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提高粮食产量,科学施肥是重要措施之一。
农业技术员小王测定了某块耕地的耕层土壤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请你判断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①硫酸铵②硫酸钾③尿素④过磷酸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
⑥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⑥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⑨
3.溶酶体有细胞消化功能,其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4.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5.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细胞液浓度大小的测定
6.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7(每空2分,共8分)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
水槽左室加入含少量K+的溶液,右室加入含大量K+的溶液。
(1)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K+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K+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3)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K+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4)上述实验证明。
8.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Ⅱ、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酶浓度和温度的不同
C.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置3种不同的温度
9.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
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
在25℃条件下,瓶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t1~t2期间,瓶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细胞有氧呼
吸引起的
B.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C.A、B种子释放CO2的速率是逐渐增加
D.在0~t1期间,广口瓶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10.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的NADPH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
CO2,下列选项中能表示叶绿体中NADPH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11.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 2的吸收
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B .光强小于0.5 mmol 光子/m 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 .光强大于0.7 mmol 光子/m 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 2浓度
D .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12.(每空2分,共16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 、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
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 、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
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 测定小室中的CO 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 、B 两种植物叶片的CO 2吸收量和CO 2释放量,结
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低浓度CO 2时,固定CO 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 。
0~25min 期间,影响B 植物光
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2)实验一10min 时,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于B 植物,原因
是 。
(3)若A 植物在第5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C 5含量在短时间将 。
光强 (mmol 光子/m 2
·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 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 2/m 2·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 果
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 2/m 2·s)
-2.10 1.10 3.70 5.40 6.50 7.25 7.60 7.60 7.60 7.60
(4)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13.根尖分生区细胞与马蛔虫受精卵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不同点在于
A.是否出现纺锤体 B.是否出现染色体
C.纺锤体的形成及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D.染色体的分裂及细胞核的分裂方式14.右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直方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15.科学家用被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
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贯分裂数据如下图所示,以下说确的是
A.上图数据显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其细胞周期为19.3h
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C.在0~2h、19.3~21.3h、38.6~40.6h这三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
D.(ab+bc)为一个细胞周期
16.A和B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 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可能刚好有丝分裂完成
B.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C.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D.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17.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18.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和纤维素的化学组成成分相同,都含有C、H、O
B.当血液中血糖浓度低时,肌糖原会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去
C.葡萄糖是单糖,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而蔗糖不能
D.细胞中的糖不一定都是作为能源物质
19.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主要是
A.水可以在生物体流动 B.水是生物体的最重要成分C.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 D.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
20.下列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22.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
溶液
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
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
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
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
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
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3.人体代终产物 CO2的形成场所是
A.肺泡 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
24.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CO2浓度的变化情
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是从D点开始的
B.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C.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D.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