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名称:浙商文化概论开课系(部):公共基础教学部撰写人:袁岳审核人:何其祥修(制)订日期: 2016年3月系主任签章:教务处制浙商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016年春季)课程:浙商文化概论授课教师:袁岳答疑时间:事先预约办公室:29幢117E-mail:1971467539@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安排说明:从第三周开始,时间大约在2015年9月—2015年12月教学课时数: 3 ×11 =33课时(公共选修课)教材和参考书目:指定教材:《浙商文化教程》,陆海忠杨一琼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书目:毛祖棠著:《百年浙商》,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汪岩桥吴伟强著:《浙商之魂——浙江企业家精神研究》,这个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易开刚著:《浙商伦理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吕福新主编:《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李建华著:《当代浙商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思朱思佳著:《“可怕”的浙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张俊杰主编《浙商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汪岩桥吴伟强著《浙商之魂——浙江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专业刊物:《浙商》等参考网站:浙商网/05biz/news/预备知识本课程为选修课,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
公共基础课已基本上修完,专业课陆续开设。
市场营销、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学生对商业了解加深,对于商人、商人所具有的素养、商人精神以及商业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教学目的针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开展商业文化教育亦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我校正处在转型升位、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们抓住时机,形成自身特色的宝贵时期。
加之浙江具有特殊的文化传统底蕴,浙商成为中国各种商业排行榜的主角,浙商文化也就成为财经类院校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浙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
作为浙江省的高校,这里的学子与浙江这片土地及其文化积淀有着天然的联系。
以当地的文化资源来教育学生,会产生其他教育素材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浙商和浙商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知晓浙商与浙商文化,了解浙商精神,学习现代浙商理念,汲取浙商创业的实践经验,培养浙商新人气质,树立厚德崇商思想,丰富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今后从业奠定一定的文化内涵与塑造意志品格。
其中,浙商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义取利”和以“利”济世、济人,十分符合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
课程基本要求:1、采取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探讨某个问题。
2、本课程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具体的有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研等,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考核形式:本门课程重在商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的宣传,浙商新人的培养。
因此,对于考核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强调过程性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讨论40%期末考试以论文的形式60%备注:旷课达1/3学时的学生,取消考试资格学术诚实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
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
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浙商文化概论》教学要点第一讲浙商概况教学目的从阐述“浙商”概念入手,讲授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浙商”群体的崛起与发展历程。
通过浙商的传奇、浙商的特征以及浙商的崛起三大模块的讲解,使学生对浙商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浙商人物、浙商精神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浙商”概念与浙商的群体特征难点: 浙商的群体特征以及浙商崛起的经验总结内容一、浙商概念二、浙商崛起浙商的崛起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可以把浙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冲动期(1978-1991年)第二个阶段是政策推动阶期(1992-2000年)第三个阶段是浙商转型期(2001-至今)三、浙商传奇(一)实现从资源小省到财富大省的跨越(二)浙商从“草根”到“大树”的蜕变(三)善于无中生有创市场(四)具有样本价值和示范效应四、浙商的特征(一)不甘贫穷、不甘平庸(不安分经商意识和致富欲望赌性)(二)专注执着、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生命力)(三)吃苦耐劳、勤奋朴素(毅力)(四)务实稳重、低调踏实(五)聪明机灵、善抓机遇(捕获商机的能力)(六)激情梦想、高瞻远瞩(前瞻性超前意识)(七)有胆有识、敢为天下先(八)诚实守信、勇担责任(诚信)(九)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第二讲浙商内部流派教学目的在了解了浙商的基本概况后,我们根据不同标准将浙商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浙商特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浙商精神的积极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不同类型浙商的特征难点: 浙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内容一、按照城市说标准划分(一)温州商人:团结与排外并存(二)台州商人:义气并具冒险精神(三)宁波商人:头脑活络有胆识(四)绍兴商人:含蓄而坚定地师爷做派(五)金华商人:尚勇的个人英雄色彩(六)杭州商人:兼容并蓄、大将风范二、按照板块说标准划分(一)温台板块(二)宁绍板块(三)杭嘉湖板块(四)浙中板块三、按照类型说标准划分第一类是稳健性浙商,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
第二类是明星型浙商,经营的主要是网络公司。
第三类是快跑型浙商,主要分布在高增长、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
第四类是投资投机型浙商,最终还需要往前三类转型。
第三讲浙商文化传承教学目的通过对浙江商业文明在不同时代表现的梳理,并对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浙东文化基因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浙商崛起为现代商帮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归根到底靠的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浙商文化的历史渊源,浙东学派思想难点: 分析浙商的文化基因内容一、浙商的历史渊源(一)春秋时期的商业文明(二)唐宋时期的商业繁荣(三)明清时期的商业伟绩二、浙江商帮演变(一)龙游帮(二)宁波帮三、浙江区域文化的主要特征第一,具有鲜明的“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
第二,具有“富于冒险、开拓进取”的海派文化传统。
第三,具有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
第四,具有“崇尚柔慧,厚于滋味”的人文情怀。
四、浙商对于文化的创造性传承第四讲范蠡经商思想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范蠡一生传奇经历,其中渗透范蠡的经商思想,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商文化的熏陶,为今后的求职生涯开拓思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范蠡一生的三次迁徙和转折,理解范蠡的经商思想难点: 理解范蠡的经商思想内容一、范蠡生平介绍三次迁徙:从楚国到越国;从越国到齐国;从齐国到陶地二、范蠡的经商思想(一)多元相济,综合经营(二)根据情况,合理选址(三)预测行情,窥其先机(四)贵贱复反,贱买贵卖(五)有备无患,适时获利(六)薄利多销,不敢居贵(七)富而好德,仗义疏财三、范蠡经商十二则以及十八忌第五讲浙江名商介绍(传统名商)教学目的浙商人数众多,每个浙商身上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经历,都有着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通过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浙江名商的故事:张小泉、都锦生和胡雪岩,第五讲的内容希望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浙商发展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经商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浙商,学习浙商的奋斗精神难点:理解和简单分析传统浙商成功的经验内容一、都锦生与都锦生丝织厂(一)个人介绍(二)发展历程(三)都锦生丝织厂的现状(四)都锦生的成功之道二、胡雪岩(一)胡雪岩生平(二)胡雪岩的三次机会(三)胡雪岩的生意经三、胡庆余堂(一)胡庆余堂的创办(二)胡庆余堂的发展历程(三)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四、张小泉与张小泉剪刀(一)发展历程(二)张小泉的品牌保护(三)张小泉的经营现状第六讲浙江名商介绍(现代名商)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宗庆后和娃哈哈、阿里巴巴和马云这两个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浙商,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一个现代企业和企业家是如何成长的,感受吃苦耐劳的精神,了解知名企业的一些典型的运作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娃哈哈的品牌经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团队运营难点:娃哈哈的营销渠道模式内容一、宗庆后和娃哈哈(一)娃哈哈概况(二)宗庆后概况(三)娃哈哈发展历程(四)娃哈哈的经营之道(五)达娃之争二、马云和阿里巴巴(一)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二)阿里巴巴概况(三)阿里巴巴的团队结构(四)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第七讲浙商模式教学目的浙商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第七讲内容希望通过模式内涵与具体运作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分析各种浙商模式的优劣以及适用条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浙商创业模式、浙商产业模式、浙商投资模式和浙商经营模式的内涵难点:浙商创业模式和产业模式内容一、浙商创业模式二、浙商产业模式三、浙商经营模式四、浙商的投资模式第八讲浙商精神教学目的通过对浙商精神的学习,领悟浙商精髓的精华,牢固树立厚德崇尚的理念,坚定浙商精神,为成为新浙商人做好素质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浙商的人文精神和浙商精神的精髓,理解浙商精神的社会作用。
难点:浙商的人文精神和浙商精神的精髓。
内容一、浙商及其人文精神的蜕变(一)浙商的人文精神(二)浙商精神的提升二、浙商精神的精髓(一)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三)敢闯敢干的冒险精神(四)团结合作的“抱团精神”(五)低调谦逊的务实精神(六)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第九讲浙商转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浙商发展情况的自觉性,为以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浙商转型的必要性和浙商转型的路径难点:浙商转型的路径内容一、浙商转型背景(一)国际背景(二)国内背景二、浙商群体转型(一)功利浙商向责任浙商转型(二)经验浙商向知识浙商转型(三)冒险浙商向制度浙商转型三、浙商企业转型(一)产品层面的转型(二)组织层面的转型(三)产业层面的转型第十讲用文化力量再造浙商——文化浙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浙商发展情况的自觉性,创新浙商文化升级的路径,为以后的创业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浙商的必要性和用文化再造浙商的路径难点:用文化再造浙商的路径内容一、文化浙商(一)经济背后的文化推动力(二)文化浙商二、用文化再造浙商的路径(一)培养浙商推动自身转型的自觉意识(二)打造文化品牌(二)用文化撬开市场之门(三)文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