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009级连锁采购2班梁玉梅
【摘要】: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仅抵抗了帝国主义的历次侵略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旧与新差别联系
一、旧民主向新民主的必然转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落后的制度而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由此而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并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到来。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刻地表明: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由于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2、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从根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上层知识分子发动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走不通的。

4、辛亥革命的失败,更进一步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又因为本身的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

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由此可见,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的领导权不能再由软弱的资产阶级掌握,而必
须掌握无产阶级手中。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在于:
①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②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③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④结果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2.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
①二者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

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就说明了这点.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
无产阶级是阶级社会最先进的阶级,他们有着先进的理论和完整的、彻底的革命要求和革命精神,五四运动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

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为现实。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三大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之后的社会转变也得到了良好的条件,使以后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遇有重大意义。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更重大,它使中国最终走向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2010年修订版)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