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试验与检测结业试题及答案

桥梁试验与检测结业试题及答案

2013年桥梁试验与检测结业试题、答案1、在桥梁检测中对测量仪表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测量仪表不影响桥梁结构工作性能和受力情况(2)仪表性能满足检测的具体要求(3)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经济耐用2、简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具体要求。

3、简述版式橡胶支座抗压性试验步骤。

答:(1)安放支座,对准中心,缓缓加载至压力为1.0MPa 且稳压后,核对承载板四角对称安置的四只位移传感器,确认无误后,开始预压。

(2)预压。

将压应力0.03~0.04MPa/s 速率连续的增至平均压应力10MPa,持续2min,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压应力卸至1.0MPa,持续5min,记录初始值,绘制应力--应变图,预压三次。

(3)正式加载。

每一加载循环自1.0MPa 开始,将压力以0.03~0.04 MPa/s 速率均匀加载至4 MPa,持续2min 后,采集支座变形值,然后以同样的速率每2MPa 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持续2min 后,采集支座变形数据直至平均压应力δ为止,绘制的应力—应变图应呈线性关系。

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卸载至压应力为1.0MPa。

10min 后进行下一加载循环。

加载过程应连续进行三次。

(4)以承载板四角所测得变化值的平均值,作为各级荷载下试样的,求出在各级e t 试样橡胶层的总厚度,按e 累计竖向压缩变形△.试验荷载作用下,试样的累计压缩应变ε=△e /t eii(5)结果计算并评定4、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试验步骤有哪些?答: ①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②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次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

③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继续钻进,至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

④在不能保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管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⑤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亦即提高了锤击数,所以需要根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

⑥对于同一土层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5、简述反射波法检查桩基完整性的基本原理及准备工作。

答:一、基本原理:反射波法源于波理论,基本原理是在桩顶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桩身在明显波阻抗界面或桩身和数据处理,截面积变化部位,将产生反射波。

经接收、放大滤波.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计算桩身完整性。

二、准备工作:①检测前首先应搜集有关技术资料。

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③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降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④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

⑤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宜在成桩14d 以后进行。

⑥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6、简述典型荷载板试验P-S曲线的特点及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答:典型荷载板试验是向置于自然地基上的模型基础施加荷载,测量模型在不同荷载等级作用下的沉降量,根据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和评定地基承载力。

是一种古代的原位试验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室内试验压缩试验土样处于无侧胀条件下单向受力状态的局限,模拟建筑物基础与地基之间实际受力变形状态。

现场荷载试验是将一个一定尺寸的荷载板置于欲试验的土层表面,在荷载板上分级施加荷载,每级荷载增量持续时间相同或接近,测记每级荷载作用下荷载板沉降量的稳定值,加载至总沉降量为25mm,或达到加载设备的最大容量为止,然后卸载,记录土的回弹值,持续时间不少于一级荷载增量的持续时间。

根据试验记录绘制荷载(或荷载的关系曲线。

S和沉降量P强度).OP abcS荷载强度与沉降量的关P-S),相当于:(如图)(1)压密阶段(直线变形阶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中各点的剪应力均小于土的曲线接近于直线,曲线上的0a段,P-S 这一阶段荷载板的沉降主要是由于,,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P)2。

(点的荷载称为比例界限土的压密变形引起的,曲线上相应于a t曲线不再P-SP剪切阶段:相当于-S曲线上的ab段,这一阶段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

在这个ΔP保持线性关系,沉降的增长率ΔS/地基土局部范围内(首先在基础边缘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阶段,这些区域称为塑性区。

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强度,直到土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由土中塑性区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加,剪切阶段也是地基中塑性区的发生及因此,荷载板两侧挤出而破坏。

P)点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3bSP发展阶段。

相应于-曲线上的u 段。

当荷载超过极限荷载后,bc曲线上的S-P破坏阶段:相当于荷载板急剧下沉,即使不增加荷载,沉降也不能稳定,因此P-S曲线陡直下降。

这一阶段,由于土中塑性区范围不断扩展,最后在土中形成连续滑动面,土从荷载板四周挤出隆起,地基土失稳而破坏。

对于典型的荷载试验P-S曲线,在曲线上能够明显区分三个阶段,则在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时,一方面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这时地基土是处于压密阶段,地基变形较小,但有时为了提高地基容许承载力,在满足建筑物沉降要求的前提下,也可超过比例极限,允许土中产生一定范围的塑性区。

另一方面又要求地基容许p有一定的安全度,承载力对极限荷载即地基容许承载力等于极限U 荷载除以安全系数。

而安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试验资料的可靠程度,同进还要满足建筑物对沉降的要求。

如果P-S曲线是非典型的,在曲线上没有明显的3个阶段,也很难直接从曲线上得到比例极限,这时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取相应于沉降S等于荷载板宽度(或直径)B的2%时的荷载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7、梁体预制,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实测强度如下表,评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K1=1.7,K2=0.930.5 31.6 31.6 32.5 28.6 29.7 30.4 28.6 33.0 32.1 30.5 32.2 30.0解:规范规定对于大桥等重要工程及中小桥、涵洞工程取样试件大于或等于10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R-KS≥0.9R R≥KR2nmin1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n同批(1).R=()/1330.5+31.6+31.6+32.5+28.6+29.7+30.4+28.6+33.0+32.1+30.5+32.2+30.0n= 30.9(2) 同批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22 2 2 =S+(30.9-28.6)+(30.9-31.6)+(30.9-31.6){((30.9-30.5) +(30.9-32.5)n2 2 2 2 2 +(30.9-32.1)+(30.9-28.6)+(30.9-29.7)+(30.9-33.0)+(30.9-30.4) 2 221/22=1.37+(30.9-30.0)+(30.9-30.5)+(30.9-32.2))/13}S 0.06MPa≥n RKS=30.9-1.7*1.37=28.5 MPa nn10.9R=0.9*30=27MPaR-KS≥0.9R满足n1n(3) n组试件强度最低的一组值:28.6MPaKR=0.9*30=27MPa2R≥KR满足2min从上计算分析可知满足设计要求8、简述滴定条法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基本步骤。

答:滴定条法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基本步骤:(1)试样过筛,去掉较大颗粒(2)样品在105±5℃烘干2h冷却至室温(3)称取5g 样品粉末放入烧杯,缓慢加如50ml 硝酸,彻底搅拌至听到嘶嘶声停止(4)用石蕊试纸检测溶液是否呈酸性(变红),不成再加适量硝酸无水碳酸钠,用石蕊试纸检测溶液是否呈中性(不变5g )加入5(.色)(6)用滤纸做一锥头加入溶液,当纯净的溶液渗入锥头后,把滴定条插入溶液中(7)待滴定条顶端水平黄色细条转变为蓝色,取出由上至下擦干(8)读取滴定条颜色变化处的最高值,然后在该批滴定条表中查出所对应的氯离子含量值,以百万分之几(ppm)表示的9、绘制并说明三孔连续梁荷载试验工况及主要测点布测位置。

答:(1)为了满足鉴定桥梁承载力的要求应选择反映桥梁设计最不利受力状态试验时应考虑的工况和位置物理量有:a主跨跨中最大正弯矩b主跨支点负弯矩c主跨桥墩最大竖向反力d主跨支点最大剪力e边跨最大正弯矩(2)主要测点布测位置:a跨中挠度,b支点沉降,c跨中d支点截面应变10、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标准跨径25m,计算跨径24.5m,设计跨中弯矩M=3200kN·m,跨中理论计算挠度25.0mm。

为检验梁体施工质量、承载加静载试验采用砂带均布加载,对该预制结构进行静载试验。

能力和使用性能,载沿梁宽和长度范围均匀布置,荷载集度为38.0kN/m。

最大试验荷载下实测跨中挠度22.5mm,残余挠度2.65mm。

问题:①该静载试验荷载效验系数能否满足试验要求?②结构刚度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解:一、求该静载试验荷载效验系数试验加载跨中弯距M=g l/8=38*24.5/8=2851KN.m 22荷载效验系数η=2851/3200=0.89满足规范0.8~1.05范围要求二、计算结构刚度挠度效验系数η=22.5/25=0.9满足规范0.7~1.05范围要求实测挠度f/l=22.5/24500=1/1088<1/600满足刚度要求挠度相对残余变形2.65/22.5=12%<20%说明弹性工作状态好要求:1、手写整理文档;题目均要抄在答题本上。

2、封面时间:2013年7月16日。

206南二楼地点:日;31月7年2013交作业最后截止时间:、3.或西六楼二楼学院研究生科。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