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
39
㈣淋巴瘤(2)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上纵隔为主,边缘呈扇 贝样、锯齿状,侧位片纵隔密度增高
CT:纵隔淋巴结肿大,前、中纵隔最多 见,融合或分散存在,放疗后出现钙化 ,增强轻至中度强化;胸腔积液、胸膜 结节、心包积液、肺内肿块
MRI:肿大淋巴结呈等T1、长T2信号
-
40
㈣淋巴瘤
【诊断与鉴别诊断】 纵隔淋巴结肿大以 前纵隔、支气管肺组、气管支气管组多 见,可融合成块,结合临床周身其他淋 巴结肿大可诊断 鉴别诊断应考虑: 1、 侵袭性胸腺瘤 2、结节病: 3淋巴结结 核: 4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CT扫描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心脏大血管前区,个别可位于脊柱旁沟区。囊 性和脂肪成分是本病的特征。当出现脂肪—液体平面时更有特征性。良 性者边界清楚,恶性者边界常不清楚。皮样囊肿或囊性畸胎瘤为囊壁不 厚而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容多为密度偏低均匀一致的液体。典 型的畸胎瘤是含有各种物质的混合物,CT值在脂肪、软组织和钙化密度 范围内。
-
23
侵袭性胸腺瘤
-
24
-
25
-
26
-
27
异 位 胸 腺 瘤
-
28
㈢畸胎类肿瘤(teratoma )
【临床与病理】 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 囊肿,含外、中胚层组织;实性畸胎瘤 含三个胚层组织。瘤内含液体、脂肪、 汗腺、毛发、毛囊、肌肉、钙化、牙齿 及骨骼。恶性者呈浸润生长并可发生远 处转移
-
29
㈢畸胎类肿瘤(2)
【影像学表现】
X线:前、中纵隔,类圆形,可轻度分叶 ,肿瘤内骨骼块影有确诊意义
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肿瘤内含 脂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 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 强化;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 高、侵犯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MRI:肿瘤内脂肪呈短T1长T2信号
MRI: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有强化
-
17
鉴别
1 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移 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化。 2 畸胎瘤:1)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2)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 3)囊变多见。 3 淋巴瘤:1)肿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 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团块装包绕周围结构,
-
2
-
3
-
4
-
5
纵隔病变与肺病变的鉴别
-
6
纵隔疾病实性肿物
-
7
纵隔疾病囊性肿物(线图)
-
8
纵隔疾病含脂肿物(线图)
-
9
一、纵隔肿瘤和囊肿
(一)胸内甲状腺肿 (二)胸腺瘤 (三)畸胎类肿瘤 (四)淋巴瘤 (五)神经源性肿瘤 (六)纵隔其它少见肿瘤及囊肿
-
10
㈠ 胸内甲状腺肿 (intrathoracic goiter )
-
35
囊性畸胎瘤
-
36
恶性畸胎瘤
-
37
Mature cystic teratoma in a 31-year-old man who had chest discomfort and dyspnea at exertion
T1-weighted and T2-weighted MR images show a mass with a highsignal-intensity area of fat (arrow), low-signal-intensity calcification, and a high-signal-intensity multilocular cyst
-
30
㈢畸胎类肿瘤(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中纵隔含脂 肪、钙化、骨骼、软组织密度肿块是畸 胎瘤特征性表现。少数呈均一软组织密 度,需与纵隔其他肿瘤鉴别
-
31
前纵隔畸胎瘤
-
32
-
33
纵隔皮样囊 肿
-
34
皮样囊肿及畸胎类肿瘤常含有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的肿瘤,据统 计在纵隔肿瘤中,仅次于神经源性肿瘤,居第二位。多位于前纵隔。皮 样囊肿常以外胚层为主,囊内含有皮脂腺、毛发及胆固醇结晶,畸胎瘤 则来自各胚层,除皮脂腺、毛发外,骨、软骨及牙齿,易由 X 线照片显 出,主要症状为胸骨后闷胀、胸痛及气短。此类肿瘤一般均为良性,但 有 10% 为恶性
-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3
-
14
-
15
-
16
㈡胸腺瘤thymoma
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 织 【临床与病理】 组织学分为:上皮细胞 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胸骨后肿块
CT:类圆形、分叶状肿块,可有囊变、钙化, 均匀强化;侵袭性肿瘤边缘不规则,脂肪界面 模糊,胸膜结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2)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3)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
18
肿瘤位于主动脉前,轮廓较清
-
19
-
20
胸部正位片见右心缘一巨大占位性病变,密度均匀,边
缘光滑,侧位片见病变位于前纵隔,延伸至心膈角;
CT肿块沿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生长,与右心缘分界较
清,内可见一粗条状钙化影。 -
21
-
22
胸 腺 小 细 胞 癌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mass
Dept of Radiology. Daping Hospital 王武军 08-7-1
-
1
纵隔病变为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内 结构的病变,可分为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 性疾病
在 纵隔肿瘤中,除血管瘤、纤维瘤、淋 巴瘤、黄色瘤和迷走组织在纵隔内形成的 肿瘤可以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发生外,其它 肿瘤的好发部位常有一定的规律性
-
38
㈣淋巴瘤(1)
lymphoma
【临床与病理】 病理分为霍奇金( 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 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 临床上以HD多见,以侵犯淋巴结为主, 结外少见;多见于青年,其次老年。 NHL主要结外器官受累;多见青少年, 其次为老年
【临床与病理】 病理分为:甲状腺增生 肿大、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病(少数为 恶性)临床可无症状或有肿瘤压迫症状
【影像学表现】 X线:上纵隔增宽,密 度增高;气管受压、变形移位,严重时 食管受压移位
-
11
㈠胸内甲状腺肿
【影像学表现】 CT:稍高密度,囊变、出血、钙化多见;强化 明显、持续时间长 MRI:长T1长T2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区和 无钙化;增强明显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位置、形态、强化特点,CT、MRI可确诊 需与无名动脉伸展扭曲和无名动脉瘤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