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

一、概念分离度:定义为相邻两组分保留时间之差与两组分基线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是色谱分离的依据。

总分离效能指标: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称为总分离效能指标,用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表示梯度洗脱: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流动相的组成随时间改变而改变,通过连续改变色谱柱中流动相的极性、离子强度或pH等因素,使被测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得以改变,提高分离效率。

程序升温:对于宽沸程的多组分混合物,可在分析过程中按一定速度使柱温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使混合物各组分能在最佳温度下洗出色谱柱。

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

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互相接触的固定相和气体作为的流动相中有不同的分配比(或不同的吸附能力),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平衡(或吸附或解吸),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然后按顺序被检测。

它是由惰性气体将气化后的试样带入加热的色谱柱,并携带分子渗透通过固定相,达到分离目的。

液相色谱分析法:相对保留值:某一组分i的调整保留值与标准误s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组分i对s的相对保留值ris。

反相液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流动相极性(RLLC)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正相液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流动相极性(NLLC)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生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红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

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共振吸收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共振发射线:当电子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由基态与最接近基态的第一激发态之间能量差最小,两能级间电子跃迁最容易,产生的谱线灵敏度最高,这样的共振线叫做该元素的灵敏线或特征谱线。

锐线光源: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

谱线的半宽度:谱线强度极大值一半处所对应的频率范围Δυ。

峰值吸收: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用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为峰值吸收。

积分吸收:吸收线所在的波长区间对吸收系数进行积分运算,所得结果简称为积分吸收值。

极化电极:滴汞电极,其上的电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去极化电极:甘汞电极,表面积较大,电位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极谱极大:当电解刚开始时,电流随着滴汞电极电位的降低迅速增大到一个极大值,然后又下降到正常的扩散电流,这种现象称为极谱极大或称畸峰。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

倍频峰: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激发态等高能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即υ=1→υ=2,3- - -产生的峰)。

基团频率:化学基团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它产生的吸收谱带的频率称为基团频率。

荧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单线态S1回到基态S0伴随的光辐射称为荧光。

磷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三线态T1回到基态S0伴随的光辐射称为磷光。

振动驰豫:被激发到高能级上的分子将其过剩的能量以振动能的形式失去,对应着从高振动能级向低振动能级跃迁。

系间跨越:指不同多重态间的非辐射失活过程,如S1→T1。

内转换:振动失活在同样多重态间进行(如S2→S1,T2→T1)。

量子产率: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φf=发射的光量子数/吸收的光量子数荧光猝灭: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

二、简答题色谱:1.色谱图上的色谱峰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色谱峰下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和流动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2.说明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工作原理和分析对象方面的区别。

LC:仅做为一种分离手段柱内径1~3cm,固定相粒径>100μm 且不均匀常压输送流动相柱效低(H↑,n↓)分析周期长无法在线检测。

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

加温操作HPLC:分离和分析柱内径2~6mm,固定相粒径<10μm(球形,匀浆装柱)高压输送流动相柱效高(H↓,n↑)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在线检测分析对象。

流动相为液体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性、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对分离起很大作用。

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3. 气相色谱分析和液相色谱分析分别适用于什么物质GC: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低的样品,高沸点、挥发性差、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品不可检测,占有机物的20%HPLC: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及高分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用途广泛,占有机物的80% 4.塔板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缺点描述了溶质在色谱柱内的分配平衡和分离过程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及浓度极大值的位置,提出评价柱效的方法。

缺点:(1)该假设不符合柱内实际发生的分离过程(2)无法解释谱带扩宽的原因和影响板高的因素(3)不能解释不同流速具有不同的塔板高度5. 如何选择气相色谱固定液非极性的试样一般选用非极性的固定液。

中等极性的试样应首选中等极性固定液。

强极性试样应选用强极性固定液。

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极性试样,可选用带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高分子多孔微球。

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应选择氢键型固定液,如腈醚和多元醇固定液等。

对于复杂组分性质不明的未知试样,一般首先在最常用的五种固定液上进行试验,观察未知物色谱图的分离情况,然后在12常用固定液中,选择合适极性的固定液。

6.试述FID的检测原理。

P887.何谓梯度洗脱何谓程序升温有何异同点程序升温,是色谱柱的温度按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

程序升温可以多阶。

梯度洗脱,是通过改变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让流动相连续的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的变化。

梯度洗脱主要用于被分离组分复杂,且正常方法洗脱时间过长的情况,梯度洗脱可以显著缩短分析时间,并且比一般方法分离得到的峰个数多,分离度更好,一个方法,梯度可以变化多次。

梯度洗脱也可以把等度分不开的色谱峰,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来调整分离度。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都可以实现,而梯度洗脱,高压泵液相则需要2个泵来走不同的流动相改变比例,低压泵则可以通过比例阀来改变流动相组成。

8.对固定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选择固定液同6基本要求1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温度下,不发生聚合,分解或交链等现象,且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免固定液流失。

2化学稳定性好,固定液与试样或载气不能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3固定液的粘度和凝固点要低,以便在载体表面能均匀分布。

4各组分必须在固定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否则试样会迅速通过柱子,难以使组分分离。

9.毛细管色谱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毛细管柱因内径很细,固定液的液膜厚度很小,当采用毛细管作为气相色谱分离柱时,柱内不装填料,空心柱管径mm,阻力小,长度可达百米。

载气气流以单途径通过柱子,消除了组分在柱中的涡流扩散现象。

此外,将固定液直接涂在管壁上,总柱内壁面积较大,涂层很薄,则气相和液相传质阻力大大降低。

因此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

10.试述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高灵敏度:可检出10-10克的物质,可作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的痕迹量杂质分析和空气中微量毒物的分析。

2、高选择性:可有效地分离性质极为相近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和各种同位素。

3、高效能: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4、速度快:一般分析、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利于指导和控制生产。

5、应用范围广:即可分析低含量的气、液体,亦可分析高含量的气、液体,可不受组分含量的限制。

6、所需试样量少: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7、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仪器价格便宜。

11.气相色谱柱的使用温度如何选择首先应使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和最低使用温度(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范围之内。

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尽可能分离的前提下,要采取较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

柱温一般选择在接近或略低于组分平均沸点时的温度。

组分复杂,沸程宽的试样,采用程序升温。

1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测定下列组分选用哪种检测器(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2)有机溶剂中微量水(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选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因为根据检测机理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含有电负性化合物有高的灵敏度。

残留含氯农药是含有电负性化合物,选用电子捕获检测器。

(2)溶剂中微量水选用热导池检测器检测,因为热导池检测器是通用型检测器,只要有导热能力的组分均可测定,故可测定微量水。

(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可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因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含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有高的响应信号,特别适合。

(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选用火焰光度检测器,因为火焰光度检测器是只对硫、磷有响应信号,而且灵敏度高。

12. 什么叫程序升温哪些样品适宜程序升温分析程序升温,是色谱柱的温度按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

程序升温可以多阶。

宽沸程的多组分混合物适宜。

1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哪些类型液固吸附色谱法(LSC)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液液分配色谱法(LLC)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流动相极性(NLLC)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流动相极性(RLLC)14.什么是梯度洗脱它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它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梯度淋洗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值等按‘定程序连续变化。

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k下出峰。

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k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

梯度淋洗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