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6开题报告_三相单边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研究
06开题报告_三相单边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3)具有独立直流电源的级联型逆变器 主电路由相同的单相逆变器组成,易于模块化设计和封装,
控制相对简单;需要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电压源,供电系统设 计比较复杂。
图3 具有独立直流电源的级联型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三、研究内容
(1)基础研究 ➢ 对光伏并网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类,指出不同体系结
5
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解决问题, 寻找新能源
能源危机 环境污染
太阳能Biblioteka 丰富清洁 可再生能量变换装置
直流电能转换 为交流电能
光伏并网逆 变器
光伏 发电
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坏直接 影响整个并网系统的性能和投资
可再生,污染 小,传输简便
太阳能利用的 主要方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二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有诸多固有的缺点: (1)开关器件在关断过程中承受的最高电压要高于直流环 节的电源电压,导致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大,在提高输出电压 和高压输入场合应用困难。 (2)桥臂只能输出+1和−1两态电平,工作于双极性调制方 式,桥臂输出电压波形谐波含量大,电磁干扰严重,需要开 关频率高和大容量滤波器。 (3)直流侧对母线电压需进行大电容均分,或者要求输入 电压本身就提供正负母线电压和地,而一般不易满足。 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三电平及多电平逆变器主要具有 以下优点: (1)输出电平级数增多,输出波形阶梯也增多,输出波形
3 C2l0ic1k5to级ad开d tit题le i报n he告re
三相单边三电平光伏并网逆 变器的设计研究
报告人:XXX 专 业:物理电子学 导 师:XX
XX
3 报Clic告k to的ad主d tit要le i内n he容re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已完成工作及进度安排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三电平(多电平)逆变器主要有3类拓扑结构:二 极管钳位型逆变器,电容钳位型逆变器和具有独立直流电源 的级联型逆变器。 (1)二极管钳位型逆变器
图1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优点:(1) NPC 三电平拓扑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力电子 开关元器件耐压不够高的问题。(2) 相对于两电平逆变器,三 电平逆变器输出为三电平阶梯波,形状更接近正弦,输出谐波 分量少,并能够有效地降低开关频率,从而使系统损耗小。(3) 在同样的直流电压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是二电平的一半,开关 应力小,损耗小。
四、已完成工作及进度安排
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制作。该平台以 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实现A/D采样和PWM波驱动,主要包括电源电 路,复位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电压电流测量电路等等。 (1)电源部分
三、研究内容
(2)创新研究 在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设计了一种非隔离型三相单边三电平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图4 三相单边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初步实验方案主要由功率变换电路、并网滤波、 控制电路及辅助电源等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框图如下图所示 。 控制部分的数据处理初步选择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微 处理器完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更加接近于正弦波,谐波含量少,而且输出电压上升率较小, 降低了对开关器件耐压性能的要求。 (2)与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在输出电压波形相同的情况下多电 平逆变器所需开关频率低,因而开关损耗小,效率高。 (3)逆变器输出侧无需变压器,大大减小了系统的体积,降低 了系统成本。
近期随着光伏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对逆变器的成本、效 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 器以其耐压等级高,输出电压更接近正弦波,电压畸变率低, 谐波含量小,并且省去了笨重的工频或复杂的高频变压器等众 多优点,使得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较高的研究意义。
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的范围,同时,给出了适合于不同体 系结构的逆变器拓扑。 ➢ 研究介绍三电平技术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阐述了研究并使用三电平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所具有巨 大的经济效益。 ➢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 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各种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 对三电平常用控制算法及调制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它 们的特点和适用性。
不足之处:(1) 每个电压周期内同一桥臂上开关元器件的 开通次数不同,中间两个的开通时间要比外侧两个的开通时间 长,负荷分配不同,造成开关元器件的利用率不同。(2) 电容 均压问题,直流侧电容由于一个周期内电流的流入和流出可能 不同,会造成一部分电容总在放电,另一部分电容总在充电, 使得电容电压不均衡,最终导致输出电平不对称,增大了线电 压谐波含量,对整个系统工作不利。
三、研究内容
➢(1)逆变器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工作原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 其结构分析研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多各种开关模式下的工作原 理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使功耗较小的最优开关模式状态。 ➢(2)主电路参数的求取,包括:功率管的选取,直流侧电容,并 网侧电容和电感的选取,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3)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包括:主控电路的设计(主控芯片 的选择及外围电路的设计),驱动电路的设计,信号采集电路的设 计(交流电压电流瞬时信号采集电路设计,电网相位检测电路设计, 交流电压信号有效值釆集电路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等。 ➢(4)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对适用于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多种 调制方式(SPWM,SVPWM等)进行分析对比选取合适的控制策略来获 取功率管的驱动信号,达到最佳控制。 ➢(5)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如共模电流的抑制,逆变器输出纹波 电压的消除及直流分量的抑制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电容钳位型逆变器 与二极管钳位型逆变器相比,在电压合成方面,开关状
态的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通过同一电平上不同开关的状 态组合可以使电容电压保持均衡;但是多个电容的引入使逆 变器的体积增大,成本高,结构设计复杂;控制方法复杂, 实现困难。
图2 电容钳位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