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办公室礼仪
23
接待次序礼仪
❖接待过程中,遵从次序礼仪的要求,能准确地 突出来访者的身份,是对来访者的尊重。其要 求如下:
❖就坐时,以右为上,以远为上,面门为上,面 南为上。
❖迎客时,主人走在前;送客时,主人走在后。 ❖内开门,已先入;外开门,客先入。 ❖总之,一般以右为大、为尊;以左为小,为次。
24
上茶礼节
29
❖ 3.组织好各项活动 ❖ 4.听取意见,赠送纪念品 ❖ 5.车站、码头和机场送客 ❖ 6.总结收尾工作
30
谢谢!
31
20
❖(2)甄别客人; ❖(3)接待预约来访者的工作程序; ❖(4)接待未预约来访者的工作程序。
21
3. 待客礼仪
❖(1)陪车 ❖(2)引导 ❖(2)入室 ❖(3)入座
(4)奉茶
22
引导
(1)引导客人时,最好是走在客人的左前方, 一般应与客人保持二至三步的距离; (2)上楼时,客人走在前,主人走在后; (3)下楼时,主人走在前,客人走在后; (4)乘电梯。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客人和 上级人数较多,则宜自己首先进入电梯按住电 钮以便客人或上级从容进入电梯。
9
二、办公室电话礼仪
❖ 电话三要素:声音、态度、言辞。
10
(一)拨打电话
❖ 1.备好电话号码; ❖ 2.想好通话内容: ❖ a.自报家门:问候、单位、部门、姓名。 ❖ b“六何清楚”:何时、何地、何事、何因、如何做。 ❖ c.“3分钟电话” ❖ d.距离电话3厘米左右的距离,通话效果最好。 ❖ 3.慎选通话时间。
第三讲 办公室礼仪
1
第三讲 办公室礼仪
教学内容
❖ 一、办公室布局与环境要求 ❖ 二、办公室电话礼仪 ❖ 三、接待礼仪
3
一、办公室布局与环境要求 ➢(一)办公室布局
4
5
1.开放式办公室
❖办公空间开放式设计,也称“办公室美化 布置”或“办公室模式设计”。
6
2.封闭式办公室
❖是按照办公职能设置分隔式的若干个相对 独立的办公室。
25
上茶礼节
❖ F.上茶顺序:先按客人的职务高低顺序上茶,再给本 公司人员按职务高低顺序上茶,也可视情况按座位上 茶。
❖ G.退出时,先后退几步,离开客人的视线后再转身出 去,关门时,把身子转过来,轻轻把门带上。
26
4. 送客礼仪
❖领导送客:
❖(1) 不要看手表。 ❖(2) 客人提出告辞时,等客人起立后在起立。 ❖ (3)“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送宾客最基本
体的接待
18
(一)办公室接待
❖1.接待准备 ❖ 接待工作的基本程序:迎客—待客—送客 ❖ 环境准备:主要包括办公室、会客室
心理准备:公关意识、 真诚热情、 合作精神
19
2.迎客礼仪
❖(1)见到客人的第一时间,应该马上做出 如下的动作表情,简称为“3S”+问候;
几种? ❖ 5.如何分流打给领导电话的电话?
14
(四)手机使用礼仪
❖开机为通话之本 ❖静音为礼貌之本 ❖关机为安全之本
15
1.手机正确放置的位置
❖一是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二是上衣的内袋里。 ❖注意:手机放在能随手拿到的地方,开机
就随身带手机。
16
2.手机静音或关机礼仪
❖(1)开会、看电影、图书馆、演讲、 典礼仪式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 (2)上医院、乘飞机、加油站请关机。
11
(二)接听电话
❖ 1.“铃响不过三”; ❖2. 开头语:问候、自报家门(询问事由); ❖ 3.积极处理,妥善分流; ❖ 4.礼貌转接电话; ❖ 5.做好电话记录。
12
注意事项
❖1.通话要见机行事; ❖2.拨错要及时道歉; ❖3.时间要有所限止; ❖4.话筒要轻轻挂上。
13
思考题:
❖ 1.通话时谁先挂电话? ❖ 2.如何巧于中止电话? ❖ 3.通话中断,谁先重拨号? ❖ 4.通话初始,相互问候,自作介绍的具体类型有
❖ A.上茶时机,应是客人入座后,未开始谈正事之前。 ❖ B.保持手的干净、头发的整齐和茶具的清洁。 ❖ C.有条件的话,可征求客人的意见喝什么种类的茶. ❖ D.冲茶要冲得不浓不淡,一般是七层满。 ❖ E .送茶时,把茶杯放在茶盘里,以齐腰高度端进,先
把茶盘放在茶几上,再把茶杯及茶碟托出,从客人的右 边献茶,并轻轻地说:“请用茶”。
的礼仪。 ❖ (4)告别时握手再见,挥手致意,目送客人离开
视线后再返回。
27
(二)来访团体的接待
❖ 1.拟订接待方案(计划)
28
2.车站、码头和机场的接待
❖(1)准备 ❖(2)接站
(3)主动迎候来宾、问候、自我介绍、握手、递 名片。 (4) 引导上车。 ❖ (5)与客人谈话。 ❖ (6)协助入住旅馆客房。 ❖ (7)协商日程。 ❖ (8)给客人留下联系方式。
7
(二)办公室环境管理
8
办公室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两大要素
❖ 硬环境包括办公室(含会客室、接待室)内的 空气、光线、颜色、办公设备及室内布置等外 在条件。要求:
❖ 1.在会客室或办公室摆放一些鲜花或绿色植 物;
❖ 2.做好室内通风和温湿度的调节; ❖ 3.防止光线太弱或过强; ❖ 4.保持室内整洁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