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守则及奖罚条例

员工守则及奖罚条例

员工守则及奖罚条例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受奖励:1、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提合理化建议,主动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者。

2、在特定环境中见义勇为者,敢于揭发坏人坏事者。

3、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水平较高者4、认真执行猪场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者.5、胜任本职工作,生产成绩特别显著,贡献很大者。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受罚(警告、罚款、开除)1、违反劳动纪律者。

2、违反操作规程者.3、出现责任事故、造成损失者。

4、不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者。

5、挑拨离间、无理取闹、搞分裂者。

6、对坏人坏事知情不报者,见危不救、袖手旁观者。

7、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者8、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礼者。

9、盗窃、赌博者。

10、语言行为粗暴及欺骗者。

三、请假制度1、除正常休假,一般情况不得请假,病假等例外。

2、请假需写《员工请假单》,层层报批,否则作旷工处理;旷工1天,扣薪2天,连续旷工5天以上作自动离职处理。

3、员工请假期间无工资,4、生产线员工请假2天以上者须由场长批准。

.四、考勤制度1、生产线员工由生产线主管负责考勤,生产线主管、后勤人员由场长负责考勤,月底上报。

2、员工须按时上下班,迟到或早退2次扣1天工资。

3、有事须请假。

4、严禁消极怠工,一旦发现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者按扣薪处理,态度恶劣者上报公司做开除处理。

安全饲养生产制度目的:规范本场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预防疫情发生,减少安全事故职责;各项管理人员生产第一线员工内容:1、基本原则:1.1切实做好防疫保健和疾病的诊断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定期接种疫苗,定期免疫监测。

1.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动物防疫卫生政策、法规,对各级人员进行防疫卫生安全教育。

1.3积极做好:防入侵、防污染、防扩散、防火、防盗、防洪、防电。

2.基本要求2. 1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2.2选择品种和繁育体系应符合生产目的,并适应本场环境条件。

2.3给各类猪群提供正确、合理、营养平衡的全价日粮。

2.4饲喂应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的固定饲喂模式,形成猪群条件反射。

2.5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卫生的圈舍条件。

2.6充分保证用充足、洁净的饮用水。

2. 7长期坚持经常查粪便、查饮食、查行为的动态“三查”工作,及时掌握猪只健康及疾病发生情况。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目的: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预防动物疾病发生、保证清洁卫生。

适用范围:运用于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内容:1、厂区室外不得存放生产用物资。

2、土建施工结束,要及时将渣土、废砖、杂物定点处理。

3、厂区有专人每天清扫、除杂草、管理卫生、设施。

4、厂区内禁止乱扔杂物和生产线上的污染物。

5、厂房、库房、道路、草坪、绿地、树木、围墙必须保持清洁整齐、无废物、无垃圾积存。

6、清洁或消毒责任区应按清洁消毒规程定时、定职、定岗进行清洁或消毒处理,每周必须对污水通道彻底冲洗一次,雨天车辆人员带入泥土,必须当日冲尽。

7、清洁责任区的暗沟、墙根、必须每月冲洗一次,清除积污。

8、公共区域与生产线上的垃圾、废弃物必须另类送入指定的地点,按废旧物资处理程序及防疫卫生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9、每月对厂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灭鼠、消灭各种外源隐患。

10、对水质、空气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应协调周边区域人员予以清除,宣传和做好厂周围环境保护工作。

消毒管理制度一、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二、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三、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四、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五、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六、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七、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八、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九、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十、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免疫程序日龄0日龄超前免疫10日龄20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50日龄55日龄60日龄70日龄80日龄90日龄150日龄配种前公、母猪母猪分娩前2--4周疫苗名称猪瘟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苗猪瘟活疫苗猪水肿病灭活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0型口蹄疫灭活苗猪蓝耳病灭活苗丹毒、肺疫二联苗猪瘟活疫苗猪链球菌病活疫苗猪蓝耳病活苗猪0型口蹄疫灭活苗猪伪狂犬病灭活苗乙脑疫苗细小病毒疫苗D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多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生腹泻二联灭活苗国猪瘟活疫苗用法用量新生仔猪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2头份疫苗,注苗2小时后方可哺乳。

肌注2m1肌注2头份,实施超免的仔猪20日龄时不免。

肌注1头份肌注1头份肌注lml肌注2m1肌注1头份肌注4头份皮下注射1头份肌注2m1肌注2m1肌注2m1肌注1头份配种前4周肌注1头份肌注1头份后海穴注射1头份肌注4头份备注适用于母猪带毒严重的猪场断乳后二免2m1停食或减食1--2天属正常反应。

*育肥猪免疫至此为止卫生防疫制度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

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一、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

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二、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三、生活区防疫制度1、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3、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实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6、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四、车辆卫生防疫制度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五、购销猪防疫制度1、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

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六、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1、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3、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4、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七、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无害化处理制度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本场特制订以下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猪场废弃物处理以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其中粪便经集中收集—转运—贮存(化粪池)—进入沼气池(生物处理),对生产现场产生的废弃物料应先消毒(如喷洒消毒液、高温蒸煮)后集中转运,然后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采取深埋处理的场所不得靠近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三、强化猪场卫生,使用化学药物减少鼠类、昆虫、苍蝇等传播的危害,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四、严格检疫,对发病动物和场所及时采取消毒措施,然后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禁止运出和出售。

五、动物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1.5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应先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或焚烧处理。

七、病死动物严格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好记录,由处理人和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八、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九、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十、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消毒制度)。

十一、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十二、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十三、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