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膳食营养与肥胖 PPT课件

膳食营养与肥胖 PPT课件

糖尿病: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有报道 通过对30-55岁的妇女观察研究了14年,结果发现,肥 胖妇女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妇女的40多 倍。
消化道症状:肥胖患者可出现食欲亢进,便秘、 腹胀等。50%的肥胖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胆 石症等。
血脂异常:血甘油三脂随体重增加而增高。肥胖 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20-40岁期间发生肥胖具有更 大的心血管病风险。
诊断方法 (1)体脂物理测量法:全身电导法、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磁共振法等。 (2)体脂化学测量法:稀释法、同位素钾计数、尿
肌苷测定等。 (3)人体测量法:标准体重法、皮褶厚度发、体质
指数法。
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100%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素
1、总热能与肥胖
减少热能的摄入,使能量代谢呈现负平衡,可促进脂肪的分解, 有利于降低体质量。 一般地,轻度肥胖者每天能量的摄入可低于消耗的 125~250kcal(518.7~1046kJ),每月可减轻0.5~1.0kg体质量;中度以 上肥胖者每天摄入的能量可低于消耗量的550~1100kcal (2301.7~4603.5kJ),每周可减轻0.5~1.0kJ的体质量。但每天能量的 摄入量至少为1000kcal,否则将影响正常活动,甚至会危害健康。
激素代谢紊乱:肥胖患者常出现显著的激素代谢 紊乱。
肥胖除并发以上疾病外,还与睡眠呼吸暂停、某 些癌症、痛风和关节炎等很多疾病相关。
肥胖的定义与诊断 肥胖的类型及原因 肥胖与膳食营养素 控制肥胖饮食原则 膳食减肥原则 肥胖症的干预和预防
一、肥胖的定义及诊断
定义:是指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多余的能量 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人体脂肪达到一定的含 量时,即称为肥胖症。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脂肪重量超过20—25%,成 年女性超过30%即为肥胖。
(3)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保证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摄入量,以便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
(4)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 偏食等,同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五、膳食减肥原则
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主要在通过平衡膳食来实 现。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 足、比例适当。具体要求如下:
第七章 膳食营养与 疾病
二、膳食营养与肥胖
第二组: 丁锦 鲍丽莉 常玲 陈红 陈伟北
肥胖症
肥胖者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肥胖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据 统计: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下时,高血压发生率 为10.3%,超重10%-20%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9.1%,当 超重30%-50%时,高血压发生率可达56%。
(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多种食物包括五大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 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类;纯热能食物。
(2)控制食物量,不能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这些食物吃多了,同
样发胖。
(3)常吃豆类及其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钙量较高,利用率高。
②烹调方法宜选择拌、蒸、焖方法,忌煎、炸、烧的方法
③戒烟限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酒精是纯热能食品,而 各种酒类均含酒精,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肥胖
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疗法要达到有效减肥效果,需保证每周至少3 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并长期坚持。积极运动 可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 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规律合理进餐,少吃零食。如:糖果、甜点、巧克力、 冰淇淋、蔗糖或果糖配制的饮料等含糖量高。
(1)柯兴综合征 原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胰源性 原因: 胰岛素分泌过多,代谢率降低,使脂肪分解减少而合成增加
(3)垂体性 原因: 脑垂体病变导致垂体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
(4) 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肥胖的原因
(1)遗传与环境因素 (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3)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4)神经精神因素 (5)生活及饮食习惯 (6)药物性肥胖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 荤油
六、肥胖症的干预和预防
(1)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观念。对肥胖症应长 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2)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 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的膳食。养成不吃零食、不爆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适当的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减少肥胖症的重 要因素。运动程度可用最大的心率来估计:
2、 碳水化合物与肥胖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快,易造成饥饿,食欲增加,因此膳食中碳 水化合物比例高对减肥不利,但过低可能诱发机体出现因脂肪氧化过 多引起的酮症。
一般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以占总能量的40%—55%为宜。
3、脂肪与肥胖
肥胖者往往血脂高,因此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特别 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脂肪摄入量也不宜过低, 可占总能量的20%~30%,并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的 比例。
4、蛋白质与肥胖
维持蛋白质的平衡,应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 占总能量的20%~30%。
5、维生素、矿物质与肥胖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调节机体生理化反应非常重要,应 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四、控制肥胖饮食原则
(1)膳食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限制每天的食 物摄入量和摄入食物的种类。
(2)控制三大供能营养素的生热比,即蛋白质占总 能量的25%,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因此应 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物食物,少吃肥肉 等油脂高的食物
判断标准:≥10%为超重;20—29%为轻 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50%为重 度肥胖
二、肥胖的类型
1、单纯性肥胖
(1)体制性肥胖 原因:先天性,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 (2)获得性肥胖 原因:由饮食过量引起。食物中甜食,油腻食物多。脂肪多分布于躯干
2、病理性肥胖(继发性肥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