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标语,中医名言名句
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2.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5.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6.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7.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
8.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篇》
1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篇》)
11.上工治未病。
——《难经·七十七难》
12.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唐·孙思邈《备
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5.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16.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7.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1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
——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19.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20.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
——清·喻昌《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22.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2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24.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