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调查报告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产品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负责人: X X X X
所在单位:艺术与设计
目录
1.前期准备
确定产品
产品界面初步分析
调研规划
2.调研实施
用户调查
现有产品调研
3.调查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方法
调研结果总结
4.问题分析
5.确定研究方向
对现有相关理论的研究
产品符号
面向产品符号的用户意象的建立过程
对应性研究在产品符号设计过程中的定位
1.前期准备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交流为主题的时代。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
速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的普及,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产品与信息媒介。


们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途径,但由于传播媒介选择和设计的不合理,不可否认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使我们不能高效地获取与利用信息。

就我们设计人员来讲,只有正确合理地研究好产品及其界面交互设计,
才能使设计的信息交互过程简单易懂并具有引导功能,而且形式美观,从而
使人感觉愉快、增强兴趣,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1]。

确定调研产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得到了普及,手机市场越来越大,
而且出现了各种不同款型的手机。

在满足人们信息沟通的同时,手机还能为
人们提供各种娱乐、智能游戏,这就要求手机具有更好的用户交互界面。

因此,我们此次调研以手机为目标产品,对其交互界面进行各方面调查研究,
最终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产品界面初步分析
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感知方式,可将产品交互方式分为三类:听觉、视觉、触觉。

听觉符号主要以声音为主:提示音、反馈音和音乐等;视觉符号主要
是形状、大小、材料、颜色、文字、图形等,触觉符号主要是材质、肌理。

具体到手机产品就是屏幕界面,键盘(或触屏)、各种反馈声音。

如用户打
开诺基亚6788i菜单界面,当按下导航键点击信息图标,便回应导航键按键
响声,同时信息图标处于白色矩形区域内并伴随一段短暂打开动画。

优秀设
计在每对产品进行一步操作后便会给用户在视觉、听觉或触觉上的信息反馈
并指示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调研规划
根据手机的交互信息,对调研的目的、内容、实施方式、调研任务分配、步骤等具体事宜进行详细规划。

2.调研实施
用户调查
调查目的:通过本次用户调查,了解当前中国用户与手机进行界面交互
的状况。

调查员:
目标人群:为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共50人
年龄20—40岁,男21人,女29人
调查内容:手机材质、肌理、键盘(或触屏)、电源接口、信息接口等;提示音、反馈音和音乐等声音信息;界面(形状、大小、材料、颜色、文字、图形等);人与手机的交互过程。

调查地点:徐州市中心金鹰大厦门口
现有产品调研
调查品牌:诺基亚、三星、步步高、苹果
调查内容:项目小组成员和设计专业学生10名以用户体验员的身份,
使用上述品牌的手机,根据自己的直接感受对各手机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手机材质、肌理、键盘(或触屏)、电源接口、信息接口等;提示音、
反馈音和音乐等声音信息;界面(形状、大小、材料、颜色、文字、图形等);人与手机的交互过程。

3.调研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方法
结合近年来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电脑手机界面,媒体网站在研究用户
界面上衍生了一定的设计研究流程
(1)了解用户
第一步识别和理解目标用户,分析手机产品的用户群,比较和理解目标
用户的需求。

第二,对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做情节描述,考虑不同环境、工
具和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约束,思考有利于用户操作的界面设计。

(2)分析任务
完成用户模型定义后,需要定义和分析用户使用手机的任务,寻找与任
务相关的用户心智和概念模型,分清任务之间的组织关系和工作流程。

此外,观察用户在使用手机的状态下怎样完成任务、使用什么术语、概念、物体和
手势等。

(3)架构原型
在完成用户目标和任务分析之后,使用这些有关的信息构建草图,进而
发展手机原型。

例如可以使用故事板来可视化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也可以
使用手机原型工具来模拟过程,以此说明手机是如何运行的。

(4)分析归纳问题
根据上述三步归结出手机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调研结果总结
(1)拥挤的界面
手机界面设计给人感觉拥挤和群组化,大量的信息并不意味着造成降低
UI可用性,关键在于合理的布局和信息流设计。

(2)视觉设计炫目
视觉设计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繁复的细节,强烈的对比色彩,闪耀的图形元件和常见的视觉噪声。

(3)符号语义表意不清
由于产品符号的滥用、错用,人们在感知和理解手机界面信息时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正确识别符号、符号理解有歧义、误操作等等。

4.问题分析
结合上述调研结论,我们把此次用户界面交互设计研究的重点归结于符号语义表达。

因为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就是用户与产品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7],也就是用户感知产品符号——设计要素传递的信息并对产品做出反应的过程。

符号作为联系意识与物质的认知桥梁,在人类思维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因而作为设计师,我们就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符号与受众意象的对应关系,合理地抽取运用符号让人们高效地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5.确定研究方向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经过老师与全体项目小组成员的深入研究,我们决定将本次研究重点放在:基于产品符号与用户意象的对应性研究。

对于产品符号与用户意象的研究方法,我们以大量国内外设计书籍和硕博论文为基础,主要学习了如何以意象作为元素,导入产品符号或者说是造型中,形成一种设计方法。

通过合理的意象融入,使得用户在面对界面时,可以第一直觉地认识到符号的含义,达到优化界面的目的。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对现有相关理论的研究
意象及用户意象
意象是人对事物进行思维上的处理后在大脑中的再现。

意象是人类对事
物的心理认识或主观描述,是人类对事物进行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后最终留在人类大脑中的替代物。

该替代物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品,
而是抽取了事物中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征,经过思维上的提炼、组织、构建
而形成的概括。

用户意象及其建立过程
用户意象就是用户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品建立起来的意象。

这种意象是用户在对产品设计要素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里的设计要素分两种,一种泛指所有种类产品的符号、材质、颜色、图形、造型等,另一类特指具体某类产品的符号、造型、材质、图形、颜色等。

用户意象建立过程
产品符号
符号
符号学已成为“有关记号,或有关记号过程,或有关记号功能的研究”。

符号可以认为是指代其他事物的物。

它包含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代过程中
传递的信息,形式是在指代过程中的物理存在形式。

符号的应用就是使用它
的物理存在形式向受众传达目的信息。

产品符号及其演变
产品符号是将符号学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应用符号,即借助符号的内容
和形式进行产品设计。

产品符号的应用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产品的
设计要素(造型、材料、颜色、操作界面中的按钮、图形、文字)借助合理
的符号形式予以表达,把产品要传递的信息与价值赋予融入符号后的产品设
计要素中向用户传达。

面向产品符号的用户意象的建立过程
可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过程:1)感知产品符号,建立新意象;2)与已
建立的用户意象进行对比,获取信息;3)做出评价或进行操作。

面向产品符号的用户意象的建立过程
对应性研究在产品符号设计过程中的定位
交互重点就是让用户正确高效地建立用户意象与产品符号的对应关系。

在利用此对应性关系设计时,设计师要有计划地对产品展开设计。

利用用户意象与产品符号对应性的设计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