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咽癌靶区勾画与剂量处方(胡超苏)

鼻咽癌靶区勾画与剂量处方(胡超苏)

鼻咽癌靶区勾画与剂量处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胡超苏 王孝深 傅小龙
IMRT 的物理优点
IMRT能使放射等量线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靶体积 减少附近关键脏器和正常组织的剂量 容许提高整个靶体积的剂量,或者对肿瘤内某些 特定的,生物上对重要的区域实行非均匀剂量的照射 使物理剂量的分布达到最佳治疗比例 复杂的照射技术通过电脑自动化,避免有害的射野重叠
UCSF
• 鼻咽腔、咽后淋巴结,斜坡、颅底、翼 腭窝、蝶窦下部、鼻腔及上颌窦后1/3、 咽旁和咽后间隙
• 淋巴结引流区
Lee et al. Methods and Materials
• GTV: gross extent of tumor on PE and imaging • CTV: entire NP, retropharyngeal LN, clivus, skull
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 P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包括:
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 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 重复性误差、 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 射的组织范围 ;CTV+0.5cm
CT MRI 融合
ICRU 50 定义
照射区 治疗区
计划靶区 (PTV)
IMRT治疗鼻咽癌
鼻咽部是进行IMRT治疗的理想部位 • 器官移动少 • 与许多正常器官临近,如脑、脊髓、视
神经、眼球等 • 剂量效应关系
靶区定义
• GTV: 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包括临床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能够诊断出的、肿瘤的范围, 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灶
• CTV: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 亚临
第一部分
鼻咽癌原发病灶CTV的勾画
原发灶GTV: 临床检查,内窥镜以及CT/MRI/PET所见的病灶
原发灶CTV: GTV+鼻咽腔+外放一定的边界(GTV外至少5mm) CTV具体包括: 前界:鼻腔后1/3及上颌窦后壁,达眼眶后缘 双侧界:包括腭肌,翼内肌,翼外肌及翼板
上界:下1/2蝶窦及后组筛窦,(无蝶窦,鼻腔侵犯者,后组筛窦 可以不包括在内);颅底部分须包括部分中颅窝,圆孔,卵圆孔和 破裂孔,岩骨尖,枕骨斜坡及颈动脉管等
• 内靶区 Internal Target Volume (ITV): CTV + 考虑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内边界位置变化
ICRU 62 定义
照射区 治疗区
计划靶区 (PTV)
肿瘤区(GTV) 临床靶区(CTV) 内靶区(ITV)
广州靶区
• 鼻咽腔、咽旁间隙,颅底骨质、蝶窦下 1/3、后组筛窦、鼻腔后1/3、上颌窦后 1/3、翼内外肌、咽旁和咽后间隙、斜坡 1/2、破裂孔、翼突、翼腭窝
圆孔外缘
鼻咽顶壁
CTV 前界:鼻中隔后1/3 后界:斜坡后缘 外界:翼腭窝外缘,颈内 静脉外缘
鼻咽层面
CTV 前界:鼻中隔后1/3 后界:枕骨1/2 外界:翼突外侧板外缘,
颈内静脉外缘
鼻咽层面
CTV 前界:鼻中隔后1/后界:枕骨前缘 外界:翼突外侧板外缘,
肿瘤区(GTV) 临床靶区 (CTV)
ICRU 62 定义
• 肿瘤区 Gross Tumor Volume (GTV):Tumor通 过影像和临床检查可见的肿瘤 (或术后的瘤床)
• 临床靶区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 GTV + 潜在的肿瘤侵润组织或亚临床灶
• 计划靶区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CTV + 由摆位误差和 GTV/CTV 生理运动所增 加的外放边界
下界:达口咽上部至C2颈椎中平面 后界:双侧咽后淋巴结
正常组织和器官包括:
脊髓(图示中已包括3mm边界) 脑干(图示中已包括1mm边界) 视神经(图示中已包括1mm边界) 视交叉 腮腺 内耳和中耳 颞颌关节 脑颞叶 垂体 大脑(除颞叶和脑干外的脑组织)
眼 晶体 舌 喉 甲状腺 气管 肺尖
视交叉层面
不用勾画CTV
垂体层面
CTV 前界:筛窦后1/3 后界:垂体前缘 外界:筛窦外侧壁
蝶窦层面
CTV 前界:后组筛窦 后界:蝶窦后壁 外界:蝶窦侧壁骨质
外缘
中颅窝底部层面
CTV 前界:后组筛窦 后界:蝶窦后壁 外界:蝶窦侧壁骨质外

蝶窦底壁
CTV 前界:后组筛窦 后界:斜坡后缘 外界:翼腭窝外缘,卵
base, pterygoid fossae, parapharyngeal space, inferior sphenoid sinus, posterior third of nasal cavity, maxillary sinuses • CTV2: clinically uninvolved neck • OAR: brainstem, spinal cord, optic nerves, chiasm, parotid glands, TMJ, middle/inner ears
后间隙、咽侧间隙、颅底、蝶窦下部、翼腭窝、 鼻腔和上颌窦后1/3及上颈淋巴结) • CTV2 淋巴结预防照射区(亚临床灶或微小转 移灶)
福州靶区
鼻咽:原发灶+亚临床病灶(包括鼻腔后 1/3、上颌窦后部、颅底、翼腭窝、蝶窦、
部分后组筛窦、部分颈椎及斜坡、咽旁间隙、 颈动脉鞘区、口咽)
颈部:转移灶+预防区(颈及锁骨上淋巴 引流区)
• 包括临床触及和/或影像学观察到的肿大 淋巴结范围,及其所在的淋巴引流区, 还须超出1-2个阴性淋巴结引流区
靶区设置
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划分
CTV1 GTVnx
PTVnx
GTVnd
CTV2
GTVnx CTV1
CTV2
PTVnd
PTV2
PTV1
北京靶区
• GTV 临床检查、CT和MRI所发现的肿瘤病灶 • CTV1 临近肿瘤的软组织或淋巴结(鼻咽、咽
香港
• 鼻咽腔、咽旁间隙,蝶窦下部、后组筛 窦、鼻腔后1/3、上颌窦后1/3、翼内外肌、 咽旁和咽后间隙、斜坡前1/2、岩尖、翼 突、翼腭窝,区域淋巴结
台湾
• 鼻咽腔、咽旁间隙,蝶窦下1/3、后组筛 窦、鼻腔后1/3、上颌窦后1/3、翼内外肌、 咽旁和咽后间隙、斜坡1/2、岩尖、翼突、 翼腭窝,区域淋巴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