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一: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肉眼鉴别岩浆岩方法:1.远观的岩石整体颜色2.优先判断“斑状似斑状”如果是“斑状or似斑状”如下构造P.S.斑状: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者称为斑晶,小者和不结晶玻璃质称为基质,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称作斑状结构。
构造P.S.似斑状: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者称为斑晶,小者和不结晶玻璃质称为基质,如果基质为显晶质,称作似斑状结构。
3.如果不是“斑状or似斑状”如下@1结晶程度(针对岩石整体)@2岩石中矿物绝对大小(针对主矿物或主矿物多的为主)(1)显(2)隐@3岩石中矿物相对大小(1)等粒(2)不等粒@4构造@5主矿+特征(形态、光泽、颜色+其他)+含量@7副矿+特征(形态、光泽、颜色+其他)+含量P.S.关于斑状、似斑状的基质和斑晶的区别。
(1)若是斑状,其基质为(隐晶质、玻璃质),那么,岩石中只要有能判断出轮廓的矿石均称为斑晶。
(2)若是似斑状。
其基质为(显晶质),那么,岩石中与基质(显晶质)大小区别不大的都叫基质,而不叫斑晶。
注意事项1.某质有玻璃光泽且无菱角可直接判断为玻璃质。
2.岩浆岩中,岩石矿物的大小通常以长石为准,除了超基性岩的橄榄石和辉石。
不过这两种岩通常为“纯种”岩。
E.G.纯橄榄岩1.橄榄绿色2.全晶质、显晶质、中粒、等粒结构3.块状(分布均匀)构造4.主矿物为橄榄石;粒状,玻璃光泽,黄绿色,橄榄绿色、黑绿色;含量为90%;含少量灰石,灰石粒状,黑色。
E.G.辉石岩1.灰色、灰黑色2.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但已经伊丁石化(伊丁石化橄榄岩)。
粒状、黄褐色、少量(<5%)。
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大量(>95%)。
(看不到基质各特征只写含量)3.气孔构造E.G.闪长玢岩1.肉红色2.似斑状结构;斑晶有斜长石。
板状、灰白色、表面发生氧化出现红色。
含量18%。
有角闪石。
针状、黑色。
含量10%。
基质为显晶质结构,有斜长石。
板状,灰色,含量为60%。
有角闪石:针状、黑色,含量为12%。
3.(构造)P.S.闪长玢岩描述有问题,待更正。
外源沉积岩(包括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泥质岩)肉眼鉴别火山碎屑岩方法:(待补充)肉眼鉴别陆源碎屑岩方法:粗碎屑岩标准鉴别方法:1.颜色(整体颜色)。
2.结构、构造:先指出岩石总的结构、构造特征。
如:砾状结构,块状构造.再进一步描述1)砾石大小,一般大小,最大的为XX,最小的为XX,说明其分选性好坏。
2)砾石的圆度,说明其磨圆度好坏。
3)砾石形状及表面特征,如,光滑度,光泽,刻痕等。
3.砾石成分及含量,砾岩中砾石成分及含量,砾岩中砾石成分以岩屑为主,少量矿物碎屑。
脉石英砾石:表面光滑,断口贝壳状,油脂光泽,硬度大,色浅,透明度高。
石英岩砾石:灰白色,断口油脂光泽。
石英砂岩砾石:表面较粗,砂状断口,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组成。
燧石岩砾石:黑色,灰色,表面光滑,断口致密,硬度大。
4.填隙物及其含量;胶结物和杂基。
5.胶结类型或支持类型。
6.其他特征:如,砾石有无定向排列,岩石的固结程度等。
7.定名:颜色+填(胶)+砾+粒度+基E.G..江北砾岩淡黄绿色,风化后呈黄褐色,具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砾石大小不一,最大为30mm最小为2mm,大多数为3-10mm,其大小不等,分选性差,砾石圆度高。
砾石占70%,填隙物30%,砾石成分有:石英岩,石英砂岩,脉石英,燧石岩的碎屑。
石英岩砾石:灰白色,因风化而呈黄褐色;石英砂岩砾石:灰白色具砂状断口;脉石英砾石:白色较透明,油脂光泽;燧石岩砾石:黑色致密表面光滑,胶结物为钙质,滴冷稀HCl起泡。
杂基有砂,黏土,胶结类型为基底孔隙式。
定名:褐黄色,钙质,石英岩质(硅质),砾岩。
粗碎屑岩简便鉴别方法:1.颜色2.结构、构造、大小、分选性、磨圆度3.成分@1砾石和填隙物含量@2砾石的成分@3填隙物成分1)胶结物2)杂基E.G.岩溶角砾岩黄灰色角砾状结构(棱角分明),块状构造,最大的有5cm,最小的有3mm,分选差,磨圆度不好。
角砾75%,填隙物25%;角砾为石灰岩碎屑,有黑色、黄灰色,+冷稀HCl起泡;填隙物其一为灰泥杂基,其二为黏土,其三为方解石胶结物,孔隙式胶结,+冷稀HCl起泡E.G.底砾岩灰色,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最大4mm,最小2mm,分选好,次圆状,磨圆较好。
碎屑85%,填隙物15%;碎屑为XXX(未完待续);填隙物有硅质胶结物,孔隙式胶结,(未完待续)中碎屑岩(砂岩)简便鉴别方法:1.颜色2.结构(见下图)+构造(实验室标本一般为块状)P.S.砂岩的构造描述凭经验,文字不足以表达。
3.成分@1砂和填隙物含量;如:砂粒含量90%,填隙物10%。
@2砂粒成分:把90%砂看作整体“1”的情况下,分析砂中的石英、长石等含量。
如:砂粒中石英占70%,白色,油脂光泽;长石(风化)占20%,红色,呈有轮廓粉末状;燧石10%,黑色。
@3填隙物成分:1)胶结物,胶结类型2)杂基关于砂岩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的区分石英:@1油脂光泽@2表面很干净,没有粉末长石:@1玻璃光泽@2未风化时表面也比较干净风化后的长石:@1风化后变为高岭土(黏土),有土状光泽@2呈粉状,表面有粉末,但有轮廓,这点区别于填隙物,填隙物得粉末没有轮廓E.G.粗砂岩1.颜色:灰色2.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分选好+磨圆差3.成分:@1砂粒含量75%,填隙物25%@2砂粒有燧石,黑色,坚硬;有石英,白色,油脂光泽。
@3填隙物:a.杂基:黏土矿物为主。
b.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孔隙式胶结。
E.G.长石砂岩1.灰白色2.中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分选好+磨圆度不好3.成分:@1砂粒含量90%,填隙物10%@2砂粒有燧石,黑色,坚硬;云母少量,珍珠光泽;石英(<70%),白色(看不到油脂光泽);长石(>25%,风化),红色。
@3填隙物:a.杂基:黏土矿物b.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孔隙式胶结。
E.G.石英砂岩1.黄褐色2.中砾状结构+块状构造+分选好+磨圆不好3.成分:@1砂粒含量90%,填隙物好0%@2砂粒有石英(>90%),油脂光泽,少量云母,少量长石。
@3填隙物:a.杂基:黏土矿物b.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孔隙式胶结。
细碎屑岩(粉砂岩)简便鉴别方法:1.颜色2.结构(分砂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3.成分(白云母片)。
粉砂岩肉眼只能看出云母片E.G.(待补充)肉眼鉴别泥质岩方法:1.颜色(岩石整体色)2.结构(黏土结构)+构造(块状/水平层理/页理构造…其他)3.成分:黏土矿物+主要特性+其他特征E.G.红色泥岩1.砖红色2.黏土结构+水平层理构造3.黏土矿物+ Fe3+ +其他特征E.G.炭质页岩1.黑色2.黏土结构+页理构造3.黏土矿物+含有机碳+其他特征注意事项:1.在描述构造的时候,实验室的标本都描述多为块状(泥质岩除外,泥质岩有水平构造,页理构造等),而野外构造都是宏观现象。
2.水平构造和页理构造区别在于,页理构造可以沿层剥开,水平构造不能剥开。
3.泥质岩(黏土岩)手摸比较细腻,粉砂岩(砂岩)手摸比较粗糙,可以区别开。
内源沉积岩(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硅质岩、铝质岩、铁之眼、蒸发岩等)肉眼鉴别碳酸盐岩的方法:(内源沉积岩只总结这个,其他类型的不单独总结)1.颜色(整体)2.结构:观察结构时,用水或稀盐酸打湿后进行。
观察其断口以确定岩石具有什么结构。
@1若断口粗糙,并明显看出由颗粒和填隙物两部分组成,则岩石具有颗粒结构,再进一步根据颗粒的特征,确定颗粒类型。
@2断口致密,平坦光滑,或具有贝壳状断口,为泥晶结构。
P.S.泥晶结构:泥晶结构专用于隐晶质的方解石(称为泥晶)和白云石。
@3由群体生物骨骼组成的岩石,为生物骨架结构。
@4断口是“砂糖状”,晶粒较粗者为晶粒结构。
3.构造:(手标本一般为块状)4.矿物成分另:如果确定为颗粒结构,有如下流程。
1.颜色(整体)2.结构:颗粒结构3.构造4.矿物成分接上“颗粒结构”1)颗粒特征及含量(5种类,见笔记本)2)填隙物特征及含量P.S.填隙物包含亮晶(干净透明,较粗)、泥晶(污浊状、不透明,较细)5.胶结类型6.命名描述实例:鲕粒灰岩灰色,鲕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滴冷稀盐酸剧烈起泡,起泡之后没有泥质残余物。
鲕粒多为1mm左右,大的可到2mm;鲕粒占整个岩石的70%,偶见生物碎屑,填隙物为泥晶基质,含量30%,胶结类型为空隙式。
P.S.关于对过度岩石的区别1.石灰岩:岩石新鲜面加冷HCl,剧烈冒泡,听到吱吱的响声,投入冷HCl,除冒泡外,还上下跳动,风化面光滑。
2.白云质灰岩:响声不大,轻微跳动。
3.灰质白云岩:加冷HCl起泡微弱,几乎无响声,不跳动,风化面少量刀砍线。
4.白云岩:不起泡,刀砍纹。
5.泥灰岩:残余泥质物(好像是+HCl之后有残余泥质物)E.G.白云岩1.灰黑/另一个:灰白色2.泥晶结构3.块状构造4.白云岩+HCl不起泡,有泥质残余物(待验证)E.G.硅藻土1.白色2.生物碎屑结构/非晶质结构(因为主要成分是蛋白石)3.块状构造4.蛋白石E.G.燧石岩(主要是隐晶质硅—玉髓)1.黑色2.隐晶质结构P.S.这个“隐晶质结构”专用于隐晶质的铝、硅、铁等3.块状构造4.玉髓,有少量蛋白石、石英;致密坚硬+HCl不起泡E.G.铁质底砾岩1.紫红色2.隐晶质结构3.块状构造4.玉髓。
含铁Fe3+E.G.铝质岩1.灰色2.隐晶质结构3.块状构造4.铝的氢氧化物,含黄铁矿E.G.铁质岩1.紫红色2.隐晶质结构3.层理(水平层理),层面有干裂构造4.。
E.G.石膏岩(属于蒸发岩)1.灰色2.结晶结构(纤维状,对光有闪亮颗粒)3.块状构造4.石膏、硬石膏三:变质岩组成地壳的岩石,无论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使其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而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肉眼鉴别变质岩的方法:1.颜色(整体)2.结构3.构造4.矿物成分(看不到不写)E.G.板岩1.灰色2.隐晶质结构3.板状构造(肉眼不能识别矿物成分,板面光滑)4.(看不到)E.G.千枚岩1.黄色2.显微变晶结构3.千枚构造(肉眼不能识别矿物成分,有丝绢光泽,有小皱纹)4.绢云母E.G.片岩@1角闪石片岩1.绿黑色2.纤维变晶结构3.片状构造(肉眼可识别矿物成分,为片状或柱状构造)4.角闪石@2石榴云母片岩1.银白色2.花刚鳞片变晶结构结构3.??4.??P.S.关于片麻岩、变粒岩、麻粒岩的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石英、长石多,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