,在一定条 件下,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的属性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当 条件改变时,可能使另一方面的属性表现得比较明显。 例如,X射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干涉、衍射现象就突 出地表现出它的波动特性,而在和物质相互作用交换能 量时,就突出地表现出它的微粒特性。
伦琴在他的论文中还指出,X射线能使亚铂氰酸 钡等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能使照相底片被感光以及 气体发生电离等。 X射线的这些性质很快就首先在 医学和工程探伤上得到应用,且至今不衰。
4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在X射线发现后的17年里,人们对X射线的本质一直 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当时有人认为X射线是快速运动的 微小粒子束, 与电子束相似;也有人认为X射线是一种 电磁破,同光波、无线电波一样,只不过波长很短而已。 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都未得出肯定的结果。
5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1908—1911年,巴克拉(C.G.Barkla)发现物质 被X射线照射时,会产生次级X射线。次级X射线由两 部分组成,一部分与初级X射线相同,另一部分与被 照射物质组成的元素有关,即每种元素都能发射出各 自的X射线。巴克拉称这种与物质元素有关的射线的 谱线为标识谱(或特征X射线谱),并对这些谱线分别 以K,L,M,N,O,……等命名,以便区分。巴克拉 同时还发现不同元素的X射线吸收谱具有不同的吸收 限。经巴克拉严格测定的X射线谱为后来的德国物理 学家劳厄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方便条件。
波长范围约0.001—l0nm。在电磁波谱上它处于紫外线 和γ射线之间(见图)。
8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
γ射线→ 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
高能辐射区 γ射线 能量最高,来自于核能级跃迁
波长
χ射线 来自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 紫外光 来自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可见光
红外光 来自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 微波
来自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无线电波 来自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长
9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测量其波长通常应用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nm。
用于衍射分析的X射线波长为0.05-0.25nm。一般波长短的 X射线称为硬射线.反之称为软X射线。
作为电磁波的X射线,它与可见光和所有的其他基本 粒子一样,同时具有波动及微粒双重特性,简称为波粒二 象性;它的波动性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 传播;它的微粒性主要表现为以光子形式辐射和吸收时, 具有一定的质量、能量和动量。X射线的频率ν、波长λ 以及光子的能量E、动量P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第一章
伦琴、劳厄和布拉格的工作,为人们以后从事X射
线衍射和X射线光谱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他们杰出的工作对X射线学发展的整个进程都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伦琴、劳厄和布拉格分别在1901 年、 1914年、1915年均获得诺贝尔奖。
2. X射线的性质 劳厄的实验指出,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2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第一章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一节 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 1. X射线的发现和X射线学的发展过程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ntgen,1845-
1923年)在实验中偶然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密封 好的照相底片被感光。
伦琴当时就断言,这种现象必定是一种不可见的未 知射线作用的结果。由于当时没有找到更适当的名称来 称呼这种射线。伦琴就以数学上常用的未知数X作为它 的代名词,给这种射线取名为X射线,也称伦琴射线。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复合材料测试方法源自第一章第1章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一节 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1. X射线的发现和X射线学的发展过程 2. X射线的性质 3. 产生X射线的条件 4. 连续X射线谱 5. 特征X射线谱 第二节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第三节 X射线衍射原理 第四节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第五节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1912年,劳厄(M . V. Laue)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X射线是电磁波的假设。劳厄假定这种电磁波 的波长仅是原子线度的十分之一。当时晶体点阵理论已经 成熟,劳厄对比了晶体点阵与平面光栅空间周期性的共同 特点,推测波长与晶面间距(晶体中相邻两原子间的距离) 相近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必定会发生衍射现象。这个假 设被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的助手弗里德利希实验证实。
3
复合材料测试方法
第一章
伦琴对X射线的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和实验 后,在他的论文(Nature、1896年)中指出,X射线穿 过物质时会被吸收;原子量及密度不同的物质,对X 射线的吸收情况不一样;轻元素物质对X射线几乎是 透明的,而X射线通过重元素物质时,透明程度明显 地被减弱。X射线的突出特点就是它能穿过不透明物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