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长读后感
有关成长读后感范文《迷恋人的成长》以素朴真切的文字,糅杂了一线老师的经历、感悟、智慧与激情,让人感慨万千。
当一个人投身到教育岗位后,他的生命就与教育教学紧紧地关系在一起了,而课堂则是他进行教育教学的主战场,离开了课堂,他的教育生命也就结束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珍惜我们的特殊生命呢?
首先,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事业。
一个对生命不热爱的人,他就会潦倒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懒得去敲。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会努力地去提高生活的质量,去极力跟上时代的发展,让生命的火花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同样,热爱教育生命的人,也必然会去关注教育的发展,教学的变化,会特别关注教育的新理念。
因此,他就会努力去读书,努力去钻研教学,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研究型的教师。
俗话说“站得高才看得远”,高瞻远瞩,只有占领了教学的至高点,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其次,要研究课堂。
研究课堂当然离不开研究教材,一个连教材都没吃透的教师是造就不了好课堂的;但这远不够。
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因而是鲜活的、流动的,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会不断产生新的教学资源。
因此,研究课堂重要的在于研究学生。
上课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进
入课堂的,而备课决不是只备教材,还必须备好学生。
课堂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材只是教学的背景,站在前台的应该是学生。
当然,心有学生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了然于胸,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是相辅相成的。
再次,教学的功夫要在课堂上。
我们常见教材研究不到位、学生研究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花这上面的时间实在太少,是因为我们读书不够,因而理念跟不上,知识太陈旧。
那么我们的时间那是去了?问题在于我们的许多时间放到了课堂之外去了。
我们可以算一算,我们的备课时间与辅导时间成怎样的比例。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人就会麻木:虱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教师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不学习、不充实,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一潭死水。
宋代的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给学生一杯水,现代的教师应该有一缸水,而且应该是活水。
这是我的一点读后感,也是我近来常想的事。
从教已经有十余年了,难免会有“疲惫”之时,从书中获得了些许“生命”的震撼,说说心里话,愿与和我同龄的老师共勉。
有关成长读后感范文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
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
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
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
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
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
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
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
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
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
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
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
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
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
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
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
心极了……
突然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
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
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
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伤心地哭了……
稻草人多想帮助身边的人们!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为了阻止妇女跳河他流尽了眼泪。
最后,稻草人倒了!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样碎了。
于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