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印象
甘泽宁
西安交通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象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样,敦实厚重,大气却不失灵动,粗旷却不乏细腻,可谓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从火车站进入西安,迎面就是厚重的城墙,提醒人们由此可以进入厚重的历史。
早在2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当时地球人类文明的中心之-,秦砖汉瓦,盛唐气象有着不尽的想象空间,但西安又不是属于历史的,她发达的街道随时可以引领我们走向高楼林立的世界级的现代化大都市。
西安交通大学并不处于现代大都市的中心,而是处于现代与历史的接壤处。
西安交大北门正对着的就是-片宫殿改成的公园,交大本身也更象是-片公园。
西安交大有纵横宽阔的道路,而在远处看却只见一片片绿色屏障。
阳光虽大,道路上却-地阴沁,道路两旁是粗壮不可合抱的法国梧桐树,是悬铃木的一种,作为行道树,在南北许多城市都很常见。
由于气候的原因,同样的树种在南北的生长快慢是不同的,南方湿热树木生长快,但木质疏松,北方干冷,树木生长慢,但木质紧密。
法国梧桐在湖南也多有种植,但其根浅,根与枝皆喜橫长,枝杂乱而不直,固树形矮且不耐风吹,大风过去常见连根把起倒卧之树,所以虽兴过-时,现在更多的是被别样的行道树代替了。
西安交大的法国梧桐却不然,长得高大结实,多直枝,高数10米,也不见主根裸露,树叶碧绿而繁茂,虽是引种,却更适应新环境,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是否也能指这种梧桐树呢?
比森林还硕状的大树是西安交大的-景。
我知道松树长得慢,碗口粗的松树在南方也要上10年,交大-人不能合抱的松树树龄当在百年以上,还有桦树与樱树也是俨然成林,甚至已看不出多少人工的痕迹了。
南方此时正是酷热难当之时,为躲避酷热大都愿宅在空调房里,而西安早晩的天气凉爽宜人,虽是暑假,运动场上早己是人头攒动。
我注意到踢毽儿的一伙中年男女,既配合又独踢,动静之间,有古代璧画之遗风。
尤其是独踢的中年男人,看来是个行家,边踢边示范给旁边人看。
毽子在他的调摆下,犹如长了眼睛似的,想落脚的某处,飞起的毽子就听话地落在某处,-落下便稳稳地粘在了某处,靜如处女动如脱兔,人与毽子融为一体,毽子的灵动也就有了艺术的范儿。
武学上说南拳北腿,我虽没有见识过,但从踢毽儿看到的腿的运用,便可以想见北腿控制腿的能力是何等之高了。
我还在电视上看到用脚切菜,用脚弹钢琴的例子,说明只要攻夫深,铁杵磨成针,人的机能是有潜力的,但用强力去激发则欲速则不达。
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太极拳,太极拳重视的同样是身体的协调力,是身体整体素质的提升。
学习知识何尝不是如此呢?
西安交大的主体建筑从南面看,颇有方正之意。
思源活动中心为方,文冶阁为正。
取名为阁,却并不釆用阁的形式,而是取高处耸立之意,因为文治阁是老校区最高的主体建筑,从高处看,文治阁更象是-支高高耸立的大鼎,鼎在历史上为国家重器,现在人才也是国家昌盛的源泉,以铸鼎之心育人,可谓立意高远,责无旁贷。
鼎形设计旳对称性又使南北一线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南有思源学生活动中心,北有饮水思源碑,体现着学校教学方向上的一昹相承。
四大发明广场后面是钱学森图书馆,馆的前面有-宝石型雕塑,上有“百年树人”四个字,作为学校的核心,这四个大字已经发出了宝石般的光彩,这光彩早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用不着多说,我想讲两件这次送孩子上学住在学园的亲身经历,一是住宿房间的风扇坏了,我晩上十点多钟告诉管理员,以为晩上不会修了,没想到20分钟不到就有人来修了。
令一件事是在澡堂冼澡,请学生帮我刷-下,学生二话没说同意了,我给他一块钱都不收。
两件小事一件反映的是认真负责,-件反映的是乐于助人,这是求知以外的品行,有知还可能伦为知识与金钱的奴隶,有德才能正确地驾驭知识,有大担当,能自如驾驭知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学者才能成为众人心悦诚服的大师。
大师也同踢毽者一样,自如方显功力。
钱学森之问,问在学识,更问在做人。
最近有关北大教授领导品行的指责,就暴露出知识精英的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暴露出大学培养目标的短视。
根据-份叫做大学学习评估(cla)的报告,美国大学期望学生之所学,归纳为三,第一,批判性思维,第二,复杂推理能力,第三,书面写作表达,可见与中国大学重知识传授不同,美国大学更看重知识运用与分辨能力,而运用知识是同做人分不开的,西安交大一以贯之的树人理念,应是对当前浮躁的学风的独有的持守吧。
西安交大严谨,质朴,不亊张扬,西安交大沒有新落成的高楼,却有着勃勃生机的参天之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已育成,相信大师的产生也不会远吧,让我们祝愿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于湖南家中
20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