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甲醇汽油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甲醇汽油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甲醇汽油行业
分析报告
2012年12月
目录
一、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 (3)
二、甲醇汽油发展演变 (5)
三、甲醇汽油的特性 (8)
1、甲醇汽油的安全性 (8)
2、甲醇汽油的性能 (12)
四、甲醇汽油的应用状况 (15)
1、亚洲和中东 (15)
2、大洋洲 (16)
3、欧洲 (17)
4、美国 (17)
五、行业发展利好:甲醇产能过剩,甲醇汽油正当其时 (18)
五、主要风险 (23)
一、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
能源供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石油供应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

2012年1~10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共进口原油2.24亿吨,较2011年同期同比增加7.1%;累计金额1831.7亿美元,同比增加13.5%;平均单价817.5美元/吨,同比上涨6.0%。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当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只有6%。

之后的十几年里这一数据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

其后每年均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为47%,2008年为49%,到2009年首度突破50%。

2009年至今,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连续多年超过50%。

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表明,我国原油依存度已进一步上升,超过56%。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将会达到5亿吨左右,国内原油最大的产量也只能维持在1.8~2.0亿吨;届时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超过60%。

从各国经验看,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是一条安全警戒线。

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60%时,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加大。

因此,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6%意味着中国能源环境已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移。

而从进口原油的价格情况来看,虽然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油价有所下跌。

但即便是欧债危机不断,全球经济放缓,油价又再次攀上历史高位。

2001年至今,中国进口原油均价平均涨幅达16.87%,今年1~10月进口原油均价高达817.48美元/吨,创出历史新高。

因此,如何结合中国自身特点,在原油替代上寻找新的出路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甲醇由于其在甲醇汽油以及甲醇制烯烃
方面具备的特殊性能,逐渐显现其作为石化行业原材料替代品的潜能。

二、甲醇汽油发展演变
甲醇最早被人类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到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甲醇成为工业国家首选的燃料替代品。

美国曾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开发出100%甲醇作为燃料的甲醇汽车,并在洛杉矶建立了200家甲醇汽油加油站,以这种清洁燃料迎接奥运会。

而上世纪70年代起,瑞典组织诸多项目研究甲醇燃料生产工艺以及甲醇燃料汽车。

德国也曾经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组织100多辆甲醇汽油车跨越北欧,做大规模研究和示范。

我国对于甲醇燃料的推行始于上世纪60年代,国家首先在山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