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方法》期末课程论文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班级:旅游管理121班
姓名:王显峰
学号:12341152
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成为短线旅游的主流产品,北京郊区旅游一直深受北京市民欢迎,京郊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无数市民在周末、节假日出游.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北京市民在黄金周和周末到北京周边区县的休闲度假行为.通过对北京郊区休闲度假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了解旅游市场特征、旅游者行为和偏好以及满意度和期望,为郊区旅游市场开发和产品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
城郊休闲度假旅游是在城郊旅游资源基础上,以游憩、娱乐、度假、修养为主要目的,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我国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经过几年的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不断成熟,已形成了一个“三三”式结构,其中的环城郊旅游度假,成了短线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主流.
一、调查背景
(一)市场需求情况
1.环境驱动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日益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追求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休闲形式,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因具有距离近、路途耗时少、便于重复消费、景观复合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短线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产品.各大城市短线和城市周边旅游开发火热,城郊度假旅游发展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
.
2.收入增加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11年国民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比上年增长13.6%,从消费能力上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休闲度假需求已经非常现实.
3.时间调整
假期的长短决定了出游的距离和停留时间,2008年新休假制度的实施,使城镇居民全年的各种休假时间之和约占全年天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形成了
“1+2+5+43”的休假时间模式,即:1个带薪假期、 2个“黄金周”(春节、十一)、5个小长假(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和43个周末双休日.这一休假制度的改革使得旅游开始由原来假日集中式中长距离旅游转向双休日短假期的近距离出游,为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4.交通保障
截止2012年2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01.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的占比也越来越高,按北京市户籍人口计算,北京每百户私人汽车的拥有量在60辆以上截至2011年底,498.4万机动车保有量中有371.7万辆都是私家车,比例达到 74.6%.同时,北京共有50多条公交线路到达郊区旅游景区,具备休闲度假需求和能力的人群在出行工具上有了交通保障.
(二)市场供给情况
北京郊区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古老的人文旅游资源,各区县利用自然风光、长城文化及其遗迹、宗教寺庙、陵墓等资源,陆续开发建成了一些休闲度假景点,(如表1,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