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1-6篇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1-6篇

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 个更好,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 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 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 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四)《狼》和《黔之驴》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 狼假寐,盖以诱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与人期行 须期乃入 B.道次迎拜 次北固山下 C.尔曹何自远来 白雪纷纷何所似 D.诸儿复送至郭外 将复何及 【解析】A.动词,约定/名词,约定的日子;B.顺序/停宿;C.为什么/ 什么;D.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相委而去 六十而耳顺 B.计日告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遂止于野亭 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为人若此 人不堪其忧 【解析】A.表顺承/表修饰;B.代词,他们/助词,的;C.介词,在;D. 代词,他/代词,那。
——选自《韩非子·说难》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3)暮而果大亡其财果然 (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公欣然曰 其人舍然大喜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往晓之 C.其邻人之父亦云 于我如浮云 D.而疑邻人之父 以我酌油知之 【解析】A.……的样子;B.趁、乘/于是;C.说/云彩;D.助词,的/代 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5.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乙】文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
6.【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 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乙】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 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 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 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肃敬保持道德品 行宽大宽容的人,就可以荣华富贵;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 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并用谦卑来 保有它的人,地位显要;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 人,必定会胜利;用愚拙来保有明察事理的聪慧、明智的,就是明智, 聪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并用浅陋浅显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 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 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
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习:熟悉。③狎 (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④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 的样子。⑤跳踉(liánɡ):跳跃。⑥㘎(hǎn):吼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2)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 (3)又相天子辅佐 (4)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见闻广博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静以修身 守之以浅者 B.淫慢则不能励精 有龙则灵 C.周公诫之曰 夫君子之行 D.然一沐三握发 然则天下之事 【解析】A.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B.就;C.代词,指伯禽/助词, 的;D.然而,但是/如此,这样。
(三)《诫子书》和《周公诫子》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
【译文】【乙】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 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 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 作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 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 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 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 它,但始终不敢与它搏斗。(老虎)渐渐地靠近驴,态度更加亲切而 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 高兴,(心里)盘算着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 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来看待)。
5.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 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及时丢掉幻想,早下抵抗决心,勇敢机智(或 果断地杀死两狼);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过早 暴露自己,和老虎相处太久,让它熟悉了自己(或无异能)。这充分 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2)以为且噬己也,甚恐恐惧,害怕 (3)远遁逃跑 (4)觉无异能者特殊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 A.止增笑耳 技止此耳 B.转视积薪后 然往来视之 C.以为神 可以为师矣 D.益习其声 屠自后断其股 【解析】A.只,仅;B.看;C.认为/可以凭借;D.代词,它的。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郭伋告诉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
5.【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但 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 【乙】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 重描写,【乙】文侧重叙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来 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两篇文章中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谢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 韫的才气。 C.【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从不同角度咏雪, 【乙】文从相同角度强调了修补防盗。
6.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 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 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译文】【乙】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了西河美稷,有几 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路旁迎着郭伋拜见他。 郭伋问:“你们为什么从大老远来(见我)?”回答:“听说使君到 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迎接。”郭伋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完毕 后,各位孩子再次送(郭伋)到城外,问:“使君哪一天回来?”郭 伋请部下官吏计算,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出巡已经回 来了,比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认为(这样做)会对孩子们失信, 于是停留在郊野外的亭子里,等到了约定的日子才进入(城里)。郭 伋的为人就是如此。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有所成就。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 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 还怕(因怠慢)失去人才。
五、文言文比较阅读十三篇
(一)《咏雪》和《智子疑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 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
①者,







⑨者,哲
⑩;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
四海由⑪

⑫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恭:肃敬,谦逊有礼。②荣:荣华显贵。③俭:行为约束而有节
威严。⑦聪明:指明察事理。⑧睿智:聪慧,明智。⑨愚:愚拙,不巧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