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语文备考研究-如何培养语文六大能力

2019届高考语文备考研究-如何培养语文六大能力


17 18 19 20 21 22
一九备考:“打通”才是硬道理
正如之前分析过的,一轮版块式复习中“以命题 规律为讲解重点,以解题套路为训练目标”的旧 备考方式已经不太适应高考的新变化; 培养训练好各版块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通用的“六 大能力”才是决胜19高考的不二法门; 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各能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 联,努力贯彻“打通式”的培养原则。
——唐晓敏著《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智慧》
丰子恺创造了一种课文学习的‚ 二十二遍读书法‛,具体做法是 :‚每天读一课新书,规定读十 遍,并用笔划记在书上。第二天 ,读新课文时,先复习旧课文五 遍,画上五遍的记号,再读新课 文十遍。到了第三天,读第三课 时,也再复习第一课五遍,第二 课五遍,再读第三课十遍。第四 天时,先复习第一课二遍,第二 课第三课各五遍……如此类推, 直到每课都读了二十二遍,笔划 加起来正好是一个繁体的‘讀’ 字。‛
同(自科)文语境下的语病修改+补写单选+ 成语辨析 同(社科)文语境下的补写单选+成语辨析+ 语病修改
2018课标三
同(自科)文语境下的成语辨析+语病修改+ 补写单选
信五处不得 体
框架图
对语言基础知识能力的“打通式”培养
• 1打通对象:A识记+E表达
• 2操作方法:比如记成语时,避免枯燥的死记
硬背词典释义,把成语当成“微型古文”。给学 生讲清典故来历,点出使用语境,并明确倡导或 者直接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近三年文化常识题命题汇总
A
2016课标一 2016课标二 首相 中宫
B
建储 陛下
C
有司 吏部
D
契丹 移疾
出处—传主
《宋史-曾公亮传》 《明史-陈登云传》
2016课标三
2017课标一 2017课标二 2017课标三
礼部
以字行 下车 状元 豪右 陵寝
教坊司
姻亲 收考 上元 顿首 株连
致仕
母忧 车驾 近侍
培养指南
一. “六大能力”含义重温 。 二.各自体现为怎样的题型? 三.该如何进行“打通式”培养训练?
A识记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 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18年三套卷中因“识记能力” 产生连接的题型: • 语言运用板块:成语、病句、得体、文体、语体、 修辞。 • 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常见实词虚词、文化常识、名 句名篇。
3具体事例:比如‚椿萱并茂‛

• ‚椿‛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大椿长寿,古 人用以比喻父亲。《诗经·卫风·伯兮》:‚焉 得谖草,言树之背(通北,北堂)‛。‚谖‛同 ‚萱‛,‚萱草‛为忘忧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 亲。椿生于庭(外),萱陈于堂(内),父亲别 称‚椿庭‛,母亲别称‚萱堂‛。对别人母亲的 敬称为‚令堂‛。 • 在作文中的运用——《趁椿萱并茂,伴父母共老 》(时评文,材料为空巢老人问题)
丰子恺的“二十二遍讀书法”
B理解
B理解
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 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18三套卷中因“理解” 能力产生连接的题型 •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重要概念,理解重要句子 •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重要词语,理解重要句子 • 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重要概念,理解重要句子 • 文言文阅读:理解实词虚词含义,理解翻译句子 基本涵盖了所有阅读题,跨越了不同的文本类型。
如何培养语文六大能力
- 2019届高考语文备考研究
“四层”与“六大能力”
• “四层” : “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六大能力”视角下的18高考试卷结构
大题 小题(2018) 论述类文本阅 读 1 2 3 分值 9 能力考点
B理解+C分析综合 B理解+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F探究 B理解+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F探究 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
3 ,具体案例: • 依据古人的经验,精讲熟背约200篇古文(《古文
观止》收文222篇),文言文就可以过关了,古人 的文言过关指的是能写文言,我们只需要能读懂 即可,所以打个折扣,精讲熟背100篇,文言过关 。
“书读百遍”是一种夸张吗?
古人怎么教孩子读书背书: • 《 朱子语类· 读书法》:书须熟读,所谓 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 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 • 清人崔述《考信附录》中记载:“述五岁始 授《论语》,每一字旁,必朱书平、上、去 、入字,使不误于方音。每授若干,必限令 读百遍,以百钱置书左而递传之右,无论若 干遍能成诵,非足百遍不得止也。既足,则 令少憩,然后再授如前。”
两京
私禄 京师 告老
《明史-傅珪传》
《宋书-谢弘微传》 《后汉书-赵熹传》 《宋史-徐将传》
2018课标一
2018课标二 2018课标三
三坟五典 阙
践阼
茂才 尹
逊位
京师 御
《晋书-鲁芝传》
《后汉书-王涣传》 《宋史-范纯礼传》
对识记文言知识能力的“打通式”培养
• 1,打通对象:A识记+B理解 • 2,操作方法:避免脱离语境让学生识 记,多结合文段尤其课内文段进行拓展 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 过一些课内课外经典文段,并依托这些 具体文段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 句式和文化常识。
病句四选一
病句四选一 病句四选一 病句四选一 病句四选一
虚词填空 补写句子 框架图 (社科文段) (自科文段)
虚词填空 补写句子 框架图 (社科文段) (自科文段) 得体四选一 得体四选一 得体四选一 补写句子 逻辑推断 (自科文段) 补写句子 逻辑推断 (自科文段) 补写句子 逻辑推断 (自科文段) 启事书面语 启事词语不 当 流程图 组合续写
近三年语言运用板块命题汇总
17 2016课标一 成语六选三 18 病句四பைடு நூலகம்一 19 20 21 虚词填空 补写句子 框架图 (社科文段) (自科文段)
2016课标二
2016课标三 2017课标一 2017课标二 2017课标三 2018课标一 2018课标二
成语六选三
成语六选三 成语六选三 成语六选三 成语六选三
现代文 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 读
实用类文本阅 读 文言文阅读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2 19 9 6 20 60
古代诗 文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B理解+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A识记(+B理解) A识记+E表达应用 E表达应用(+F探究)
语言文 字运用 写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