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尘测定实验

粉尘测定实验

粉尘浓度测定实验
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我国卫生标准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采用质量浓度,以mg/m3表示。

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意义。

2.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容许浓度。

3.掌握室外大气及劳动环境中用滤膜法测定粉尘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计算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实验器材
1.DS-21BI型双气路粉尘采样器
2.直径40mm 的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滤膜夹、样品盒、镊子;
3.分析天平;干燥箱。

四、实验方法
1.滤膜的准备
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衬纸,充分干燥后,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中,确认滤膜无褶皱或裂隙后,放入带编号的样品盒中备用。

2. 采样
(1) 采样器架设于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粉尘分布较均匀的呼吸带。

有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下风侧或回风侧;在移动的扬尘点,应位于作业人员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2) 先用一个装有未称量过的滤膜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拧紧,开动采样器调节至2L/ min, 然后将已称量滤膜换入采样头,使采样头入口迎向含尘气流,若生产中遇有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产生污染时,采样头的入口可侧向含尘气流。

(3) 采样开始的时间:连续性产尘作业点,应在作业开始30min 后采样,非连续性产尘作业点,应在工人工作时开始采样。

(4) 采样流量: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必须保持在 20L/min, 流量应稳定。

(5) 采样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测尘点粉尘浓度的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而定 ( 不应少于 0.5mg, 不得多于 10mg), 但采样时间不应少于 20min 。

采样结束后,记录滤膜编号、采样时间和采样点生产工作情况。

(6) 将采集有粉尘的滤膜或冲击片取出,滤膜受尘面向内折叠几次,用衬纸包好放入样品盒中,带回实验室。

(7) 采样后的滤膜一般情况下不需干燥处理,可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如果采样现场的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时,应将滤膜放在干燥器内干燥 2h 后称量,并记录结果, 然后再放入干燥器中干燥 30min, 再次称量,如滤膜上有雾滴存在时,应先放在干燥器内干燥 12h 后称量,记录结果,再放在干燥器内 2h ,再次称量。

当相邻两次的质量差不超过 0.1mg 时取其最小值。

(8) 结果计算
1000Qt
m -m R 1
2⨯=
式中 :R --粉尘浓度,mg/m 3;
m 1 --采样前滤膜质量,mg ; m 2 --采样后滤膜质量,mg ; t --采样时间,min ; Q --采气流量,L/min 。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点
膜号
初重 mg
末重 mg 增重 mg 流量 L/min 时间 min 采样 体积 m 3 含尘 浓度 mg/m 3
1.每组至少测试三组数据(东门、南门、西门、教学区、宿舍区、广场、操场),并求出每组数据粉尘的平均浓度;
2.然后以粉尘浓度为纵坐标,地理位置为横坐标作图;
3.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规定,
分析粉尘浓度-地理位置图,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其他粉尘总尘浓度应小于8mg/m3

并阐述理由。

六、注意事项
1. 在高温、可溶解滤膜的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采样,可改用玻璃纤维滤膜。

2. 流量计和分析天平均应按国家规定的时间按时检定和校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