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局业务用房项目建议书

司法局业务用房项目建议书

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xx市司法局办公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xxxx市xxxx国有资产管理局1.1.3项目建议书研究内容及编制依据1、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总投资、筹资方案、效益分析、社会评价和风险对策等。

2、编制的依据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 2250号);《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xxxx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8]19号);国家关于编制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有关技术经济规范;国家有关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有关法律、民用建筑设计有关规范、规程;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xxxx市xxxx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四川英杰投资咨询公司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委托函。

1.2 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项目拟选址于xxxx市xxxx文化路与茨齐路交汇处。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基础,本项目推荐建设规模方案为:总占地面积10384m2,新建xxxx业务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1210m2,建设内容由xxxx业务用房、办公用房和两部分组成,其中业务用房760m2,办公用房450m2。

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

1.2.3建设期限项目自2012年9月开工至2013年8月竣工,建设期为1年。

1.2.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38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国债资金169万元,xxxx市xxxx政府自筹169万元。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结论与建议本项目是xxxx市司法局业务和办公用房建设项目。

本项目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项目的建成,将彻底解决xxxx市司法局业务技术用房不足的问题,为xxxx机关更好地服务于民提供了可能。

经研究,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建设都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项目业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同时,要积极做好项目有关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完成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建成,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党的十七大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做出了深化xxxx机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

xxxx 机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xxxx行政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能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法律援助、xxxx鉴定、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职能相继增加,人民调解、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任务日趋繁重。

xxxx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法律服务、法律保障、法律宣传机构,承担者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等重要职能,各项工作处在基层一线,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为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润滑剂”和“调节器”。

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出台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xxxx行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也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

为切实抓好“xxxx大服务”,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为市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xxxx市司法局拟新建xxxx业务用房。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贯彻xxxx部创建规范化xxxx行政机关的需要xxxx市司法局业务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差,已不能够适应现代xxxx机关日常工作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形势和xxxx管理工作的需要。

“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是xxxx行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密切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党和政府以及现代化xxxx行政机关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xxxx市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2.2是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办事效率的需要xxxx市司法局现有的业务技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受办公用房的限制,很多业务科室无单独业务用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发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充分改善和完善xxxx市司法局业务基础设施,以及快速处置紧急事件和各种事故,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整体办事效率。

2.2.3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xxxx行政机关担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

其承担的各项职能,从本质上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在实现社会和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xxxx行政机关全面开展业务工作,对促进xxxx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该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应尽快建成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保障xxxx市顺利进行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3.1 建设依据1、《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 2250号)3、《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xxxx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8]19号);3.2 建设原则本项目建设规模依据以下原则确定:项目的建设要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和《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的规定严格执行。

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中,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方针,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简朴庄重。

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需要为主,留有发展空间。

3.3 建设规模按照上述原则,xxxx市司法局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的三级办公用房执行,单位在编人员25人,按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18平方米的标准计算,拟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按照《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中的二级xxxx业务用房执行,单位在编人员25人,按标准每人的业务用房为35-38平方米,本项目每人的业务用房平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的计算,本项目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为760平方米。

拟建总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

根据xxxx市司法局目前工作人员数量及xxxx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财政力量,本着总体规划、统筹兼顾、适度前瞻的原则,本次项目拟建xxxx市xxxx业务办公用房一幢,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规划建设规模符合《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及《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规定。

3.4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xxxx市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四层框架结构,总占地面积103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

由xxxx业务用房760平方米和办公用房450平方米组成。

xxxx业务用房包括法律事务接待用房50平方米,法律援助业务用房80平方米,人民调解业务用房40平方米,社区矫正业务用房40平方米,帮教安置业务用房40平方米,律师公证业务用房50平方米,普法依法治理业务用房60平方米,“148”法律服务用房50平方米,xxxx鉴定业务用房60平方米,信访业务用房55平方米,教育培训用房100平方米,资料档案用房75平方米,法制与执法监督业务用房40平方米,网络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20平方米。

3.5 功能分区根据国家《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市级xxxx业务功能用房功能布局及面积分配见表4-1。

表4-1功能用房面积分配表第四章建设方案4.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4.1.1指导思想xxxx市司法业务用房为国家机关设施建筑,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体现先进,坚固,实用,经济,美观,便于管理的设计思想,合理组织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着眼xxxx业务开展的需要,尽量做到功能齐全,设施配套,通信现代化,管理智能化。

xxxx业务用房应与xxxx办公用房统一规划,办公业务用房建设应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和《xxxx业务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xxxx 业务用房的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做到布局合理,实施性强,环境优美。

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安全,防火,抗震,节能和环保等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

4.1.2建设目标根据形势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任务,统一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建设任务。

综合考虑项目的实用性与前瞻性,立足现实并适当兼顾未来需求,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做到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服务群众。

通过项目建设,明显改善办公设施条件,保证办公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推动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原则。

使办公环境得以改善,提高办公质量。

4.1.3主要任务要按建设标准新建xxxx市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业务用房、办公场所和必要设施设备。

项目建成后,办公场所要达到建设标准面积,基本设置配置齐全,实现xxxx局与上级互联互通并有效运转,基本满足办公需要。

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单位。

4.2 设计依据及标准4.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地勘报告及相关资料;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意图及使用功能要求;3、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规范;4、相关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2.2设计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3 总体规划布局4.3.1总平面布置原则(1)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科学地组织人流和车流;(4)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功能要求;(5)根据使用功能特点确定各个功能区域建筑面积比例;(6)力求做到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污染和能耗;(7)搞好建筑室外绿化。

4.3.2规划设计方案描述xxxx市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采用框架式建筑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