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
张安珍 2011081342
首先是营改增的范围,包括了部分现代服务业,IT业应该是包含在里面。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而在营改增以前,缴纳的是营业税,税率为5%。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改变,单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话,税率增加了约1%。
(这里有一个财务问题,就是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所以其实如果按统一算法,并不是这个数字。
举例:
同样收入100万的话:
营业税为:100万*5%=5万元;增值税为(100万/1.06)*6%=56603.77元
实际上按原有营业税方式来计算的话,增值税其实是5.66%左右,增加只有0.66%,并不是1%
第一是从财务方面:
1、根据企业的规模,在营改增过程中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改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认定的依据是之前连续12个月(或前一年度)的企业收入是否达到500万人民币。
如果没有达到,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征收”税率,增值税税率为3%;如果达到了,则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6%增值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在以后的经营中一旦在某一年度达到了500万年收入,也会被国税系统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然后改为6%税率。
另外,增值税有两种发票,一种叫增值税普通发票,所有营改增单位都可以开;另一种叫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可以用来抵扣的,一般纳税人可以自己开,小规模纳税人必须去国税代开。
2、财务方面小规模纳税人的优缺点。
优点: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直接比原来的营业税减少了超过2.5%,达到了直接减税的效果。
缺点:小规模纳税人不允许进行增值税票抵扣,也就是说你的增值税固定为3%,不可能再有减少。
而且只能自己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后文用普票代替),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去国税代开。
3、财务方面一般纳税人的优缺点。
优点:虽然税率为6%(前文说了其实相当于5.66%的营业税),比小规模纳税人要多一倍,但一般纳税人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抵扣收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文用专票代替)!所以如果你的公司能收到很多专票的话,你的增值税会减少,甚至可能低于小规模纳税人的3%。
对于IT业来说还有一个优势,咱们开的是6%的增值税票,可买东西进来时候收的基本都是零售业之类的发票,他们如果开专票,基本都是17%的。
比如你买了1万块汽油,如果加油站给你开普票,你就不能抵扣,只能当作1万块成本入账,用来减少利润降低税率高达25%的所得税支出。
而如果加油站给你开的是专票,你将可以有大约1500块左右(不是1700块,前面说过具体计算方法了)的增值税抵扣额,这是可以从你本月要交的增值税里直接扣掉的,而另外8500块仍然可以作为成本用于减少利润降低所得税支出。
如果你这个月收入10万本来要交纳大约5660块增值税,收了这张专票,你就可以只交纳4160块了。
缺点:缺点之一就是要供货方开专票手续繁琐,一般都要一大堆材料,具体财务人员知道,不赘述。
缺点之二是营改增不彻底,很多行业还不开增值税票,所以能抵扣的进项很少,结果很可能是你完全拿不到什么专票用来抵扣,只能乖乖交6%,比以前税还多。
缺点之三是自己的发票也麻烦很多,营业税时候在地税一次可买一本50张票,用没了随时买,且单张票限额也较高,多在50-100万左右;增值税票在国税就很麻烦,一般营改增开始批票就给你批1、20张普票,专票可能也就5-10张;并且一个月就这么多,你开完了这月不会再批给你发票,收钱只能等下个月;而且额度也很低,一般普票单张就给10万左右,专票一般
也不超过10万限额,甚至有给1万限额的;虽然可以之后申请增加批票数和单张限额,但手续比较麻烦,而且也很难给你理想的额度。
第二是从管理方面:
1、营业税时候一般授权期在1-3个月左右,到期去地税授权即可。
增值税改为每个月初都要申报,并且在税控软件上增加了一些步骤,会更麻烦。
2、营业税时候如果出现退票,可以直接退票,没时间限制。
增值税的话,一旦超过当月,退票就变成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手续繁琐到让你宁可关了公司。
就连负责培训的培训师都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出现跨月废票的情况,绝对要避免。
”不但要双方公司开各种证明提交各种东西,还可能遭到罚款。
3、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不能自己开专票,要去国税代开。
所以一旦遇到自己的客户必须要专票的情况,你就必须去代开,手续也比较麻烦。
而你如果不给人家专票,非给普票的话,你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因为如果同样两家报价比如10万的话,你只给开普票人家客户没法抵扣增值税,你的竞争对手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肯去国税代开专票就能给客户抵扣约2900块,如果它是一般纳税人自己在公司就开专票了很省事还能给客户抵扣5600多块。
显然你就没生意了。
因此如果客户里比较多增值税户的话,你自己作为一般纳税人会比小规模纳税人有竞争力,也少一些管理上的麻烦(代开专票真的很麻烦)。
4、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专票,所以人家也不会给你开专票。
一般纳税人要抵扣专票必须去认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每个月去国税大厅一张一张的进行认证;另一种是花2000多块钱买个软件然后配个扫描仪就可以在自己的财务电脑上作认证。
只有认证之后的专票才可以抵扣。
5、作为IT业,能够获得的增值税专票进项其实并不太多。
因为主要的开支一般是薪水,其次可能是硬件软件等开支。
后者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专票,但由于是周期性开支,并不可能总发生此类购置,因此IT业的一般纳税人能拿到的专票抵扣应该并不会太多。
总体来说,财务方面,营改增对于IT业会降低税赋。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可以降低接近50%的税;一般纳税人虽然涨了一点,但你不可能完全没有专票进项抵扣,所以实际上也会有一定的减税,具体要看你能收多少专票了。
而在管理方面,会增加很多的麻烦。
无论是发票的购买、使用,还是由于发票限数限额造成的收款麻烦,以及认证、代开之类很多乱七八糟没有在前面写出来的事项,总之会增加非常多麻烦。
外聘财务公司的会因此增加财务开支,自己做财务的甚至可能需要专门有一个人来处理营改增以后带来的各种繁杂事务(也会增加开支)。
所以营改增对于IT业来说,基本上是个增加麻烦但减少税赋的一个事情。
当然如果因此增加后勤人员也没准会增加负担。
推行“营改增”会给全国带来什么?
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研报告测算,“营改增”后,上海市税收将因此减少大约100亿元,这些减少的税收将转变成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成为助推试点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营养”和动力。
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如果在全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全国税收净减收将超过1000亿元。
由此可以带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同时可以带来新增就业岗位约70万个。
上海“营改增”是怎么做的
从1月1日起,上海有12.6万户企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
其中文化创意领域的企业最多,占比近四分之一;研发和技术服务类占近五分之一;交通运输业占约十二分之一。
来自试点企业以及财税部门的信息表明,试点的各项政策措施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税负略有下降,促进产业发展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其中7成为小纳税户,这些小规模纳税人大多由原实行5%的营业税税率降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税负下降超过40%;试点的一般纳税人中,85%的研发技术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业、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税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税负减轻的企业中,文化创意服务类效果比较突出。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五大类。
而作为审计、咨询、技术服务、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的下游客户,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也属于改革受益者。
据企业税务经理测算,“营改增”后他们有8亿元来自上海试点企业的外购劳务都能获得6%的增值税发票,意味着一年将减少近5000万元的流转税支出。
一些纯做仓储的公司也受益不少,这些仓储公司原先按营业税要交6%的税,现在只要按5%的税率交增值税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有搬运类机械的进货抵扣,所缴纳的税金会比以前少得更多。
但也有部分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其中的“杰出代表”是交通运输业。
对此,上海相应制定了过渡性的财政扶持政策,专门设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专项资金”,对税收负担增加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认为,在试点初期,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增加原因在于其主要资本投入是车辆,如果企业的大部分车辆是在改革试点之前购置,就会出现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销项税额相对较大的情况。
同时,由于改革尚未全面推开,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