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半年四川省《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试题

上半年四川省《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试题

2016年上半年四川省《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培养劳动者是__。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2、历史学家们认为“l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____A: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B:陆羽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闻名于世。

被称为茶圣C:茶兴于唐,盛于宋D:花茶是用茶叶和香茶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3、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__。

A.记忆知识B.直观知识C.理性知识D.应用知识4、”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__A.马卡连柯B.巴班斯基C.赞可夫D.凯洛夫5、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往往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6、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A:学校B:地方C:中央D:家庭7、()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

A: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校的产生D:学制的建立;8、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B:社会化C:教育化D:虚构化9、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导入式B:实验式C:迂回曲折式D:开门见山式10、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E:重视个别差异11、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的是。

A:智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家庭德育12、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A.弹琴技能B.阅读技能C.记忆技能D.运算技能E.体操技能13、从入学开始。

有些同学对别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行事,属于____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老师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4、”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A:目标B:内容C:过程D:原则15、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____A:讲演慢一点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16、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____A:课堂管理B:课堂纪律C:课堂规范D:课堂控制17、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E:重视个别差异18、幼儿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鲜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

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联觉D: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19、课程论侧重研究()A:教什么B:如何教C:教科书编写D:学习策略20、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

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____的特点。

A:纯真美好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D:多重角色21、若“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可能都具有额叶皮质”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不必然的B: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必然的C: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D: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可能的22、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____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2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

A:练习训练B:情感体验C:认识D:实践24、”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5、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这主要遵循____的德育原则。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E:启发诱导原则26、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A:刘某的监护人B:当地教育机构C:儿童福利机构D:当地人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称之为__A.学校机构B.学校体制C.学校文化D.学校制度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A:原型选定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__.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__。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6、学生管理的特点有()和沟通性。

A:复杂性B:全面性C:教育性D:周期性7、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

A:《法国组曲》B:《月光奏鸣曲》C:《悲怆交响曲》D:《荒山之夜》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文化发展水平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9、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 A:品德常规管理B:学习常规管理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D:学籍常规管理E:生活常规管理1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__。

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1、教师的地位应包括__。

A.社会地位B.学校地位C.经济地位D.政治地位E.文化地位1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3、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人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14、教学方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A: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C: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1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A:0~1岁B:1~3岁C:4~5岁D:3~6岁16、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__。

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17、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布鲁姆B:奥苏贝尔C:杜威D:布鲁纳18、思维的主要特征为__。

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19、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____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师法》D:《教育法》2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___A:德育意义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D:德育任务21、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多少,表明发散思维的【】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22、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最重要的是(()A:集体主义情感B:义务感C:责任感D:羞耻感E:事业感23、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____A:仁、义、礼、智、信B:仁、义、礼、智、勇C:忠、孝、仁、爱、信D:知、礼、义、廉、耻2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25、投射法测量了人格__层面的内容。

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26、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A:刘某的监护人B:当地教育机构C:儿童福利机构D:当地人民政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