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南充市顺庆区吉庆巷小学:何蓉各位老师:上午好!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14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摧人泪下的故事,我只是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如何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让数学课充满快乐,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结合教学实际,我简略谈一谈自己的亲身体会。
一、引入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我教学“末尾有零的有余数除法”时,上课开始,我设计一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学生一听要讲故事,个个双目圆睁,全神贯注。
‘一天,八戒带着20个小猴子到花果山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90个桃子,20个人分,每人分得4个,剩下的就给俺老猪吧。
’它怕小猴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90÷20=9÷2=4……1,小猴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着自己的桃子吃开了。
直到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
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的骗术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八戒列出的算式的计算过程。
”这样引入新课,学生“探个究竟”的兴趣油然而生,驱使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和炽热追求投入到认识新知的活动中。
二、授中创趣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
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巧妙而快速的分清钟面上的三根针,我把它们编成了儿歌: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
然后我请小朋友们边观察边领悟: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编?先请一、三、五、七组的小朋友观察时针是怎么转的?请二、四、六、八组的小朋友观察分针怎么转?学生发现: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1圈,即:60分。
再请他们交换观察。
此时,有个小朋友已经忍不住了,说道:时针大哥平时不爱运动,所以长得又矮又胖。
用同样的方法,请他们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转动情况: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分针走1大格,秒针要走5圈。
学生脱口而出:“秒针平时最注意锻炼身体,而且最为勤快,所以她长得最苗条,我们可以叫她细腰妹妹。
”通过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比喻,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时针、分针、秒针给区分开来了。
同时,因为儿歌很有趣,这种“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三、快乐促趣。
早就有专家呼吁过:要让课堂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数学课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使学生快乐的保障。
在学习了《2――9的乘法口诀》后,我请小朋友们每2人准备好一副扑克牌,要求拿掉“J、Q、K和10”,开始上课了,我宣布:今天,我们不上课,老师教你们一种新式打牌法,名字叫“冠军争夺赛”。
方法是:两人平分扑克牌,同时拿出一张,快速报出两数相乘的积,或两数相乘的口诀,谁说得快,说得对,谁就赢得对方的一张牌,如此反复进行,一直到有一方没牌为止,有牌的这一方就成了冠军。
在游戏时,我允许他们去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一起玩,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快乐。
而且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赢得小朋友还想赢,输得小朋友心里不服,要求再来,这样,在快乐的玩耍中,他们牢牢地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
玩到最后,有个小朋友还建议:根据两个数,快速说出所有的乘除算式。
如:一人出8,另一人出9,则可以说:8×9=72,9×8=72,72÷8=9,72÷9=8。
这样更具挑战性。
多么合理的建议,在快乐的同时,他们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竞争的快乐,放飞自己的心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活动中。
四、动手拾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思维从动作开始。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堂成功的教学,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
例如,教学“初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时,我指导学生用木棒摆—摆,在钉子板上拉—拉线,使它构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接着还让同学们画—画、剪—剪这些图形。
然后讨论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它们分别由几条边构成,—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各四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最后进行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把知识巩固。
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最佳境界。
五、课尾留趣。
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在《三角形内角和》结束时,我设计了一道抢答题。
揭示:把三角形截去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截法?”学生原以为截法只有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
但更使他们感到“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因为内角和是180°的图形只能是三角形。
这样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六、“评”中增趣。
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
例如在《时钟的认识》教学中,在学生发现了认识时钟的特征时,我立即表扬,“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困生”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时,我对他说,“你真聪明。
”;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
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的进课堂,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微笑着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
如“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是……”、“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
……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以上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南充市顺庆区吉庆巷小学:何蓉各位老师:上午好!我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让我说说自己平时教学的经验,其实,经验谈不上,只是在平时工作中有一点感受,希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上课。
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
其次,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
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
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第一,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
大多数教师喜欢通过复习引入新课,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呢?第二,精心设计练习题。
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
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
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
同时练习题要有深度,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二、作业。
课堂作业大家都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无论质量如何,他们都会努力完成,但家庭作业却不能随人所愿,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会有偷懒不做的时候,即是勉强完成了,质量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及时批阅家庭作业,如果有错,就将错题改在课堂本上,如果没有做家庭作业,第二天要抽时间补。
家庭作业的批阅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三、复习。
1、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
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不要随意更改。
2、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在新授时,分层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复习时就相对容易一些。
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而其他同学,可以跟着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3、练习题要充分使用。
复习时,练习题要精心挑选。
我们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读一遍,做一次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要将他们保留的时间长一些,选择合适的时间反复练习。
4、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
持之以恒,聚沙成塔。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天都给学生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四道,学习好的同学很快就可以交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在放学前交上就可以,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
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
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这学期我比以往每学期都更注重家访,像,等学生,我经常利用周末、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去家访,从家长那里了解他们在家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学校和家庭共同来教育学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部分学生已经彻底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