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 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是个体发展 的最重要的前提。 每天早晨,我对 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 天的自我都是新的,我们缺少的并不 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摆脱昨天阴影的 力量,你不能轻装是因为你习惯向后 看,请转过身吧,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真好!‛
自我效能感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很重要 自我效能感是跨领域的关键经验

3、自我效能感是
如何产生发展的?
自我效能感的早期发生发展过程

自我效能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
婴儿活动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而逐渐 萌芽。

最初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对环境因果 效能的理解。(自我胜任感,控制感)

影响人的选择
选择可应付的回避不可应付的——能力的差异

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是促进还是阻碍?)

影响人的表现
(可应付事物的动机高,失败了也归因于环境,相 反,动机低,强化低效能感)

影响人的情绪 (没把握的会焦虑紧张)
对人的未来发展的影响


影响成绩表现和潜力的发挥 影响自信心和人格的发展 影响心理健康




麦克阿瑟的故事: 在西点军校考试的前夜,麦克阿瑟感 到非常焦虑,这时他母亲走过来对他说: ‚我的儿子,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否则没
有人相信你;只要你抛弃了内心的怯懦,
你一定能赢;尽管你没有把握成为第一,
你必须做最好的自己。‛当西点军校的考
试成绩公布时,麦克阿瑟名列第一,后来,
凭着自信,他成为美国著名的将军。
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

‚我是谁?‛‚我有什么目标?‛‚我为什 么上大学?‛等形而上的问题。当我们再问 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别人描述你自己时, 你首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 如外向、内向还是外表特征如高、矮、胖、 瘦?还是社会类别如男女等?事实上,你可 能更倾向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自己做一个总 体评价。如‚我是一个追求优秀的大学生‛, ‚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但有些懒惰自制 力弱的人‛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 我意识的真实体现。
自大的原因
优越感强,过于自信 好胜心过强 缺乏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2、自我评价偏低——自卑


言语和行为迟滞 对批评敏感 渴望奉承或赞扬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多有防御行为 易有敌对行为 矫饰优越倾向
2 、自卑的原因



认知偏差,不能悦纳自 己 自我期望水平偏高,脱 离实际 适应能力差,有挫折经 历
以人为镜 角色扮演 社会比较 自我分析

美国有两位教育专家, Joe与Harry提出了「久 哈里之窗」之说,认为人 的心中有四个区域: 公开区:是别人和自 己都看得到的 盲点区:是别人看得 见,而自己毫无察觉 隐藏区:是因为本性 害羞或隐私故意隐藏 未知区:神秘莫测,为 潜意识或无意识的
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
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岁以上);

三 、 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原因
假定的自我观念
现实的自我——可达到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梦想成为的自我。 应该成为的自我——按社会标准或 责任投射的自我。 不想成为的自我——消极的自我, 决定了一个的快乐与否。
自我意识的各种表现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 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 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 包括自尊、自性、自卑、自我效能感。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自我知觉的途径:我是怎样的人?

矛盾
整合
积极自我——自我肯定 消极自我——自我否定 混乱自我——自我冲突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定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学说:
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 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 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 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 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 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 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 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 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 买这块石头。
——习得性无助

“教师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会逐 步行;教师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 会逐渐不行。”

为什么呢?
习得性无助


实验: 1阶段:将狗禁闭在吊床上给与无法预料的痛苦 的电击。有的狗可以逃避电击,有的狗怎么做也 不能逃避——前者学会了怎么逃避电击,后者知 道反应无作用; 2阶段:对狗进行逃避电击的训练,前者很快学 会,后者自暴自弃,宁愿坐着不动忍受电击。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认知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 着、风度、家属、所有 物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 角色、性别、义务、责 任、力量的认识
自我评价
英俊、漂亮、有 吸引力、迷人、 自我悦纳。
自我控制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与 爱、自豪、自卑、 他人竞争,争取得 自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久哈里窗
公开区 盲点区
隐藏区 未知区
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评价(“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
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自我知觉理论 Selfperception)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分化
主我与客我
自我与非我 本我与超我 理想我与现实我 独立我与依附我 开放我与封闭我 理性我与感性我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 有能力、聪明、 气质、兴趣、能力、记 优雅、敏感、迟 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钝、感情丰富、 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行 为符合社会规范,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发展。
经验到的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 的意识。(8个月—3岁完成)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 利、人际等社会属性的意识。(3-14岁)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 状况、心理过程、行为表现的意识。 (青春期-成年)
2、自卑心理的调适
(1 )客观评价自己 (2) 正确评价自己的成败 (3 )悦纳自己

用显微镜看自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
3、逆反心理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对榜样和先进人物的无端 否定 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对思想教育和遵章守纪要 求 的消极抵抗

3、逆反心理的原因 独立性和批评性的增长 情绪的偏激性 认识和行为的非理性 家庭教育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例:这是一位大二学生的自我描述: 我是一个内向、坚强、上进、自信、有理想、懂事、好学、 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争强好胜、渴望成功与优秀、有一点自 私、妒忌心强、自制力弱、说些小谎的大学男生。 在父母眼中:我是一个懂事、有些害羞、不用父母操心、上 进的、不乱花钱、有些懒惰的大男孩; 在兄弟姐妹眼中(只有一个妹妹):我是妹妹心中可以依靠 与信赖的大哥,是一个诚实守信、爱护妹妹的好哥哥; 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大方、乐于助人、受人尊敬、好人缘、 有些懒散、追求自由的人; 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优秀、自律、品学兼 优的学生; 在恋人眼中:我是一个懂得爱、有责任感、守时守信、有幽 默感、坚强的好男人。 这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描述,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当自己 将这些描述清晰地整理出来时,你可以与你的同学与家人、朋 友、恋人沟通,听取他们对你自己评价的认同度,这也是自我 过滤的过程。先将自己的优点列出,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再写 出自己的弱点,请大家帮助分析,这些澄清的过程也是自我认 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讨论:
1.你想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
样一个人?我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吗? 2.有人形容那些虽已成人,但事事都要他人依着 自己的意念去做的人为还没有长大的人,这种形 容合适嘛?为什么?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原因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五、建立合理的认知 六、自我效能感
两种不同的感觉

不同!
效能感
无助(能)感
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给我们跳个街舞调节一下气氛 我想请一个同学谈谈你的理解?你觉得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2、自我效能感与人的发展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包括正向的和负 向的,高的自我效能感是正向的,
低的自我效能感一般是负向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对人的当下的影响正向偏向现象 Nhomakorabea

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 一般说来,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更积极, 对他人的评价较为消极,但在同类群体 内对其他成员有评价的偏好。 自我观念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完全 一致。自大或自卑是常见的自我认识偏 差。
1、自我评价偏高——自大


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 执己见和偏执。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形象, 渴望表现自己,对自尊的情感 反应强烈。 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问题 易简单化 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计不 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