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作业2

分子生物学作业2

载体:指能携带外源DNA片段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工具。

载体的本质为DNA。

制备的目的基因或外源性DNA片段必须与合适的载体连接形成重组体,才能进入受
体细胞并进行复制和表达。

载体包括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指处于待测基因下游并通过转录和表达水平来反映上游待测基因
功能的基因,又称报道基因。

融解温度: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

原位杂交:即组织原位杂交,指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直接用于杂交分析。

先经适当处理,使细胞通透性增加,让探针进入细胞内与DNA或RNA杂交。

因此原位杂交可以确
定探针的互补序列在胞内的空间位置,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

1.简述蓝白斑筛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某些质粒载体带有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lacZ'基因,该基因含一段编码β-半乳糖苷酶氨
基末端145个氨基酸α-肽的片段,IPTG可诱导此片段合成,此片段能与宿主细胞所编码的
缺陷型β-半乳糖苷酶实现基因内α-互补,形成完整的β-半乳糖苷酶。

该酶能催化指示剂底
物X-gal 形成蓝色菌落。

当外源基因插入lacZ'基因中的MCS时,lac α-肽基因阅读框架被
破坏,细菌内将无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重组克隆呈白色菌落,这是常用的蓝白斑筛选。

2.简述寡核苷酸探针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特点:①根据需要来合成相应的核酸序列,避免天然探针的缺点;②探针长度一般为10-50bp;
③尤其适合点突变的检测④由于探针的长度较短,特异性较低,杂交信号较弱,但经
过精心设计仍可设计出非常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

设计原则:①探针长度,一般要求在10-50bp;②G/C含量为40%-60%;③探针分子中应避免互补序列;④避免同一碱基连续出现,一般不能多于4个,如GGGG-或-CCCC-;
⑤借助计算机相应软件与已知的各种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3.借助文献举例说明代谢组学在某一方面的应用(植物代谢)
①代谢组分析: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可同时对大量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用来观察植物
在环境条件改变下的代谢物变化;也可用于研究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或不同时期的代谢物种
类与含量变化。

②代谢途径的描述:在找到某途径一系列底物、产物、中间体和关键酶的基础上,阐明这条
代谢途径的调节机制和关键调节位点。

用代谢组学手段可以方便地找到调节位点。

③基因功能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代谢物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
而推断基因的功能及其对代谢流的影响。

④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整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它们都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信息是按DNA→mRNA→蛋白质→代谢
产物方向流动的,将所获得的这几者的信息联系起来,有利于从整体研究生物系统对基因
或环境变化的响应。

⑤其它:根据植物代谢物尤其是次生代谢物的差异进行化学分类已成为经典的植物分类方
法,代谢物组学高通量的检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为分类指标的准确筛选和确定提供了依
据,大大促进这一分类方法的发展。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