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珠宝行业情况概述(公司内部资料)
珠宝行业情况概述(公司内部资料)
(一) 各项指标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珠宝产业 开始起步以来,中国珠宝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珠宝产业以超 过15%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出口增幅更是连续 几年超过20%。2006年,中国珠宝首饰销售总额 达1600亿元人民币,是1980年的800倍,出口总 额也达到创纪录的68.7亿美元,出口对象主要是 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珠宝 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也从当初的2万人发展到现 在的近300万人。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 济发展、就业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产业信息技术交流的国际化
珠宝展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珠宝企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每 年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珠宝展、深圳国际珠宝展、上海国际珠 宝展,是中国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3个展会,它不仅成为中 国珠宝企业参展或观摩的必备展会,也是国外珠宝企业参展和 观摩的首选展会。中国珠宝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加 泰国、瑞士、美国、意大利等国际珠宝展,考察巴西、南非、 澳大利亚、法国、印度、等国际珠宝资源和市场,以谋求更大 的发展。 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国际钯金协会、国际有色宝石 协会等纷纷协助其会员拓展中国市场。中国国土资源部珠宝玉 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外一些商协 会、科研、教育及培训机构的交流更是日益频繁。珠宝产业技 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珠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也正在有力地促进世界珠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诸多利好的 因素,不仅为中国珠宝企业在国内外发展带来更好的实惠,也 将为国外珠宝企业在中国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2、珠宝产业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已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来自台湾、香港、美国、 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珠宝商在中国内地纷纷投资 建厂。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珠宝业带来了先进 的管理经验、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企业积极主动与国外品牌合作, 成为国外著名品牌的合作伙伴,在发展和效益上实 现了合作者的双赢。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断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 使得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加快了与珠宝行业企业 的合作。在钻石、黄金和白银等珠宝资源的开发上, 在珠宝玉石首饰产品的生产上,在珠宝终端零售市 场的营销上,国际上的一些投资机构也正在积极寻 求更加广泛的合作。
(五)设计、加工、制造水平稳步提高
在产业发展及竞争加剧的推动下,中国珠宝产品也 从曾经固守传统观念、轻视设计创造的阶段转向了 创新工艺理念、设计精品迭出的时代。我国的珠宝 首饰设计及制造水平稳步提高。一批优秀的首饰设 计师脱颖而出,频频在国际及国内各种大赛中获奖。 他们将珠宝首饰的国际时尚元素与中国的民族文化 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 的佳作。 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也在珠宝业的发展中成长起 来。中国人特有的细腻及灵巧的动手能力,再加上 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的培训及实践,中国珠宝业工 人界碑的加工制造能力正日益提高和成熟。钻石 “中国工”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体现。
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 等国家不断发现新的钻矿,这些钻矿从规模还是出货量都毫 不逊于戴比尔斯现有的钻矿,帝国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到 现在世界上有一半左右钻石由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经 由其下属企业DTC (国际钻石商贸公司Diamond Trading Company)提供。 戴比尔斯实际拥有钻石行业的钻石毛坯定价权。由于欧 盟的反垄断要求,戴比尔斯自2006年开始逐年削减对钻石毛 坯生产大国俄罗斯的订单。这使得戴比尔斯不得不寻求新的 定位。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作为唯一的钻坯供应商出现在市 场上,现在,它希望自己成为最佳供应商。
2.国内珠宝首饰制造水平有持提高。在选料、加 工、设计等方面,相关人员需要经验、制作技巧 以及文化底蕴等多方面的积累。要不断提高我们 的设计、制作能力,完善我们的加工工艺。在学 习国外的技术、工艺、设计的同时,还要挖掘出 我们本民族的产品,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 艺术品、高档珠宝消费品。
3.市场竞争还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制 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乱打折,个别以次充 好,以假充真等现象时有发生,极大损害了 我们珠宝首饰行业形象,行业自律任重道远。
(三)以珠宝文化为核心的制造与销购
珠宝的稀有、珍贵的物质属性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珠宝的设计、工艺等文化属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甚至对于追求时尚一族的中青年来说,珠宝视觉和 触觉的美感更是他们希冀的目标。今天,拥有、佩 戴珠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 活态度。珠宝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 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珠宝在设计和制造 中更加强调新意和精湛,在买与卖中更加强调文化 内涵的传播。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组织的玉 石雕刻作品“天工奖”和首饰设计“先锋奖”等等 展评和赛事,业内人士积极的参与和业外人士广泛 的关注也在说明珠宝文化创新正在成为珠宝产业发 展的核心。
二、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我国现有的19个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集群 化优势开始显现。这种优势的产生是因为许多 相关企业在地域上处于同一地区,在原材料和 半成品、配件、设备制造与维修、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了交易成 本,提高了整体效率。然而这种产业的集聚, 不仅大大地提升了当地珠宝产业的综合竞争实 力,也为当地的珠宝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国外一些珠宝企业或及相关的企业,纷纷到这 些地区进行考察、寻求合作,也充分地彰显了 产业集聚化的优势。
(四)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珠宝业也完成了从数量 扩张、粗放经营向注重质量、打造品牌的转变, 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涌现一批区域 性的品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大批 企业成长为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这些产 品涵盖了黄金、珍珠、流行饰品、贵金属镶嵌 饰品、翡翠以及一些零售企业品牌。这些产品 包括“爱得康”、“同心”、“萃华”、“老 凤祥” 、“阮仕”、“七彩云南”等。品牌 的建设不仅大大地提升了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 任度,也有力地增强了企业之间合作的诚信度。
珠宝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现况
中国珠宝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 已由前几年仅占全球1%跃居世界前列,仅 次于美国和日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 高,珠宝首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 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 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2009年中国珠宝 首饰消费规模突破为1920亿元, 2010年中 国珠宝首饰消费规模达2500亿元。
为了维护世界钻石市场的秩序,DTC的钻石毛坯 只限于向其指定的看货商配售。2004年DTC共有全 球看货商84家,基本都是行业的精英。这些看货商 也由于拥有这种稀缺的资源,其利润分割高于仅有 镶嵌和零售资格的企业。欧钻珠宝的母公司Dalumi 集团便是DTC全球看货商之一。 目前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还没有一家有看货商资 格。但一些具有看货商资格的厂商如欧陆之星,周 大福、华比钻石、AMC等都业的发展,必须也必将融入国际化的进程,这 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要成为珠宝强国的需要。 1、珠宝贸易的国际化 近几年来,中国珠宝首饰的出口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国 外优秀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珍珠、玉石、 人造宝石等强力挺进国际市场,巴西的水晶、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的琥珀、俄罗斯的白玉、泰国的有色宝石、意大利的金饰、法属 波利尼西亚的珍珠等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在国内 就可以买到他们梦想的世界顶级珠宝品牌。未来,珠宝产品贸易 的国际化趋势将会更加加强,中国的珠宝产业既将遭遇激烈的国 际竞争,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中国珠宝业以其精湛的加工工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 的加工厂。中国有数百个珠宝加工厂,每天都在为来自世界各国 的订单而忙碌着,不仅为港澳台等文化趋同的市场加工,还为欧 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工。例如,中国钻石资源较少,但中国凭借 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良的“中国工”,大力发展钻石加工贸易, 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钻石加工国。现年加工钻石超过300万克拉,产 值超过10亿美元。
国际同行业对中国企业影响
(一)材宝:钻石(被控制)
过去的一百多年中,除了戴比尔斯(De Beers)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担当起 “帝国”这两个字:这个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曾经一度控制着全球 90%的钻坯市场。世界上唯有戴比尔斯作为垄断企业能垄断一个行业百年之久, 并成为一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自1888年创立以来,戴比尔斯就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并不断 并购新的钻矿。同时,戴比尔斯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购买任何市场上可以买得到 的钻坯——即被开采出来尚未经过打磨的钻石。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90%左 右的钻坯都是由戴比尔斯下属的中央销售组织(CSO)所销售。“垄断是暴利的唯一 源泉”。在过去一百年里,高度垄断给戴比尔斯带来的是对于全球钻石价格的实 际操控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利润。
三)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珠宝产业集群化发展现成为中国珠宝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珠 宝特色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的重要方向。 目前,中国19个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地:深圳罗湖、广州番禺等珠宝特 色产业基地,主要是贵金属首饰镶嵌加工、钻石切磨以及配套产品集聚 地区,形成了一些骨干龙头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大 力支持下,物流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得以完 善。 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辽宁岫岩、浙江青田、福州晋安、山东昌乐、 江苏东海依托特色的资源优势,发展玉石雕刻加工产业,成为当地农民 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 河南镇平、广东四会、广东平洲虽然没有玉石资源,但在当地政府的支 持下,也形成了规模巨大享誉国内外的玉石雕刻加工和贸易基地。 云南瑞丽、云南腾冲、福建莆田依托良好的珠宝文化氛围,充分结合旅 游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珠宝旅游特色产业基地 。浙江诸暨、苏州相城是淡水珍珠产业崛起和发展推动者,珍珠文化底 蕴深厚、珍珠养殖技术成熟、珍珠贸易活跃。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珍珠 产业不断升级、珍珠文化不断丰富,中国珍珠的整体理念在国内外珍珠 爱好者的心中不断提升。 广西梧州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拥有了一批人工宝石切磨加工队伍,1 0万人的就业大军走上不断富裕的道路,全世界每人每年将至少拥有一 颗来自梧州的人工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