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麦庐园园林景观及建筑布局分析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高校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
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的需要。
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
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搞好大学校园绿化,对提高校园环境和塑造良好
的校园公众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基于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校园生态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现代化、人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新理念。
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在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中能够把中国园林的神韵体现
出来,讲究布局、营造意境,同时充分考虑景观的实用功能、观赏功能,真正表达自然与
人的“和谐”观点,将会对大学校园的环境营造大有裨益。
一、利用植物造景,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是园林中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景观要素,具有净化空气、减轻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等功效。
校园绿化应该利用不同冠型、不同色彩的乔灌木
和地被植物的搭配,形成错落有序的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景观,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
态效益,形成优雅宜人的育人环境。
所以,麦庐园应当突出自己的校园特色,尽管跟蛟桥枫林一样都是江财的校区之一,但
是不仅要与其他几个校区有共同点,如江财特色等,也要与它们有不同点。
例如,麦庐园
校区中的专业都是一些管理,工科,理科,艺术类的学科,就要根据这些专业的需要,布
置一些开敞的空地,便于调查和测绘;图案方面也可相应作出改变。
二、在整体考虑校园环境绿化风格的前提下,不可忽视局部景观园的构建
校园环境绿化大多是在学校的建筑群中展开的,每幢教学楼与其周围的空间构成一个个
绿化环境的小单元,在环境绿化设计上可以与教学楼风格相呼应,形成一楼一景的风格布局,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使其不失和谐。
设计时可以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意蕴,构建具备自然美和深邃意境的校园园林。
另一方面,在具有西方风格的
教学楼周边,也可以考虑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采用西方园
林体现人工美和几何美的造园手法,如疏可跑马的草坪,色彩绚丽的花境,整洁壮观的植
物造型等。
如此融贯中西,使中西方的造园艺术得到适当的对话,以不同的美学效果营造
校园美景。
首先,在局部景观园的构建中,应该做到“步移景异”。
教学楼周边的绿地都应按照小
的风景园来设计,尽量不要出现一个树种占据一大片地的情况。
这样树因植株过密不易成材,人也不便进入其中,无形中把绿地变成了一个禁区,既不能形成好的景观效果,也对
学校空间资源造成了浪费,是不可取的。
其次,在绿地中规划建设空间适合的小型广场。
这样不仅可供学生举办小型活动使用,还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层次感和功能实用性。
再次,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是园林构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体型巨大的
校园建筑,水体景观可以软化环境、怡情悦目,给人以生动的美妙想象。
这一点上,教学楼前的空地虽然比较宽敞,但是植树布置不是特别合理,对于植被来说
过于稀疏,而对于活动空间在来说,又影响活动。
这样可以考虑将植树作为点缀,置于空
地的边边角角和中心,并且在花坛的四周设上木制座位供学生休息,聊天。
广场后侧的绿化太过稀疏,草坪上稀稀拉拉地种着几棵小树,完全没有规划布置好,给
人一种太仓促的感觉。
广场前侧的草地上,利用低矮灌木构成“信敏廉毅”的校训,及世
界地图,这一块布置得比较有特色,但是植物的选择缺少变化,不够丰富。
三、适当设置雕塑与奇石碑刻,彰显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利用雕塑来充实造园意境是常用的手段。
作为标志性的景观,雕塑一般应具备深刻文化
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符合校园气氛的建筑作品为佳。
校园的中心雕塑可以采取气势宏大,体量感强的设计,对于局部景观园和院系雕塑则宜选
择反映主题,构思精巧的小型作品。
奇石也是园林造景的要素,应用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中提出:“石令人古,水令人远”的美学名言。
奇石的自然天成之美意味深远,耐人
寻味。
同时在校园的一些小的风景石上也可有些书法题字以及碑刻,字的内容以修身厚德,增加审美情趣为宜,在点景明志的同时也可以让人领略到园林式校园的奇石美与书法艺术
的浑然结合之美。
明德广场上的大石头及石碑上刻有校训和一些名人介绍,虽然布置合理,也体现出江财
特色,但是并没有过多自己的特色,石头的用途也只是局限于某几方面。
四、深挖学校内涵,突出本地文化特色
当下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态势,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和建筑布局的形象品牌定位是
十分重要的。
例如麦庐的校训,各类建筑布局和分区都比较合理,名字也取得颇有意境。
宁静祥和四栋寝室楼围绕麦园后半部分形成一个半弧,分布也十分的均衡,是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商l庐横贯东西,十二生肖广场为中心,便于学生休息;群英荟萃四大学院楼分置于东西前半侧,名字也与专业特色相关。
一教二教则位于广场东西两端,后面就是一些基础设施,如大活,礼堂,图文信息楼,体育馆和体育场。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和建筑布置应充分利用其独具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历史内涵,并根据学校的性质,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每一个深具人文内涵的知名学府都强调鲜明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其独特魅力。
因此,对无论意图扩展校园文化还是希望塑造卓尔不群的公众形象的现代高校来说,将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中,讲究布局、营造意境,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做到充分考虑景观的实用功能,同时又能正确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观点,造就美观实用兼具的“山水校园”,使得身在其间的师生学者倍受熏陶,这样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环境才能充分体现和展示大学校园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