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探索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分析
1. 文化基础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

部分学生大部是没考上高中而读中职的,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成绩无法跟上正常要求,甚至有些人有懒惰、厌学的坏习惯,中考时无法达到当地高中的录取线。

加之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在初中时学校不重视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导致他们这方面的基础差,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

2. 个性心理和年龄特点。

作为“ 90 后”的一代人,她们个性张扬,性格开朗,尊重他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渴望受人尊重,情感丰富。

但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因为贪玩、缺乏自控能力、学习成绩差、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等原因而常被老师批评、受同学冷漠、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训斥,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望,经常产生茫然、不安、苦闷的情绪,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甚至自暴自弃。

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因为经济窘迫,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内向、孤僻和不合群;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离异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学生极易产生自我封闭等负面情绪。

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怀,但又容易因为情感的脆弱和敏感和老师闹对立。

3.行为习惯。

学生由于普遍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久
而久之,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主要有:(1)懒散,经常迟到,
甚至旷课,无视学校的纪律。

(2)贪玩,爱追求刺激,标新立
异,无心学习,缺乏自控能力。

(3)痴迷网络,身陷虚拟空间
不能自拔。

(4)感情成人化,容易出现早恋。

(5)情感极度脆
弱,遇到挫折便消极逃避。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探索
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所学的课程内容、专业要求,以及从事这一专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等,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将来就业的志向选择专业,一旦选择,就能专心学习,当面临学习困难时,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2.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

新生一进学校,我就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学校学生奖惩条例》《班级量化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使学生了解行为规范要求,明确违反校规校纪的后果,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做学习的主人。

一个人的行动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目标是激励人行动的内部原因。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本班实际和个人实际制定具体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有了目标,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增强了责任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保证,也为班级建设奠定了基础。

4.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自我管理体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班级管理中,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让学生人人有机会管理自己,个个乐意服务同学。

(1)采取自荐与学生民主选举相结合
的方法,精选班干,组成班级骨干管理队伍。

让学生管理自己的
班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制定班规,出台
量化管理细则,规范学生行为规范。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拟出班规,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班规函括了早操、早读、上课、课外活动、宿舍清洁卫生等,从每天的早操、早读、课堂考勤、宿舍内务、清洁卫生、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实行量化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和仪表仪容。

每天,值周班干负责检查宿舍内务、仪表仪容、早操早读、晚自习和清洁区清洁,按不同等级进行加分或减分,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个人量化中。

周由值周班干负责登记、公布,量化分直接与评优评先、国家奖学金等挂钩。

有了量化指标,极大地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维护班级纪律。

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纪律检查组,学习督导组,早读领读组,琴法、舞蹈、声乐、美术指导组,每组同学轮流值日,负责检查纪律、督导学习,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分别担当一定的管理角色,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班级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每个学生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班级的学习风气浓了,良好的班风自然形成。

5.关注学困生、扶助贫困生、关爱单亲生。

首先利用国家和
学校的学生资助体系,给学困生、单亲生、贫困生以特别的关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师之爱,班之暖。

我们的做法是使每一个学生产生恋校、恋班、恋师、恋学的情结,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以情留人。

再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宣传职业教育的好处,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家庭教育的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挽救辍学学生的合力。

6.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利用学
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

学校每学期都有全校性的文娱、体育等竞赛活动,在活动前,我总是阐述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努力学习和训练,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展现自己的才能,为班集体争光。

(2)利用劳动周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

(3)利用到幼儿
园见习的机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展现才华,学会和幼儿、老师相处。

(4)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
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进行专业实训。

7.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班级活动是培养集体意识、造就优良班风、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手段。

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开展:(1)以学习为中心、以素
质提高为目标、以争先创优为动力的学习竞赛活动;(2)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班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文体活动;(3)以
发挥特长、展现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的专业表演和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进步和成长,同时,把学生的突出表现告知家长,或者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寄回家中,通过家长的肯定来增加孩子的自信。

有了自信,学生就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自觉减少不当行为。

8.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是学生适应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

因此,每学期,我都在班级中让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同学作为对手,对手之间比学习、比纪律、比思想、比专业,学期结束列表公布全班竞争成绩,评出优胜奖、进步奖、最佳对手奖等。

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原来懒散、贪玩、沉迷网络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而勤学苦练的、停留在琴房、舞蹈房、画室、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素质提高了,良好的班风逐步形成。

总之,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发挥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