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提出与发展
• 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绿色化学挑战奖计
划”,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 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
• 随后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环保局提供专门基金资助绿色化学的
研究,并于同年10月30日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这项在化学化工 领域内唯一的总统奖,以表彰在该领域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个人与单位。
• 绿色化学研究什么?
•
一般说来,一个化学反应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
•
(1)原料或起始物的性质;
•
(2)试剂或合成路线的特点;
•
(3)反应条件;
•
(4)产物或目标分子的性质。
• 众所周知,这四个因素相互紧密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
共有5个奖项:学术奖、中小企业奖、新合成路线奖、新工艺奖 和安全化学品设计奖。 •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传播。目前全世界比较 发达的国家的许多行业都以浓厚的兴趣大力研究绿色化学课题。
德国于1997年通过实施有关绿色化学的“为环境而 研究”计划。
荷兰利用税法条款等方法来推动绿色化学技术的开发 和应用。
日本则通过制定“新阳光计划”,在环境技术的研究 与开发领域确定了环境无害制造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技术 和二氧化碳固定与利用技术等绿色化学的内容,成立了由 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联合组织的“为地球而创新技术” 的研究院和日本化学创新研究院,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总之,绿色化学的研究已迅速成为一些主要国家政府、 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开发方向。
我国在绿色化学方面的活动也非常活跃。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 —推动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院士咨询。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联合立项,资助“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 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
1997年以来,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陆 续成立了绿色化学化工研发中心。
二、 什么是绿色化学?
•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且
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是实现污染预防
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
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
•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
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1994年8月,美国化学会第208届年会就举办了以“为 环境而设计:21世纪的新范例”为专题的讨论会,讨论了 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工艺和绿色技术等问题。
1996年,著名的哥顿会议第一次以“环境无害有机合 成”为主题讨论了原子经济、环境无害溶剂等问题。这是 世界高水平学术论坛首次讨论绿色化学专题。这次会议与 “绿色化学挑战奖”一起,被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R. Brealow在“化学的绿色化”的评论中称为1996年“两项重 要的第一次”。
绿色化学的目标:
绿色化学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可持续的方法来降低维 持人类生活水平及科技进步所需化学产品与过程所使用 与产生的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的优点: 1 无污染, 2 环境友好, 3 高选择性合成, 4 零排放。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 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此外,Anastas等在1998年出版的《 绿色化学——理 论与实践 》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原则、 评估方法及发展趋势,是绿色化学的经典之作。
站在现代化学研究前沿的、由英国皇家化学会 主办的国际性杂志《绿色化学》,于1999年1月创 刊。其内容涉及清洁化工生产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 成果和综述,其信息涵盖了通过化学品的应用或加 工来减轻对环境影响的所有研究活动。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 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研究污 染的根源——污染的本质在哪里,它不是去对终端或过程污染 进行控制或进行处理。绿色化学关注在现今科技手段和条件下 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 化学过程。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 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
•
很明显,绿色化学要求负作用尽可能小,它是一种理念,是
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
绿色化学定义:
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 是通过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 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 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 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 化学方法、技术与过程。
/greenchem
在中国,1997年5月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 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的香山学术会议第72次学术 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为可持续发展对物质科学 的挑战、化学工业中的绿色革命以及绿色科技中的一些 重大问题和中国绿色化学发展战略。
1998年,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此后,绿色化学得到了越来的取名:
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 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 原子经济学(Atomic Economy)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等等。
美国环保局率先在官方文件中正式采用“绿色化学” 这个名称,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
1997年8月,在英国召开的哥顿会议,仍以绿色化学的 有关内容为主题。
以美国化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等多家单位发起 的第一届“绿色化学与工程会议”,于1997年6月在华盛顿 国家科学院召开,主题为“2020年的应用展望”。此后每 年举行的历届会议,均包括绿色化学的内容。
由美国环保局Paul T. Anastas等编写的《 绿色化学 》 丛书1996年出版的第一辑副标题为“为环境设计化学”; 1998年出版的第二辑副标题为“无害化学合成和工艺的 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