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思考题1

钢筋混凝土思考题1

01.根据理想化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弯曲抗压的极限压应变是多少?轴心抗压时又 是多少?02.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03.若已知ξb ,则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纵筋最大配筋率的表达式是什麽?04.从理论上来讲,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的受弯构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该与什麽相当?为什麽? 0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总是1.2,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总是1.4,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麽? 06.受弯构件是以IIIa 应力阶段的应力状态作为承载力设计依据的?是以IIa 应力状态作为变 形及裂缝计算依据的吗?为什麽?07.ξb 数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麽?08.为什麽要对板区格进行编号?09.请判断下列几种区格板中有哪几个区格板为单向板,哪些为双向板?并说明理由.10.梁跨计算跨度的含义是什麽?影响因素有哪些?11.连续板.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时可变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原则是什麽?12.何谓内力包络图?何谓抵抗弯矩图?请说明如何绘制?13.何谓塑性铰,它与理想铰有什麽不同?14.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意义何在?15.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剪切破坏有三项形式:剪压、斜压和斜拉,请说明它们的承载力大小顺 序.(仅剪跨比不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16.请说明双筋梁在承受外力作用下,当ξξ>b 时,钢筋的应力状态.17.按正截面破坏形式钢筋混凝土梁有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其中______是正确的. a.超筋梁承载力随配筋率增大而增大; b.在少筋梁范围内梁承载力不随配筋率变化而变;c.界限配筋的梁与超筋梁承载力相同;d.适筋、少筋梁属塑性破坏,超筋梁属脆性破坏.18.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构件内力时,为何要求出现塑性铰的截面受压高度0.1≤ξ≤0.35?19.为什麽梁的塑性铰转动大小与相对受压区高度ξ有关?什麽情况下才出现不完全的内力 重分布?20.在主次梁相交处,板、次梁、主梁的上部纵筋如何排置?主梁中为何要设置附加横向钢筋?21.下列说法中________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a.抵抗弯矩图应该切入设计弯矩图;b.抵抗弯矩图不应该切入设计弯矩图;c.抵抗弯矩图切入不切入设计弯矩图都可;d.抵抗弯矩图就是设计弯矩图.22.比较以下四个截面的抗弯能力。

它们的截面高度、受压区高度、受拉钢筋的用量均同.a. A=B<C=D;b.B=C<D=A;c.C=D<A=B;d.A=B=C=D.23.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代替理论应力图的条件是什麽?24.从构造要求出发,配置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什麽?25.在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中为什麽主梁一般要求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26.请指出在你的板区格平面图中有哪些板可以考虑将板的跨中弯矩折减20%,为什麽?27.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要满足哪些要求?28.请指出你所设计的主梁中③号钢筋和⑦号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及其理论切断点的位置.29.决定梁中箍筋最大间距的因素是什麽?并说明理由.30.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什麽?为什麽?31.按弹性方法计算如下所示连续梁,梁上作用有永久荷载g 和活荷载q, A 为固定端,欲求固 定端弯矩M A 的最大值和B 支座剪力最大值,荷载应该如何布置?32.一现浇肋梁楼盖如下图所示,板面荷载设计值为3.0KN/m*m,计算长度可近似取为其轴线 距离。

试绘出L-1,L-2的计算简图(不考虑梁自重).33.如果在计算中发现V bh f c >0250. ,这时应该怎麽办?34.试说明双筋截面受弯构件若不满足下列条件时,会出现什麽问题?(1)x bh b ≤ξ0; (2)x a s ≥2' 35.为防止多跨连续梁、板在支座处形成塑性铰的截面在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开展宽度过大, 设计时要求满足什麽条件?36.按弹性理论设计多跨连续板与次梁时,进行荷载折算的目的是什麽?37.板跨(即次梁间距)是根据哪些因素什麽确定的?38.如果你所设计的主梁也是按照塑性理论来计算的,那麽它与按塑性理论设计的连续板、次 梁又什麽相似之处?又有什麽不同之处?39.板的厚度是如何确定的?40.在考虑结构所受的荷载时,为什麽有时要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下列五种类型的梁,都有没有荷载组合问题?如有,应怎麽组合?41.本设计是整体式肋梁楼盖,梁板柱整浇是在计算上如何体现?42.板的计算单元是如何选取的?43.板的计算跨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4.在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中,为什麽有些截面既可能有正弯矩也有可能有负弯矩?这二者能否同时发生?计算该截面时应如何考虑这个问题?45.为什麽在你的计算书中,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3?46.为什麽在按塑性理论设计板时,跨中的弯矩系数 大于第一内支座的弯矩系数?47.在求支座截面弯矩和剪力时,其计算公式中的l0分别如何取?48.为什麽对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要加以限制?在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49.下列五个梁截面的抗弯能力相同,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哪个截面会发生塑性铰?一旦其发生后会有什麽后果?50.为什麽对于主梁和次梁的受压翼缘b f'的取值有限制?51.对于次梁而言,不必绘制材料图的前提条件是什麽?为什麽?52.主梁的内力计算包括哪些内容?53.主梁能够按支承在柱顶上的多跨连续梁计算的前提是什麽?为什麽?如果不满足,则应该如何处理?54.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根据什麽原则来确定?次梁和主梁在支座处的有效高度h0如何确定?55.直接加载和间接加载有什麽不同?哪一种更不利于结构的承载力?56.为什麽对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的抗剪承载力要比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要有所提高?57.抵抗弯矩图是如何绘制的?对于你所设计的连续梁来说,各个截面的抵抗弯矩的计算表达式是否都相同?58.为什麽对于支座处的钢筋的弯起点要设在离支座外边缘h02/处?59.纵筋的弯起必须满足哪些要求?为什麽?60.纵筋的切断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麽?61.钢筋的基准锚固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麽?62.何谓延伸长度?为什麽要留有一段延伸长度?63.延伸长度如何取值?64.从前一排弯起钢筋的下弯点到后一排钢筋的上弯点的水平距离要满足什麽要求?为什麽?65.一般情况下在正弯矩区允许切断钢筋吗?为什麽?66.何谓浮筋?为何要避免出现浮筋?67.鸭筋和吊筋的作用相同吗?为什麽?68.箍筋配置过多对梁的破坏形态会发生什麽影响?设计时如何限制箍筋数量使之不过多?69.T型截面的配筋率如何表示?为什麽?70.请说明延性的概念.以及要求结构要有延性的目的是什麽?它的影响因素是哪些?71.进行荷载调整的意义在于什麽?为什麽在你的设计中没有荷载的调整?72.为什麽在计算多于5跨的连续板时仍采用5跨连续板来计算,少于5跨的连续板按实际的跨数来计算?请结合4跨和6跨的连续板说明问题.73.在你的设计中有没有活荷载的折减问题?为什麽?74.如何使用内力系数表?75.请说明主梁的不利组合有哪几种?为什麽只需这几种组合?76.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是否只在某截面钢筋屈服后才有内力重分布?请说明理由.77.板的抗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对于次梁和主梁又是如何?78.为什麽取主梁的支座边缘处的内力为最不利内力?79.主梁在支座处的截面内力是如何选取的?80.请结合你的设计指出吊筋布置在楼盖的何处?它设置的范围是怎样的?81.为什麽要区分边缘板带和中间板带?所有板带的计算配筋是否都相同?为什麽?82.为什麽主次梁都可以按T型截面来设计?对于支座处的截面,这样做是否会提高其承载力?83.在次梁设计中,对于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的限值相同吗?为什麽?84.主梁支座边缘两侧的鸭筋是否参与其正截面抗弯?为什麽?85.如果主梁的高度为700mm,在支座处配置两排纵筋,直径皆为25mm,次梁中纵筋的直径为20mm,板中钢筋直径为10mm.请计算支座处的有效高度.86.对于主梁而言,弯起钢筋的数量是如何决定的?87.在什麽情况下将支座处架立钢筋对截面的承载力贡献考虑进来?88.BC跨主梁受两个作用于梁三分点处的集中荷载P作用,已知B支座和C支座处的弯矩分,,试采用尺规作图法直接求解出II-II截面处的弯矩.别为M Mb c89.请说明绘制包络图的步骤.90.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中的系数0.8的物理含义是什麽?91.请说明调幅法的概念.92.为什麽要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93.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本质区别在于哪里?94.作用在双向板板面上的荷载传递路线是怎样的?95.当板的刚度增大时,其板跨的计算跨度如何变化?为什麽?96.在计算板和次梁时有没有考虑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为什麽?97.按塑性理论设计的板和次梁的好处有哪些?98.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出现塑性铰时,截面应力水平位于混凝土σε-曲线上的哪个阶段?99.借助塑性铰的概念,我们能否自由地调整截面内力重分布的程度?为什麽?100.请说明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101.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在构件内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方面各有什麽特点?102.板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总是300吗?为什麽?103.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位置有哪些?为什麽?104.为什麽在最小配筋率的公式中用的是截面高度h,而不是有效高度h 0?105.哪些情况下不适宜用塑性理论来设计?为什麽?106.在考虑单向板区格的内拱作用时,区格板短边的梁在这种作用下横截面的应力是拉应力 还是压应力?为什麽?107.板中配筋方式有哪几种?请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108.当多跨连续板的各跨跨度相差较为悬殊时,能否继续按等跨连续板来计算?如果不能,该 如何计算?109.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有哪些?并请说明理由.110.如何保证板与主梁连接处的抗弯强度?111.单向板上所有的荷载都传递到次梁上去了吗?为什麽?112.为什麽要在板的四个角上要配置双向构造钢筋?113.附加横向钢筋配置在何处?它的作用是什麽?在吊筋和箍筋两种钢筋中,哪一种受力更好?114.在计算主梁时,活荷载布置为什么没有列出第5种工况?115.梁的翼缘宽度如何确定?116.主梁吊筋为什么配置两根?117.在主次梁斜截面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公式0250.f bh c 有何意义?118.如何计算主梁与柱的线刚度比?119.通常所说的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弯矩都是指梁跨的中间位置吗?120.在进行主梁吊筋计算时,传至主梁的集中力包括哪些?121.为什麽在计算主梁中间跨中正截面配筋时,有效高度h 0为什麽取为h-60mm? 122.如何进行主梁的斜截面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123.板中分布钢筋的根数是怎样计算的?124.请说明板中②钢筋各个部分尺寸是如何计算的?125.请说明板中③钢筋各个部分尺寸是如何计算的?126.请说明钢筋编号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