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作业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农业气候资源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臭氧层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C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C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A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 B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B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C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C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二、填空题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 10-12 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4.在土壤蒸发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为了保墒,应分别采取松土和镇压措施。
5.一般情况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减小,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6.水气凝结的条件是水汽饱和和有凝结核。
7.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
8.大气上界有____3000__公里高,它是根据__探测技术____来确定的。
9.大气中CO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__增温____作用。
210.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__小____,天空散射辐射越__大____。
?三、判断题1.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完全吸收,所以它不向外发射辐射。
(错)2.和地面一样,大气增热也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错)3.雨后地面有效辐射比晴天时大。
(错)4.土壤热容量大,则土表温度变化越剧烈。
(错)5.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有时也会出现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对)6.海拔高度愈高,则太阳直接辐射愈弱(对)。
7.雨后地面有效辐射比晴天时大(错)。
8.晴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天空散射辐射增强(错)。
9.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完全吸收、所以它不向外发射辐射(错)。
10.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日地距离有远有近,所以产生了四季冷暖变化(对)。
四.名词解释1.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2.地面净辐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放出的地面辐射之差。
3.热容量:物质温度变化1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降水量:从云中降落的液态和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厚度(mm)。
5.季风:以年为周期,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风。
五、简答题1.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各有何特点?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地球上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方向不变;一年中太阳直射地球纬度发生变化。
3.简述中国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强;气候类型多样。
要简述各特征在温度、降水、风等要素上的反映。
4.简述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工业污染源:SO2、烟尘;交通运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农业:农药、化肥;生活:烟尘、CO2、SO25.绘图说明土壤温度的四种垂直分布类型。
日射型:随土壤深度加深,温度降低。
辐射型:随土壤深度加深,温度升高。
清晨过渡型:中间出现低温层。
傍晚过渡型:中间出现高温层。
绘图(略)。
六、计算题1.已知作物某发育阶段的逐日日平均气温为:12.5℃、11.5℃、9.5℃、8.5℃、7.5℃、7.5℃、8.5℃、8.5℃、9.5℃、7.5℃。
生物学下限温度为=8.0℃。
请计算该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Y=12.5+11.5+9.5+8.5+8.5+8.5+9.5=68.5℃A=68.5-56=12.5℃,相对湿度为67%,请求算饱和水气压和饱和差2.已知水气压为38.3hpa分别为多少(由r=e/E%得E=e/r=38.3/0.67=57.2hpad=E-e=52.7-38.3=18.9 hpa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台风是在热带洋面上形成的强大C___。
A.暖性低压系统B.暖性高压系统C.冷性低压系统D.冷性高压系统2.国家气象局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为:在24小时内降__C_温度以上。
A.10℃ B.8℃C.5℃3.终霜冻是指_B__。
A.秋季节一次出现的霜冻B.春季最后一次霜冻C.秋季最后一次霜冻4.霜冻一般出现在_A__天气条件下。
A.大风天气B.阴雨天气C.晴朗微风D.多云天气5.冷温带气候带位于地理纬度__C_ 之间。
A.23.5°~45° B.33 °~45° C.45 °~66.5°6.黑龙江省气候属于_B__气候。
A.海洋性季风B.大陆性季风C.大陆性 7. 高原气候具有__B_ 气候特点。
A.地中海B.大陆性C.海洋性D.季风性8.地球绕日进行公转,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南半球回归线上时,是北半球的_D__。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9. 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_B__ 气候型。
A.地中海B.季风性C.大陆性D.海洋性10. 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11.距海越远的地方,气温年较差越_A__。
A.大B.小C.无差异12.下列因子中,C___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B.纬度C.经度13.土壤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_C__。
A.不变B.增大C.减小14.土壤热容量随着土壤湿度增加而_A__。
A.增大B.不变C.减小15.气温的日较差距海愈近则愈__B_ 。
A.大B.小C.无变化?二.填空题1.大气中CO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__增温____作用。
22.对流层的特点是: ____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______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__。
3.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太阳辐射___大气环流_、______和_下垫面_____。
4.地中海气候特点、冬季是__温和湿润____,夏季是炎热干燥______,季风气候特点冬季是__暖而湿____,夏季是__热而干____。
5.热带气旋是形成_热带海洋__上的低压系统。
6.侵入我国寒潮的源地是_新地岛以西(以东)的洋面_____和___冰岛以南的洋面___。
7.降水的表示方式有降水量和__降水强度__。
8.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时,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称为__逆温____现象。
9.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____活动__温度,二者之差又称为___有效___温度。
10.未饱和的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叫___绝热___变化。
这个变化的梯度值为__1℃\100____。
?三.判断题1.在晴朗大风且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霜冻。
(错)2.谷地、盆地的无霜期比平地短。
(错)3.寒流流经的沿岸气候寒冷、多雨。
(错)4.高山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对)5.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称暖流。
(错)6.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壤表面温度变化愈剧烈。
(错)7.在对流层内,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对)8.一般说,纬度愈高,中午太阳高度角就愈低,所以一日中最高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
从而使得气温的日振幅也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对)9.耕翻(疏松)后,土壤热容量和土壤导热率变小。
因此白天土壤表面温度升温幅度大。
(错)10.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但有时也会出现随高度的增高而温度升高的现象。
(对)?四.名词解释1.农业气象要素:是影响农业生产最活跃因素为生物提供了基本物质能量也是构成生物存在和产量形成外界条件。
2.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3.大气透明系数:透过一个大气质量数后的辐射强度与透过前的辐射之比即太阳位于天顶时,在大气上界的太阳辅射通量密度(太阳常数)与到达地面辅射通量密度之比。
4.曙暮光;日出前到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太阳直射光不能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但地面仍能得到高空大气的散射辐射,使昼夜更替不是突然的,天文学上称为晨光和昏光,习惯上称为曙暮光。
5. 气候生产潜力:指当二氧化碳,土壤养分,群体机构等得到满足或处于最适状态下,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由当地太阳辐射和温度,水分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产量上限。
五.简答题1.大气共分几层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它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分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又叫暖层)散逸层(又叫外层)(2)对流层高度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3)主要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 我们把地球上气候划分为几个带几种型(写出带和型的名称及地理纬度)(1)气候带::赤道气候带 10度S-10度N,南\北热带 10度到回归线之间, 南\北副热带回归线到33度之间, 南\北暖温带 33-45度, 南\北冷温带 45度带极圈的西风盛行风带, 南\北极地气候带北在极圈以北;南在45-50度S.。
(2)气候型::海洋气候型,大陆气候型,季风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高山气候型,高原气候型,草原气候型,沙漠气候型。
3.简述海洋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海洋性气候:温度变化缓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高最低出现时间较迟,秋温高于春温,降水丰富,季节降水分配均匀,年际间变化小,湿度高,云雾多,风速较大.4. 简述黑龙江省四季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12-2月)寒冷干燥,多偏北风,冬季漫长。
0°以下天气多达5个月,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31—(-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