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2)第2章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论 (3)2.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4)2.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目的 (4)第3章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5)3.1 无形资产的确认 (5)3.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6)3.3 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6)3.4 谨慎核算存货实际成本 (6)3.5 谨慎处理债权债务重组 (7)3.6 谨慎处理融资租赁业务 (7)3.7 谨慎处理暂时性差异 (7)3.8 谨慎处理和披露或有事项 (8)第4章企业会计使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8)4.1 在会计准则谨慎性的应用上缺乏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8)4.2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8)4.3 谨慎性原则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 (9)第5章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9)5.1 明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0)5.1.1 提高公司企业的经济效益 (10)5.1.2 优化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 (10)5.1.3 实现公司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10)5.2 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结构,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 (10)5.3 转变态度,建立战略化的会计管理思想 (10)5.4 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 (11)第6章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进步,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随之面临着大量发展机会,同时也需要接受更强挑战,在今天,市场经济持续进步,社会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实务建设的需求和需要也随之增强。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长期关注的重心,同时也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重视。
然而,尽管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还是需要企业加强会计实务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近些年来的会计实务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会计实务管理方面并不规范,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而在中小企业的内部人员管理和规范中,也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利用法律规范的缺口偷漏税款,获取不当利益,制造虚假业绩等等不良的情况。
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本篇论文从会计谨慎原则相关理论入手,根据会计准则提出的谨慎性原则,明确国内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之处,经过深入探讨,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字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在目前,在国家新形势的要求下,我国的企业不断建立起了新的目标,并且不断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促进监督体系的发展,尽可能使企业自身符合国家建设的基本需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作为我国企业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环节,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而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完美切合了这个观点。
因此,了解公司在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使用情况,解决公司企业在会计原则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维持好公司企业的发展,以此来确保公司企业的进一步建设,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公司企业的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在进行公司企业的建设决策过程中,都应该了解公司企业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程度,并且根据现今公司企业的发展状况积极为公司企业的会计管理打好基础,以保证公司企业的正常发展。
1.2 研究目的事实上,进入新时代后,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结合市场现状以及国家新形势,我国的中小企业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促进会计控制监督体系的发展,尽可能使企业自身符合国家建设的基本需要。
所以,全面了解国内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以及管理情况,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内部会计管理是当代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只有明确企业会计现状,自觉按照企业的会计管理规范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严格将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落到实处,在会计核算中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以及每一笔资金是否是有必要的资金支出,进而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内部会计核算的混乱,保障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正常经营。
这就是本篇论文想要解决的具体和关键问题。
另外,会计谨慎性的原则大都是通过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显现出来,如果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责任心,那么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能够起到良好作用;但是,如果其职业道德素养有着明显问题,那么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对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管理进行规范时,还需要进一步注意这个方面的要求。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国外对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研究比较成熟。
如美国学者约翰逊在研究中指出,谨慎性原则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虚报利润等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学者coass则认为,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国内学者则主要围绕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在我国,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刘泽荣(2008)总结了谨慎性原则在行业会计制度中的体现,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1。
韩正(2015)在研究中指出,近几年,我国会计核算、管理工作逐渐与国际管理接轨,随着《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规则的发布,会计实务工作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加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本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效面对不确定因素,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将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赵继红(2010)认为,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应遵循和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正确理解与运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
但是,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2。
臧可心(2007)则指出,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第2章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论对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如何学习,首先要从其基本定义以及相应目的着手。
作为公司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则,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在研究我国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发展情1刘泽荣. 再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财会通讯, 2008(4):41-42.2赵继红.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 管理学家, 2010(4).3臧可心.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2):44-44.况时,就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一个时期内,而是应该根据我国社会与我国企业发展经历,全面探究我国会计发展形势4。
就现在情况看来,我国的会计意识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然而,会计的实践和经验的传播却远远不够,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许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人员的限制等各种客观因素,而没有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广泛开展。
针对这一现象,制定问题的解决对策时,不仅仅要从理论的方面着手分析5,而且要结合发展现状与要求进行探讨,从实践角度深入思考。
就总体来说,在现阶段,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做好公司企业内部会计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公司企业内部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情况,2.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所谓会计谨慎性原则,就是会计的稳健性原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与其预想企业未来可能得到的收益,不如预想企业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
2.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目的事物的活动总是离不了根本的目标,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也是如此。
只有明白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掌握这一原则真实目的,方可使这一原则得到规范和掌握。
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企业生存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规范管理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放眼我们周边的企业,不难看到,许多企业即便有较大的客流量和较好的市场位置6,但是由于没有预计到潜在的风险,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没有预计潜在的损失,因此而导致企业在某些方面由于没有做好预计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实务处理和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这一原则,将会计核算情况牢牢把控,才能够保障基本规范。
当然,企业在进行会计实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运用这一原则,不仅仅能够保障企业的相关工作事项开展的规范,而且可以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通过相关制度提高管理力度,进而保障企业快速抓住机遇,考虑风险,结合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在进行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如何通过对于会计人员灌输谨慎性原则的概念,让其真正从思想上正视起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建设和谨慎意识规范,认真处理会计实务,做好会计核算,才是现阶段我国的公4尹益芳.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18):40-40.5黄娜.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现状思考[J]. 新财经:理论版, 2013(12):173-173.6林津晶. 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2(1):46-48.司企业进行经营发展,减少风险的基础。
事实上,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将企业文化和企业产业与谨慎性的原则向挂钩7,让企业不仅仅是经营一家店,更是经营文化和品牌,塑造谨慎的形象,从内而外建立谨慎的文化氛围,才能够帮助企业长远发展。
除此之外,因为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时更多表现在会计人员主观意识中,即与会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一原则的运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才能将相关人员和相关原则有效结合。
除去会计人员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目标建设,会计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同样也是一家企业能否获得长期发展和建设的必须要求,而集体荣誉感的建立就与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提升会计人员集体荣誉感,开展相关人才培训工作,推动企业获得更大发展。
第3章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思考会计谨慎性原则各方面表面,严格意义上来讲,主要由如下方面逐一思考。
3.1 无形资产的确认确认无形资产时,应当根据这一原则提出的相关规定,需要将内部研发项目进行划分,得到研究、开发两个环节,然后予以考虑,规定只有同时符合相关的全部条件,方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