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基础知识PPT课件
正常血压<130/85 mmHg 理想血压<120/80mmHg 2003:“高血压前期” 120-139/80-89 mmHg 2005:<120/80mmHg 为“正常血压” 。
分级:(2004年 中国标准)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正常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 ∽89
起病慢,逐渐出现肢体麻木,偏瘫或失语
按临床表现评估
Ⅰ期—血压暂时性↑、一般N系统症状
Ⅱ期—血压持续性↑、症状同上,有阳性体征
Ⅲ期—血压持续性↑且药效↓、症状体征同上、 伴并发征
高血压危象—血压↑↑、各系统症状↑↑、昏 厥、心绞等
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 N系统症状↑↑、 意识↓、昏迷等
高血压病的危害 脑、心、肾并发症 是脑卒中的第一发病因素 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4)脑: ① 脑水肿(高血压脑病):
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血压↑↑,称高血压危象 ② 脑软化:小坏死灶 ③ 脑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颅内压↑→脑疝→昏迷、瘫痪、感觉消失 内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感觉消失/ 破入侧脑室:昏迷、死亡 左脑出血:失语 桥脑出血:对侧肢体瘫,同侧面神经麻痹 ④ 脑缺血 脑血管狭窄/、脑血管血栓形成
常见慢性病
长沙市疾控中心 彭竹漪
培训目标:
1、掌握高血压、脑卒中、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冠 心病的定义、病因、诊断、危害、发病危险因素、防治策略 和处理原则,熟悉病程、分级/型、病变、临表和流行现况。
2、熟悉痛风、慢阻肺、常见癌症、V肝炎、结核的定义、病 因、诊断、危害、发病危险因素、防治策略和处理原则,了 解病程、分级/型、病变、临表和流行现况。
三级预防
对象:病人 目的: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措施:规范化治疗;随访;健康教育;危险分层
管理;疾病分级管理;患者自我管理等 (如定期、定量、规范服药、监测血压)
对象:一般人群;
目的:防发生
措施: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1、限制高钠摄入,每人每日<6克 2、合理膳食(减少脂肪,增加蔬菜、
水果和鲜奶) 3、限制饮酒,每日酒精量<30ml/d 4、减轻体重BMI <22 5、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6、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愉快。 7、戒烟
二级预防
对象:高危人群; 目的:防发展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普查、定期测 血压、行为干预、非药物治疗)
1级(轻度) 140∽159 90 ∽99
2级(中度) 160∽179 100 ∽109
3级(重度) ≥180
≥ 110
单纯收缩压增高 ≥ 140
< 90
高血压病的分期和症状
1、早期:细小动脉间断痉挛、收缩 血压波动↑,伴有头晕、痛,失眠,易怒
2、二期:细小动脉长期痉挛、变硬、狭窄 血压持续↑,头晕、痛,耳鸣、眼花、失眠, 易怒加重
因此慢性病必须采取防治综合措施
高血压
高血压病究竟是个什么疾病? 高血压病是怎样发生发展流行的? 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病? 他得的高血压病厉不厉害? 如何预防、控制高血压?
主静脉
主动脉
定义: 由于心输出量与
外周阻力关系紊乱 导致血流动力学异 常,以体循环动脉血 压↑为主要表现的 临床综合征 。
超增
分 比
20
过长
危
( %
15
趋
害
) 10
6.1 %
亿 )
势 高
性 高
5
0
知晓率
知
治疗率
治
控制率
控
三低
晓
疗
制
率
率
率
低
低
低
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流行特点:
1、患病率高:18.8%; 1.6亿多(2002年) 2、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300万新发病例 3、北方>南方;西部>东部;东北>西南 4、中年后多,年轻化趋势 5、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6、城市>农村 7、常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发展到晚期
危险因素: 家族史、年龄、性别、血脂、体重、血糖及不良生 活方式等
心血管病早期标志: 血压应激反应↑、尿蛋白﹢、糖耐量↓、 心、脑、肾损害程度
血压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 三级预防并重 2、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 3、社区综合防治为原则
预防 控制
非药物 治疗 药物 治疗
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 细、小动脉
硬化、狭窄
原发性:恶性(急进型)占1-5% 良性(缓进型)占95%
继发性:发病原因明确 良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最常见疾病之一
诊断: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未用 药)
高血压诊断的变化史: 1978:160/95 mmHg 1984: 149/90 mmHg 1999: 140/90 mmHg
方法: 自学教材相关章节4课时 面授重点慢病的重点、难点4课时
参考资料: 1、课件 2、培训教材第13章、第24章 3、其他资料
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定义: 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的, 且很 难药物治愈的疾病
特点: 常见、多发; 隐匿、潜伏期长; 多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 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 增长1、遗传因素:(30-40%) 有家族史者达95%,血管紧张素基因缺陷
2、环境因素(60-70) 1)高钠摄入(北方12-18/南方7-8g 2)超重肥胖(3-5倍) 3)过量饮酒(增加40%) 4 )缺乏体力劳动(增加20-50%) 5 )长期经神紧张
综合评估(评估心血管总危险)
3、三期:内脏病变——心、肾、脑、眼
1)心脏:高心病 外周阻力↑→代偿性心肌收缩力↑→ 左心室肥厚→失代偿性扩张→心衰
2)肾:对称性体积↓、重↓、质硬、表面弥漫颗粒状/ 肾细小动脉增厚、腔狭窄→肾小球缺血→肾功能↓ 可见蛋白尿、蛋白管型→夜尿↑ 等
3)视网膜病变: 眼底镜:中央动脉痉挛、血管迂曲、反光↑,动、静脉 交叉处压痕。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视力↓/
高血压的现况
慢性病中最常见 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心环节 健康管理效果确实有效 目前民众对高血压健康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高
1.6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三高三低 94%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
患
病
率
高
30
30.2%
35
(
百 25
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