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机床行业的发展

国外机床行业的发展

泵类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一、德国德国机床制造业协会(VDW)主席伯恩特·赫勒在2003年2月17日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德国机床行业2002年的发展情况:由于全球及德国内经济不景气,需求不振,2002年德机床行业大幅下滑,2002年机床行业产值比上年下降9.4%。

机床行业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预期的经济复苏在2002年第二季度没有出现,造成国内订单减少所致。

2002年德国国内订单减少12%,同期国外订单只增加2%。

但是,由于全球机床生产整体下滑,德国机床在全球机床市场的占有率仍达到22%,位居全球机床行业首位。

从全球机床市场容量上看,由于国内投资低迷,2002年德国机床市场交易萎缩20%,成交额仅51亿欧元,从而失去了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的位置(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但德国目前仍位居美国之前,为世界第二大机床市场。

在机床出口方面,得益于机床工业突出的技术优势,2002年德国生产的机床60%销往国外。

但全年机床出口呈下滑态势,比上年下降14%。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大部分国家机床进口同比大幅减少,只有对中国及东欧部分市场的出口呈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市场生机勃勃,为德国机床制造业带来几许光明。

中国企业对德国产品的认知程度高,都希望用德国的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主要用户几乎都集中在汽车制造及其零配件行业,德国机床工业因此受益匪浅。

据统计,2002年前三个季度德国向中国的出口增长32%,达2.69亿欧元,占全部机床出口总额的7.2%,列美国和法国之后,跃居德国机床出口市场的第三位。

美国作为最大的单一市场虽从德国的进口下降,但其进口额仍占德国机床出口近20%,是德国机床最大的出口市场。

2002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的需求只比上年同期下降7%,第三季度的需求甚至呈上升态势。

美国需求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通用机床的用户即中小企业对投资犹疑不决。

但即使在经济非常不景气的时期,美国市场的潜力仍是巨大的。

其汽车工业始终需要巨大的投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向市场投放新的车型。

同时,随着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剥离并向大的零部件制造商转移的情况日益增多,机床市场将更加分散,潜力也更大了。

东欧被看作是未来极具前途的市场。

大批汽车和零配件制造商涌入东欧,将使德国机床制造商从中受益。

预计这些国家加入欧盟会对德国的机床出口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在机床进口方面,德国使用的机床中大约43%属于进口产品。

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02年德国机床进口萎缩,仅28亿欧元,降幅达18%,大部分国家对德出口大幅下滑,上半年只有西班牙增长了近20%。

进口来源国中,传统的机床出口大国瑞士仍稳居首位,意大利次之,日本出口大幅下滑,退居第三。

2002年上半年,在向德国出口机床的前15位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台湾地区位居第12位,出口额2700万欧元。

在产品需求方面,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2002年需求最多的是锻(冲)压机床,约占机床生产的30%,定货明显比切削机床活跃。

2003年德国机床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仍来自国外,其最大的支撑是全球汽车项目的增加,以及新车型的不断开发和发动机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而德国国内中小企业用户的投资意愿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多数仍在观望。

另外,由于政府的税改计划、税务负担难以估算、许多中型企业财务状况不良、欧元升值、伊拉克和中东危机、能源价格上涨及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等不利因素的存在,2003年德国机床行业仍需在困境中奋力前行。

二、意大利意大利全国机床生产企业联合会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受全球经济状况的影响,2002年意大利全国机床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销售额和出口额都呈现下降趋势,与2001年相比,该行业产品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降幅分别为5.5%和14.8%。

2002年,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三大机床生产国,也是第三大机床出口国。

机床产品一直是意大利对外贸易中的出口拳头产品之一。

统计显示,虽然2002年意大利机床行业的生产和出口均保持住了世界第三的地位,但其产品销量和出口额的绝对值未能令人满意。

2002年,意大利机床产品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46.32亿欧元下降到43.78亿欧元,出口额从2001年的22.9亿欧元减少为19.51亿欧元。

数字表明,2002年意大利机床产品的销售额中,国内市场占54.2%,欧盟国家占21.5%,欧盟以外的其它国家占24.3%。

按国家来说,去年意大利机床产品出口销售额最多的6个国家依次是,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和波兰。

德国、法国和美国是意大利机床产品的几大传统进口国。

2002年这些国家对意大利机床产品的进口比上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德国21.3%、法国23.6%和美国43.6%。

这些国家进口的减少主要归因于它们国内消费的下降。

与此相反,2002年意大利机床在本国市场上的销量却出现了增长势头,年增幅达3.6%,实现销售额24.27亿欧元。

此外,意大利机床向亚洲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出口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向中国市场出口年增幅达25%,波兰为126.3%,土耳其为21.4%,希腊为35.9%。

意大利全国机床生产企业联合会主席安德烈亚·列洛预计,2003年意大利全国机床行业的生产和出口情况仍不容乐观。

他认为,意大利机床企业产品的出口不景气与意大利企业“规模过小”有关,“规模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列洛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要的是,意大利小企业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联合与协作,在“政府体制的统一支持下”,继续加强企业在科研领域的投资,才能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日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近10年来始终保持全球机床产值第一名的日本2002年被德国超过。

2002年日本经济实际上处于衰退之中,加上其机床主要出口市场美国的机床消费大幅下降,致使2002年日本机床产值和出口额按美元计算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2%和28%(按日元计算分别下降了30%和26%),产值为63.79亿美元(比德国少3.58亿美元),出口额为34.33亿美元(比德国少4.49亿美元)。

两者都退居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这是近二十年来所罕见的。

据日本机床工业会公布的统计数字,2002年8月份日本机床业订货总额为550.32亿日元,较2001年同期下跌8.5%,是连续17个月低于2001年同期水平。

其中,外国订货下降11.4%至257.26亿日元,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最大的机床出口地北美地区订货大幅减少31.5%;国内订货额亦下跌5.9%,为292.97亿日元。

又据该协会统计数据,2002年12月份日本机床企业接获的订单货值达637.99亿日元,较2001年同期上升29.7%,内需和外需均已恢复至2001年美国“911”事件以前的水平。

虽然2002年下半年订货逐渐回升,但由于上半年订货数字太低,2002年日本机床订单总额为675837亿日元,比2001年下降14.3%;其中,国内订单350322亿日元,国外订单325515亿日元。

这是自1994年以来订货额首次跌破7000亿日元。

但是,进入2003年后,日本机床订货额形势较好。

据日本机床工业会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止至2003年7月份,日本机床订货额已连续第10个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其中,1月份接获的订单货值达641.95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达40.7%;2月份日本机床订货额比上年同月陡增36.8%,为688亿日元;5月份日本的机床订货额近7百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海外和国内的机床订货额分别增加近28%和25%,分别爲350.76亿日元及341.39亿日元;6月份日本机床行业共接到的机床订单总额为678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在国内需求方面,订单总额为343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除造船和运输机械行业之外,其他行业都比上年增长。

外需方面,订单总额为335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特别是对东北亚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2%;7月份日本机床订单总额高达约723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了26%,出口订单额达到约365亿日元,同比增长30.8%,国内机床订单额达到约358亿日元,增长21.5%。

进入2003年以来日本机床订单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地区的汽车及家电业迅速发展,随着汽车、家电类零部件生产在中国、印尼、韩国等地的广泛展开,亚洲国家对零部件生产加工机床的需求量日渐扩大,所以日本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出口情况良好。

正是由于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日本机床工业会表示预计今年机床订单总额将达到8000亿日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

日本机床工业会会长大西匡认为,机床订单的增加显示日本的机床业正逐步复苏。

四、美国美国自1994~2000年,机床消费额一直居世界第一。

2001年因“9.11”事件及经济不振,需求下降,机床消费额下降21%,德国超过美国而居世界首位,美国则由第一位变成第二位。

2002年机床消费额更进一步下滑至33.25亿美元,低于中、德、日三国排名世界第四。

2002年美国机床产值继2001年下降17%之后又下降33%之多,仅为19.13亿美元。

虽然这一年美国机床制造商非常重视产品出口,但由于世界机床贸易总的形势欠佳,其机床出口额还是比2001年下降了11%,不过已比产值下降的幅度少了22个百分点。

据美国机床供应商协会(AMTDA)和美国机床制造技术协会(AMT)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2003年2月的订单额为1.0947亿美元,3月份机床需求订单为1.5419亿美元,3月份虽比2月份上涨了40.9%,,但较2002年同期已有所回落,下降了13.6%(2002年3月份为1.7848亿美元)。

2003年1~3月美国机床需求由2002年同期的5.3042亿美元下降了25.5%,仅为3.9492亿美元,由此显示出美国的投资需求不足。

据全美机床设备分销商协会和美国制造技术协会最近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美国2003年6月机床设备的需求比去年同期增涨了3.3%,这是自2000年11月以来的首次增长。

6月销售额达2.45亿美元,去年同期的销售额为2.37亿美元,该月的需求较5月份1.46亿美元增长了67.1%。

然而,2003年前6个月机床设备销售额比起去年前6个月的销售额11.6亿美元仍下跌了17.9%,为9.53亿美元。

AMT的官员对数据持审慎且乐观的态度,并认为市场需求呈反弹现象主要受布什政府的就业和减税政策所影响。

五、中国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开始止跌回升后,近年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继2000年,机床工具产品市场需求转旺后,2001年机床生产和需求总量进一步上升,比2000年分别增加19.4%和25.1%,金属加工机床生产和消费总额分别达到26.23亿美元和47.39亿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