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亚洲
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西亚—北非
3.西亚与北非的地理特征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五海”: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①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石油输出路线
(1)降水特征: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 原因:冬季西风较强,降水较多。位于中纬度内陆,冬半年降温快,气温 较低;流域内多山地高原,海拔高,冬半年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2)流量变小;含沙量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3)气候干旱,蒸发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抬升;地势低平,地 下水位高;地下水通过土壤空隙被大量蒸发,盐分滞留地表,地表盐分不 断累积。 (4)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紫花苜蓿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紫花苜蓿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沙侵蚀, 防止土地荒漠化等。
LOGO
亚洲
地理位置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 四周低。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 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 发战争。 (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 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 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洲中戊区域形成 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 250米)和丙地(海拔2 000米)自然带类型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 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 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 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 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 洲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 (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 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 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
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 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考向 亚洲内部区域差异比较
1.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
材料一 上左图为中亚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左 图中阿姆河上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洲游 流域平均降水量年内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等高线示意图。
费尔干纳盆地葡萄种植业发达,当地农民经 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 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盆地灌溉 农业发达,盆地中部广布盐滩,原苏联时期 在该盆地内修建了大量的灌渠等灌溉设施,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灌溉系统。 (1)简述阿姆河上游流域冬半年降水特征并 分析原因。 (2)指出大量修建灌渠对锡尔河水文特征的 影响。 (3)分析费尔干纳盆地中部土地盐碱化的过 程。 (4)从气候和土壤角度,说明葡萄园种植紫 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