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5-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PPT课件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5-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PPT课件
恐龙是生物史上已绝
灭的爬行动物。在中生 代, 恐龙成为当时最繁 盛的动物群, 为此, 中 生代常叫“恐龙时代”。
恐龙化石的研究可追溯 到19世纪30年代。“恐 龙”一词的希腊文原意 是“恐怖的蜥蜴”, 因 为初期被发现的这类化 石个体常较大, 且有匕 首状的牙齿, 故名。其 实恐龙有大有小, 小的 如美颌龙, 只有鸡那么 大。
进化过程非常神奇, 其中的 奥秘值得探索。 在漫长的岁月里, 地球上的 生命从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
物进化成今天的藻类菌类植物、 动物甚至人类, 这期间经历了 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重大突破。 科学家们认为, 在生物的 进化 过程中, 有十个环节特别值得 研究和关注。这一报道发表在 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 杂志上。
大多数种子蕨植物有真蕨植物一样 的大型羽状复叶, 主叶柄常二歧分 叉, 但叶的表面角质层较厚。
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1)
• 原核生物是一类非常小, 大多要在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 它们是 由原核细胞组成, 有细菌、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等。它们绝大多数没有 色素, 表面长着可运动的纤毛或鞭 毛。它们生活的范围很广, 岩石、 土壤、水体和空气中都有。它们有 的能把动植物的残骸分解成能可被 植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 有的在 动植物体内生存, 一些与植物体同 存, 互惠互利, 一些给动植物带来 的病害。它们是即有利又有害的一 群生物体。
动物的进化历程
• 陆地上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 为动物 的进化开辟了新的适应方向, 爬行动 物在陆地出现以后, 向各个方向辐射、 分化, 更高级的鸟类和哺乳类应运而 生, 当哺乳动物进一步往前发展时, 人类终于脱颖而出。从爬行类以后出现 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具有恒定的 体温, 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 总之,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以概括为:由 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 到陆生。某些两栖类进化成原始的爬行 类, 某些爬行类又进化成为原始的鸟 类和哺乳类。各类动物的结构逐渐变得 复杂, 生活环境逐渐由水中到陆地, 最终完全适应了陆上生活。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历程
•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 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 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 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 在进化的早期, 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 原始生命的 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 另一部分进 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 这两类 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 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 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 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 功能和生活习性, 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 点。一般说来, 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 相同的特 点较多, 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 找出不同类群 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 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 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1 多细胞生物 2 眼睛
3 大脑
4 语言
5 光合作用
6 性别
7 死亡 8 寄生
9 分工合作10 共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种子蕨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 物, 始见于晚泥盆纪, 石炭纪、 二迭纪极盛, 到中生代逐渐衰退, 灭绝于白垩纪。
种子蕨植株多数为攀援的藤本型, 也有一部分是灌木状或树蕨状。绝
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4)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进 化的最高阶段, 种类 繁多, 形态复杂, 植 物的根、茎、叶等营养 器官更加进化, 适应 各种环境的能力更强。 现已知有20多万种。被 子植物能产生种子, 它与裸子植物统称为种 子植物。我们常见的植 物多数为被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历程
• 动物界的历史, 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 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无脊椎到有脊椎, 从低 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 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 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 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 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 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 最早 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 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 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 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 但它们仍然没 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 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 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 出现了 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 完全脱离 了对水的依赖性, 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 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 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 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
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2)
• 真菌植物在地球上约 有万余种, 分布于空 气、土壤、水体、动 植物体及其残骸中, 它们以现成的有机质 为营养, 过着腐生、 寄生和共生的生活。 (常见的有香菇、金 针菇、口蘑等)。
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3)
• 已知地衣约有26000余种, 地衣是一种菌藻共生的植 物, 藻类利用光合作用制 造营养, 菌类吸收水分和 营养, 构成互惠互利的共 生体。大多数地衣的生长 非常缓慢, 数年才长到几 厘米, 它们的生活能力很 强, 在岩石上的地衣, 干 旱时休眠, 雨后复苏生长, 在森林中的地衣, 常与苔 藓植物在一起, 附着在树 皮和枯枝上, 随风飘摆。 (地卷、石耳、梅衣等)
现知最早的鸟类, 属古鸟亚纲。 1861、1887、1959、1970和1973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石灰岩地层中 先后采到5例始祖鸟标本(图2010)。始祖鸟生存时代为中生代 侏罗纪, 距今约1亿5千万年。
什么是化石
•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 腐烂, 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 保存, 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 或生存时留下的痕 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 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 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 产生化学反应, 然后矿 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 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 但不会成为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