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系部会计专业财务管理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9年 8月 21日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
我们会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用职业道德来约束,以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调查时间:(起止时间)2019.7.15——2019.8.20调查对象:企业管理者,企业会计人员,大学专业学生,社会人员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查看财务资料等方式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人员是国家和企业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
然而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各种新规则出炉的形势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同时还要跟上国际步伐。
然而往往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追求企业的扩大财富,利润价值最大化和走入时代先锋队伍的经营目标下,常常失去理性,明示或暗示或要求会计人员造假。
在这种关系到会计人员工作利益的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而服从于管理者的意愿来做帐,那么假帐就很容易发生。
另外,也有部分会计人员信念不坚定,责任心差,道德失调,诚信缺失,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
因此,目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建设和重新树立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一、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本人的调查表显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观念淡薄,部分公司受利益驱使,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会计造假案频发。
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同单位管理者的意见发生分歧时,仅仅只有37.30%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在这种情况时居然有占62.70%(而其中有36.80%是服从,25.90%是被迫)的会计人员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企业管理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很少有按照规定出牌,而是只顾个人公司利益,没有想到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常常以利益诱惑带动会计人员作假。
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社会实际环境有所不同,受教师和书本的引导,思想单纯。
二、结论分析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会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在许多情况下,投资者、管理人员及政府等各方经常发生利益冲突。
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
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不同,趋势了社会和企业都忽略了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
缺乏了教育就很难让法律在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进步和完善,从而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投资者诱惑会计人员钻法律的漏洞来达到造假!(二)会计人员淡薄的法律意识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相关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
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道德观念薄弱。
(三)屈从利益的诱惑和压力,被动做假。
屈从利益的诱惑和压力,被动做假。
这一点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和单位利益的诱惑。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
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
(四)社会环境影响不可忽视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就在社会经济体系的环境之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在社会体制观念变迁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风气、环境及变化发展,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逃避合理税收而大做假账,从而这对会计人员的的职业道德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以及综合考虑相关人员的意见,对于当今会计人员职根据这些分析,业道德的加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业道德的加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一)完善法律,以法律德完善法律,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通过法律形式来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规范。
在很多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如果只依赖“良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而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如今会计人员回归企业,作为企业雇员的会计人员由于物质利益和诸方面受企业制约,在其从业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需要,对于大众和社会的利益通常是置于第二位的,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道德品质和意识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理智和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某种“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予保证。
目前在这方面,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有效和及时的外部监督审计工作,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有效和及时的外部监督审计工作,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完善会计经济事务相关法律建设,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纳入会计法律制度建设范畴的同时,及时有效地实质性监督审计,奖惩结合,也能提供良好的会计从业氛围,有效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三)进行诚信教育提高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诚信教育,会计人员的诚信与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分不开。
因此,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准则、奖惩机制的了解,提高其财会基础知识,以加强单位的诚信教育。
(四)会计岗位的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岗位的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企业应该努力加强会计岗位建设的强化与内部管理,明确会计人员职责,建立财务部门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分离、制约和相互监督;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保密守信,对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核查,及时纠正不当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信、准确可靠与完整。
(五)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治学习,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
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讲话,教育广大财会人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着力加快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我国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运行模式,实行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权责不明,会计人员无法适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加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成立会计局,由其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其它企业会计人员由董事会直接管理。
在我国逐步建立起以组织所有者独立管理为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七)净化会计行为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
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由此可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会计工作的诚信与准确,关乎国家的利益、企业与个人的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要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会计秩序才会不乱,各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会计工作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中国会计业才能走向世界。
三、总结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会计工作的诚信与准确,关乎国家的利益、企业与个人的发展。
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也是迫在眉睫。
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并不单单是会计人员,而是需要社会、企业领导、负责人等等多方面的来共同配合,并且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如果领导能够把好财务收支关口,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偏私,不滥用职权。
并且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渐渐走出两难的境地,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也会渐渐的提高。
这样会达到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只有努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搞好服务和保密守信内容建设,才能在金融海啸到来前建立一个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准确可靠的会计经济数据,为国家、企业与个人抵御金融海啸风暴打好坚实的基础。
调查者:2019.8.21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社会调查报告评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