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件】有机金属络合物ppt
【课件】有机金属络合物ppt
一、烯、炔配合物 1827年蔡塞制得的第一种配合物是: K[PtCl3(C2H4)]•H2O 其结构情况如下图;
Cl HH
Cl
C Pt2+
C
Cl
HH
[PtCl3(C2H4)]-结构
Pt2+与3个氯原 子处于同一个 平面上,此平 面与乙烯所在 的平面垂直.
乙烯和 的成键
d xz
Pt 2
dsp2 Pt
定义
许多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或 离子与低价氧化态的过渡金属例 如Cu+,Ag+,Pt2+等形成的配合物.
其成键的特点
配体的成键 电子填入中心原子 的空轨道形成Ó键,配体又以空的
反键 *轨道参与反馈 键的形成,
总的形成 键,因此这类配
合物又称为 配合物。
烯、炔配合物
环状共轭烯烃的金属配合物
二茂铁有两个强成键分子轨道e1g,一个弱成键分子轨道a1g,和6个 非键轨道e1u、e2g 、a1u ,这9个分子轨道能级均较低. Fe有8个价 电子,两个二茂铁共10个价电子,总共18个价电子刚好填满这9个 能级较低的分子轨道.(见下图)
二茂铁的能级相关图
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硫二茂铁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定义
是指有机基团为过渡金属原子的配位体的化合物。
1831年,蔡塞就制得了第一个公认的有机金属 络合物K[PtCl3(C2H4)]•H2O,但这一领域长期 未受重视,直到1952年夹心型的二茂铁结构被 确定以后,才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使有机过 渡金属化学迅速发展。这里只讨论典型的不饱 和烃配合物,
不饱和烃配合物
路军 *, 李明, 白银娟a 胡怀明b
a西北大学化学系 b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58年,Knox和Pauson首次报道了二硫二茂铁的合成, 但反应时间太长且操作太复杂。
1. 现在新的合成方法
方法:以三碘化铝为还原剂还原二茂铁磺酰氯,
即 在5g(17.6mmol)FeSO2Cl溶于CH3CN(40mL)的溶液中,
30min滴加新制备的AlI3(24.6mmol)的CH3CN溶液,室温下搅 拌5h,再在800C搅拌1h,冷却,静置过夜,将反应液倒入 40mL的冰水中,有机层经MgSO4干燥后,蒸除溶剂,重结晶 后得3.4g(89%)橘红色晶体。
结果 产率高达89%,反应时间由原来的18h缩短到6h。
O
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O
Fe S Cl I- -ICl Fe S OAlI2
O1
2 O
I2Al I
Fe S I
3
Fe S I -I2 Fe S S Fe
4
5
§3–4有机金属络合物
2 . 通过X射线测定的晶体结构
Fe到四个茂环的距离平均值为0.1646nm,该值 比二茂铁的0.166nm稍小,该结果表明二硫键与 铁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二茂铁基发生了轻 微的扭曲。
24
二、环状共轭烯烃的金属配合物 夹心配合物——二茂铁
指有离域 键 的芳环体系与 金属形成的一 类配合物.
典型代表
是由两个环戊二烯游离基夹 一个铁原子形成的一种化合 物。环戊二烯俗称茂,所以 称它为二茂铁,其分子式是 (C5H5)2Fe。
两种结构图如下
覆盖式
D5h
D5d
交错式
以二茂铁(交错式)的分子轨道做详细说明:
C
C
Pt2 与乙烯的成键情况是 : Pt2 为d 8电子构型,杂化成 正四方构型的4个 dsp2 杂化轨道, 其中3个杂化轨道与3 个Cl中的孤对电子形成3个 键, 还有一个杂化轨道接 受的乙烯的一对成键 电子形成 配键, 同时 Pt2 充满 电子的d轨道和C H 空的 重叠成键形成反馈 配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