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集料
砂岩,鲕岩
含有不明显结晶成分的细小的或 玄武岩,致密长石,斑岩,石灰
中型颗粒岩石的粗糙断面
岩
含有明显结晶成分
花岗岩,辉长岩,片麻岩
具有可见孔和洞
砖,浮石,泡沫矿渣,水泥熟料, 膨胀粘土
摘自英国标准(BS) 1975
4 集料技术要求
➢ 泥含量 ➢ 有害物含量
➢ 坚固性 ➢ 碱活性 ➢ 级配和粗细程度 ➢ 形状及表面特征 ➢ 强度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一般在 2.2~3.2 之 间较为适宜。
国家标准将细度模数为3.7 ~ 1.6的普通混凝 土用砂,以0.60㎜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 区,如表4-1所示及图4-1所示。普通混凝土用砂的 筛分曲线必须包容在三个级配曲线区域中的任一个 区域以内。
普通混凝土用砂级配区的规定
湿润状态:所有孔隙充满水,而且表面有水膜。
2.集料的吸湿性与吸水性
(1)吸湿性
集料在环境中,能自发地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 为吸湿性。集料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即集料中所 含水分与干燥集料的质量之比。集料的含水率用Wh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Wh
ms mg mg
100%
式中ms——集料吸湿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mg——集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1 集料的分类 按密度分 •重集料 •普通集料 •轻集料
堆积 密 度 ≤1100kg/m3
防辐射混 凝土
1 集料的分类
按形状分 •碎石 •卵石
1 集料的分类
按材质分 •石灰岩 •石英岩 •花岗岩 •砂岩
按加工方式分 •天然集料 •人造集料
2 集料的生产
3 集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粒径小于0.08mm颗粒的含量 包括有机物、硫酸盐、云母、轻 物质等 硫酸钠浸泡5次循环后的重量损失 化学法、长度法等检验
压碎指标
二、集料的状态参数和结构特征
➢集料的体积 ➢集料的密度 ➢集料的孔隙与空隙
1. 体积 集料占有的空间尺寸。集料所处状态不同,表 现出的体积不同。
➢ 绝对密实体积:干集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即不包括内部孔隙的集料体积,一般用 V 表示。
ρ=m/V V
式中:ρ—密度, g/cm3 或 kg/m3 m—集料的质量,g 或 kg V—集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集料密度大小取决于其组成及微观结构, 因此相同组成及微观结构的集料其密度为一 定值。
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集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 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m
0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 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 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砂的细度模数并不能反映其级配的优劣,细度模 数相同的砂,级配可以不相同,所以配制混凝土时必 须同时考虑砂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
2 砂中有害杂质的含量
mg——集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 体积吸水率 是指集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的体积占集料 自然体积的百分率。体积吸水率通常用来表示孔隙率较大的 集料的吸水率。体积吸水率WV的计算公式为:
Wv
mb mg V0
•
1
W
100%
式中mb——集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mg——集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V0——集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或 m3) ρw——水的密度,(g/cm3 或 kg/m3), 常温下取1.0 g/cm3
三、集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 集料的含水状态 ➢ 集料的吸湿性与吸水性 ➢ 集料的耐水性 ➢ 集料的抗冻性
1.集料的含水状态
a)
b)
c)
d)
a)
全干状态:在105℃中烘干至恒重,孔隙中的水被烘干;
b)
气干状态:除掉表面水分,但部分内部孔隙中仍然充满水;
c)
饱和面干:所有孔隙充满水,但在表面无水分;
d)
散粒集料的堆积体积通常用容器法测定。
3.孔隙与空隙
孔隙率 集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它以 P 表示。孔隙率P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 —— 集料孔隙率,%; V0 —— 集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
V —— 集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 ρ0 —— 集料表观密度,g/cm3; ρ—— 集料密度,g/cm3。
(2)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在水中集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水性的大小 以吸水率来表示,分为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 质量吸水率 是指集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量占集料在干
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并以wm 表示。质量吸水率wm 的 计算公式为:
Wm
mb mg mg
100%
式中 mb——集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 干燥的亲水性集料处在较潮湿的空气中时,便会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而当较潮湿的集料处在较干燥的空气中时,便 会向空气中放出水分。前者是集料的吸湿过程,后者是集 料的干燥过程。
➢ 集料的吸湿性主要取决于集料的组成及结构状态,一般说, 开口孔隙率较大的亲水性集料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 集料的吸湿性还与其环境状态有关。在空气中,它随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最后集料的含水率将与环境 湿度达到平衡状态,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 平衡含水率。此时的含水状态称为气干状态。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砂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应符合国 家技术规范的规定。如果是海砂,还要考虑氯离子的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含泥量(按质量计),%
含泥块量(按质量计),%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 SO3,按质量计),%) 云母含量(按质量计),%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
≥C30 ≤3.0 ≤1.0
≤C30 ≤5.0 ≤2.0
≤1.0 ≤2.0 ≤1.0
集料形状和组构分类
分类 圆形
颗粒形状分类 描述
完全水磨损或完全由摩擦形成
不规则形 自然的不规则或部分摩擦形成有圆棱
多角形
在粗糙平面的横断面上形成有很明显的 棱边
片状
集料的厚度比其他两个尺寸小的多
细条状 针片状和细条状
通常为多角形集料,其长度大大超过其 他尺寸
集料长度大大超过宽度,以及宽度大大 超过厚度
例子 河卵石或海卵石;沙漠,海 岸和风吹砂
各种轧制的碎石,废料(大 卵石);压碎的矿渣 层状岩石
表面组构 玻璃态 光滑的 颗粒状 粗糙的 结晶的 蜂窝状
集料的表面组构 特征
例子
贝壳状断面
黑燧石,黑曜石,玻璃态矿渣
水磨蚀或薄片状细晶岩断面
卵石,黑硅石,板岩,大理石, 某些流纹岩
断面出现或多或少的圆颗粒
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Mx
( A2
A3
A4 A5 100 A1
A6 )
5A1
式中 Ai——累计筛余百分率,即该号筛与大于该号 筛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细度模数(Mx)愈大,表示砂愈粗,砂的细度模 数范围一般为 3.7~0.7 。
➢ Mx在 3.7~3.1 为粗砂 ➢ Mx在 3.0~2.3 为中砂 ➢ Mx在 2.2~1.6 为细砂 ➢ Mx在 1.5~0.7 为特细砂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混凝土集料
技术质量部
一 集料概述
集料 分 为 粗 集 料 ( 粒径 >4.75mm, 即石 子 )和细集料 (粒径<4.75mm,砂),混凝土中集料占70%~80%的体积, 因此集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集料除作为经济的填 充料之外,通常还为混凝土带来了体积稳定性和耐磨性。
空隙率表示散粒集料颗粒间的空隙,反映散 粒集料的颗粒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 作为控制混凝土集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与集料空隙率对应的是填充率,即散粒集料 的自然状态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用 D′表 示,填充率可用下式公式计算:
P V0 100% 0 100%
V0
0
四 细集料 Fine aggregate
细集料一般为天然岩石长期风化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砂。 根据产源的不同,天然砂可分为河砂、海砂及山砂。也有天然岩 石经人工加工得到的机制砂,其定义为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 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而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混凝土性质
抗冻性 耐 久 抗干湿性 性 抗热冷性
耐磨性 碱-集料反应
强度 收缩和徐变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比热容
容重 弹性模量
易滑性 经济性
相应的集料性质 稳定性,孔隙率,孔结构,渗透性,饱和度,抗拉强度,组 织和结构,粘土矿物 孔结构,弹性模量 热膨胀系数 硬度 存在异常的硅质成分 强度,表面构造,清洁度,最大粒径 弹性模量,颗粒形状,级配,清洁度,最大粒径,粘土矿物 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 热导率 比热容 相对密度,颗粒形状,级配,最大粒径 弹性模量,泊松比 趋向于磨光 颗粒形状,级配,最大粒径,需要的加工量,可获量
集料中的孔隙
空隙率 散粒集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 率。Vs=V’0 -V0 空隙率 P 可按下式计算:
P V0 V0 1 V0 1 0
V0
V
0
式中ρ0—— 集料的表观密度; ρ’0—— 集料的堆积密度; V0 —— 集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V’0—— 集料的堆积体积; Vs —— 集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 =V’0 -V0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 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 砂的粗细。
筛分析方法,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 0.6、0.3、0.15、(mm)的标准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 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各筛余留在各个筛上的 砂的重量,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i及累 计筛余百分率Ai(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 百分率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