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语大全之家长寄语赠言大全

寄语大全之家长寄语赠言大全

家长寄语赠言大全【篇一:家长寄语文明礼仪】篇一:文明礼仪5句赠言文明礼仪5句赠言]前不久,应六安九中李胜校长的邀请,为六安九中的3600多名七至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有关文明礼仪的演讲。

现将演讲中送给九中学生的5句赠言摘录出来,与大家共勉。

1、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选择品行好的人来交往,选择内容好的书来品读,选择善意的话来听取,选择善良的行为去学习。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每个人,如果在成长的环境中,能多接触一些好书好人,多接受一点善言善行,对于我们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可以说会终身受益无穷。

一句话,可能它并不出自于一位政治家或哲学家,但只要是善言,无论出自哪里,无论多么微小,只要我们常听,虚心地听,并不断地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就可以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升华。

一个人,可能他不是高富帅,她也不是白富美,没有巨财,没有官位,他们可能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可是她的善良,他的善行,却让他光彩照人,令人敬仰。

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人为友,我们的品行就会臻于完善,成为一个有德行之人。

一本书,可能没有精美华丽的包装,没有高昂的价格,普普通通,也可能很薄很小,但书中的智慧,书中的美德,却让我们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变得更完美,更充实,更高尚。

一种良习,不论对社会或个人功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是善行,我们都可以坚持做下去!一种不良行为,不论它的危害有多么的微小,我们都不能去做总之,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向善,结交好人,品读好书,听取善言,效仿善行,这样,我们人才会更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去世前在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写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良好的习惯需要立于足下,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即成大事;我们要防范于足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去做,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很小而去做。

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3、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在学校做一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位好公民我们原来的“三好学生”的标准为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

台湾的三好学生标准为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把身练好!2009年开始试用国家新的“三好学生”的标准。

在家要做一个好儿女,就是在家听家长的话、明理懂事,不撒娇、不任性、不盲目攀比,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情,不给家长找麻烦。

在学校做一位好学生,主要表现为“五有”,即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他人、天天有进步。

在社会做一位好公民,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传统美德,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不给别人添麻烦,多给他人留方便,5、文明礼仪要“四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他的学生每天都要做到“四问”:一问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先生正是用他的“四问”教育与影响了一大批进步的学生。

我今天也要对同学们提出文明礼仪“四问”:一问自己的行为品德进步了没有?二问自己的良好行为坚持了没有?三问自己的不良习惯改掉了没有?四问自己的文明意识提高了没有?篇二:家长文明礼仪培训材料做文明的家长育文明的孩子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我们在这里,主要想和各位家长探讨交流一个主题: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家长,怎样教育一个文明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虽然是成年人,但行为规范却也不一定十全十美的。

因为一个人的年龄和修养、文明程度不是成正比的。

因此,家长也应该跟孩子一块“长大”一块完善自己。

马克思说过这么一句名言:“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学校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有些成年人、家长的表现却给年青的一代,对孩子文明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遭遇了很多尴尬,让我们的子女对我们长辈的表现产生失望、甚至厌恶的情绪。

我们看看几个例子:1、不随意的生活小节在孩子面前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这些在家长身上表现出来的看似平常的镜头,频频出现在孩子眼前:镜头一一对夫妇在孩子面前一边吃着瓜子一边坐在雕塑上谈笑风生,在他们周边,洒落了一地的瓜子皮、果皮和饮料瓶。

镜头二:一位小学生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要爸爸领着去找垃圾桶,可是爸爸却从孩子手里拿过口香糖,旁若无人地丢到旁边的草丛里。

“老师不让随地扔垃圾!”孩子依然想捡起来投进垃圾箱时,却被忙着看风景的父母拖走了。

2、顺其自然的公共秩序镜头一:在共汽车上,一位母亲领着刚刚放学的儿子乘车回家。

车上空出两个座位,没等旁边的乘客反应过来,母亲便把儿子按到空出的座位坐下,自己则迅速做到后边的座位上,丝毫没有顾及旁边还站着一位老年人。

镜头二:小学门前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停了20多辆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一度将门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些车辆在离开时为了抢先一步而互不相让。

据介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许多中小学校门前的特有景观。

镜头三:在某十字路口红绿灯下,一位母亲领着孩子过街时,丝毫没有顾及闪烁的行人红灯,在车流中穿行而过。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公共秩序教育在充满“关爱”的父母面前竟然变得如此惨淡,值得深思。

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部分家长“言传身教”的失误,容易让极具“效仿”心理的孩子对自己行为的判断产生一种双重标准,不利于孩子成长。

3、缺失的诚实守信前些时候,我们在几所学校做了一个小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中,家长诚信缺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效果。

在小调查中,当要求学生们列举出身边几种不讲诚信的事情时,竟有40%的同学列举出一件或者几件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例。

包括平时对孩子说谎话,在日常生活中不履行承诺等。

其中一位同学所举的例子颇有代表性。

他说有一次,爸爸让他用一张10元钱到街边商店买一包香烟,他买了一包烟并找了3元钱。

奇怪的是,回来后爸爸直夸他聪明能干,后来他才知道那张10元钱是假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需要的就是城信,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诚信意识,而培养一个诚信的人要从小抓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应该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而且一定要言行一致,为孩子做诚信的表率。

4、消失的社会责任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个社会,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良好的行为能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建立,家长不适当的行为则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影响:家长与孩子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家长对孩子品德及个性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

对于家庭中的各种影响,孩子往往不加取舍地接受。

孩子对父母生活、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情感上的依恋关系,使孩子常以父母为自己的榜样,因而这种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

孩子最初的道德概念、是非标准都来自于家长对他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如果父母自私自利,孩子很可能爱占小便宜;父母满口污言秽语,孩子就可能脏话连篇;父母懒散,子女就很难做到勤勉。

影响孩子品德形成的,除了我们自身的习气外,还有教育方法:重“智”轻“德”,孩子就会有品德缺陷;溺爱、迁就,会使孩子养成不尊敬长辈、自私、任性的不良行为;训斥、打骂,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会使孩子心灵受到创伤,养成孤僻、自私、不合群的不良个性;不讲卫生,家居环境不整洁,孩子没有审美能力,养成不爱整洁、不讲卫生的好习惯。

孩子有过错或对孩子学业不满意就非打即骂,对子女言语粗鲁;家长一不高兴,就朝孩子出气,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带有明显的歧视性;长期在这些不文明环境里成长,孩子的人格就难以健全发展,孩子甚至也会像部分家长一样没有教养。

除此之外,由于教育的方法不当,给我们自己带来更多的影响。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当好这个老师,首先,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思想,有他自己的个性,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次,家长要注意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程度。

怎样提高自己的文明水平。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

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

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

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

我觉得,我们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由于孩子好奇、好模仿、好问、求知欲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家长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

大家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孩子外出或回家向长辈打招呼,要热情答应,不能不理不睬,不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或与他人争吵相篇三:家长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讲话稿家长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名家长,我是既感且愧,感动的是有幸被邀请以家长的身份参加这个“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启动仪式,并代表家长做简短发言。

惭愧的是我心里很清楚,我和我的孩子距离文明的要求还有一段很长的差距。

所以站在这里之前,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就让今天成为我们走向文明的一个新的起点吧!这样,我才有勇气站在这里开口讲话。

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必须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块矿石,想要成为钢铁,必须投入熔炉接受烈火的冶炼。

我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想让他们在学校这个文明的熔炉里被炼成一块纯钢。

成绩的好坏并不是最要紧的,作为家长,我期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期望他们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老实说,我不期望他们一定会成为栋梁,但我希望他们至少是一棵绿树。

无庸讳言,当前的社会风气并不令人满意,许多不文明的流行性病毒时刻都有可能侵害孩子们的身心。

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学校的教育能给孩子们接种抗病毒疫苗,好让他们即使走出校园也可以免受那些社会不文明言行的流行性病毒的感染。

这个要求也许有点冒昧,但请理解一个家长将来把他的孩子交给社会时那种战战兢兢的心情。

感谢老师,教化文明的学校!感谢老师,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知道,文明的培育需要文明的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