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课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课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适应条件
①同一时间 ②同一关系 ③同一对象
逻辑基本规律在“三同一”条件下才起作用,这很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但在某一事物 没有变成另一种事物之前这段时间里,这个事物是相对稳 定的。
同一关系即同一条件,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关系下可 以有不同的反映。
第九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学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考察,是从它所表 现的思维的真假关系方面来进行的。思维形式结 构本身无所谓真假,但其中的变项代入具体内容 后,便形成了有真有假的具体思想。同一思维形 式结构在不同的代入下,成为有不同内容的具体 思想。这些具体思想事实上是真是假,即是否符 合客观事物情况,逻辑学并不能解决。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 在思维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
出现以下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是无意识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 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这种逻辑错误主要是由于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缺 乏逻辑素养,不善于准确使用概念来表达思想而造 成的。混淆概念的错误常常在词义相近或一词多义 的情况下发生。
也就是说,一个命题陈述什么就陈述什么, 并且其前后的陈述应当一致。同样,一个命题是 真的就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也不能随意变更, 否则也会发生思维混乱。
例如,“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个 命题的内容是确定的,我们运用它进行推理、论 证的时候,必须保持其同一性,而不能时而认为 它是这样的内容,时而又认为它是那样的内容; 也不能一会儿说它是真的,一会儿又说是假的。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如果说混淆概念是由于无意识违反同一律而发 生的逻辑错误,那么,偷换概念则是故意违反同一 律的要求,一, 其目的在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人上当受骗。
例如,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确定有罪与无罪的重要 界限,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 往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最后用“正当防卫” 偷换“防卫过当”达到逃避罪责的目的。
逻辑基本规律是对于一切思维形式普遍有效的,即 是说,它们是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所要共同遵守 的。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 律、排中律。
同一律保证思想的同一性,矛盾律保证思想 的无矛盾性,排中律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同一 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则是思维有确定性的不同 角度的表现。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确定 性即同一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是人们正确思想 的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这三条规律在各类逻辑 思维形式中普遍起作用,成为最基本的逻辑规律。 原因二: ⑴三个基本的逻辑规律对于一切思维形式是普遍 有效的。 ⑵它们概括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经过人们亿万 次的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 总是具有质的规律性,这种质的规律性反映在人类 思维中,就表现为思维的确定性。
逻辑基本规律恰恰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思维的确 定性。所以,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律性,就是逻辑基 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逻辑学关心的是,当变项代入具体内容时, 基于思维形式结构的不同,其真假情况所表现出 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在于:有一类思维形式结 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这类思 维形式结构称为逻辑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规律中,有的是关于某种思维形式的特殊规律, 有的是适用于一切思维形式的普遍规律。例如,三段 论的规则,只适用于三段论推理,不适于直言命题对 当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也不适用于各种复合命题的 推理,更不适用于有关概念和命题的问题。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第二节 矛盾律 第三节 排中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与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
与自身具有同一性。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即“A→A”。 它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词项、每一命题都必
须是确定的,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根据同一律的基本 内容,我们可以将同一律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以下两点: 1、在同一思维过程,我们表达思想时所用的词项,必须 保持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从以上我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违反了同一律对于概念 确定性、同一性的要求;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无 意与故意,混淆概念是无意识,偷换概念是故意, 二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①混淆概念: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之中将不 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
也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词项,原来指称 什么对象就要一直指称这一对象,而不能随意变更。这样, 运用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的时候,才能保证思想内容的确 定性,否则就会发生思维混乱并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词项内容的确 定性,而且还必须保持命题的确定性。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②偷换概念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将不同的概念当 作同一个概念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 A:“请你们不要影响别人休息好不好!” • B:“影响别人休息又不影响你,快点睡你的吧!” • 庄公因怨恨他的母亲姜氏,“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
之曰:不及黄泉,毋相见也。”过了些时候,庄公有 些后悔,并把后悔的缘由告诉了颖考叔。颖考叔为 他出主意说:“若阙(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 曰不然?” 后来庄公照此办理,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郑伯克段于鄢》)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混淆概念
• 1、邮局里的营业员把信称了称说:“小姑娘,你的 信超重了,请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小姑娘惊奇 地说:“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信不是更重了吗?”
• 2、母亲:你和小张谈得怎么样,是否该订婚啦? • 女儿:已经吹了。母亲:为什么? • 女儿:因为没有共同语言。 • 母亲:咋会没有共同语言?他又不是外国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