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

4-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


送样
低温,尽快运输,送往实验室。
包装:应符合危险微生物运输规范,不发生泄露。 采样登记表:应标明采样地点、时间、动物种类、样品种类、初
步的临床诊断结果等。
六、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体检测

病毒中和试验 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阻断ELISA
抗原检测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抗原捕获ELISA 对流免疫电泳
Rapid Detection of PPRV antibody from Clinical Serum
小反刍兽疫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
1-4 Spleen 5-4 lymph node 6-8 lymph node
Schematic Diagram of Strip (Double-Mabs Sandwich)
疫情处置工作
1. 发现疑似疫情,采取临时封锁措施; 2. 采样送检,确诊疫情; 3.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


源工作; 4. 成立指挥部,发布封锁令; 5. 完成疫点易感动物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 6. 完成疫点消毒灭源工作,开始计算封锁期; 7. 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受威胁区、疫区开展紧急免疫 工作。
传染源 病畜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眼、鼻、 口腔分泌物和粪便向外排毒。 传播途径
PPRV主要以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通过污染的空气经
呼吸道、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经消化道传染。主要通 过吸入患病动物打喷嚏和咳嗽产生的气溶胶而接触感染。
也可经精液及胎盘传播(垂直传播)。
二、流行病学
谱系分布示意图
一、病原
PPRV的理化特性
PPRV对外界环境因素敏感,37℃病毒感染力的半衰
期为1-3小时。
pH5.8-11.0之间稳定 病毒对酒精、乙醚、甘油和去污剂敏感。 酚类、2%NaOH等24小时可灭活病毒。 非离子去污剂可使病毒的纤突脱落降低感染力。
二、流行病学
谢谢
特异性
Virus PPRV Bangladesh/93 CT Valueb 29.99
不同疫源地 的PPRV 同属其 他病毒
PPRV Omen/86
PPRV Nigeria 75/1 PPRV Dorcas PPRV Yemen Dolphin morbillivirus
27.41
14.98 23.93 22.78 NA
潜伏期 一般4~6天,范围3~10天。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21天。
发病率 山羊发病率高,可达80~90%,病程可达2周以上。
病死率 • 易感山羊群病死率可达50%~100%。 • 地方性流行区持续存在低感染率;当有易感群体时, 爆发时发病率可达100%。
三、临床症状
‒ ‒ ‒ ‒ ‒ ‒
病原学样品——组织
组织病料:剖检后2-3只羊的淋巴结(肠系膜、支气管
淋巴结)、肺、脾、肠(肠粘膜)。
选择频亡、刚死的动物采样。 剖检必须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新鲜的组织病料。
血清学样品
每只动物采集3-5ml血液,与病原学样品平行采集。 尽快分离血清。 置于微型离心管。
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
定义
定义: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感染
山羊、绵羊等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烈性、接触 性传染病。PPR与牛瘟非常相似,因此又名伪牛瘟。
山羊通常比绵羊易感,而且患病更严重。发病率和病死
率可高达100%和90%。
临床特征:发热、眼鼻流出大量分泌物、口腔糜烂、呼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无节断RNA。从3‘端到
5’端依次分布着N-P-M-F-H-L共6个基因。
一、病原
PPR病毒株可分为I、II、III、IV四个基因群。 其中三个基因群来自于非洲,一个基因群来自于亚洲。 三个非洲基因群中有一个基因群在亚洲也有发现。 这些基因群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牛瘟病毒的关系还不清楚。
鼻液变得粘稠,阻塞鼻孔
眼睛分泌物增加,形成干酪样
严重腹泻、下痢
出血性下痢
四、病理变化
口腔和鼻腔黏膜糜烂坏死。 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
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
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
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
可出现坏死病变。
Dolphin morbillivirus 16
Canine distemper virus Porpoise morbillivirus Rinderpest virus NCa
NA
NA NA NA 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
敏感性
小反刍兽疫实时荧光RT-PCR方法(A) 和普通RT-PCR方法(B)的敏感性比较。 1-6:8.1×106-8.1×100拷贝的标准RNA 模板。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试纸条
小反刍兽疫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 Gene
Development of anti-N Mabs
Establishment of Blocking ELISA Method
Packing of Blocking ELISA Kits
一、病原
病毒分类地位与进化关系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
• •
牛瘟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病原
PPR病毒的形态结构
PPRV粒子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病毒直径约为130-390nm 病毒外层有8.5-14.5nm的囊膜,囊膜上有5-15nm
纤突,纤突中有血凝素蛋白(H)但无神经氨酸酶。
普通RT-PCR 荧光RT-PCR RT-LAMP
普通RT-PCR方法检测病毒
1-10:不同国家PPRV分离株RNA;11:RPV-PPRV N基因重组病毒RNA; 12-15:不同RPV分离株RNA;16-17:MV,CDV分离株RNA ;18:空白 对照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
突然发热,第2-3天达40-42℃,持续3天左右。 发热后,口腔内膜轻度充血,继而糜烂。
初鼻液水样,随后变浓稠堵塞鼻孔,呼吸困难。 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出现眼结膜炎。
严重腹泻或下痢,脱水、体重下降。 怀孕母羊流产。 特急性病例突然死亡,无其他症状。
‒ 山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
鼻液水样、异常增多
二是把好“管理关”,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
水平。 三是把好“防疫关”,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小反刍兽疫可防可控,广大养殖户只要切实把 好上述“三关”,就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小反刍 兽疫。
消灭的基础
1、宿主范围窄,易感动物只限于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


刍动物,野生动物在传播中的作用不明显。 2、该病的临床症状明显,易于在第一时间发现。 3、该病罕见隐性感染,发病动物康复后,不会长期携带 病原,不排毒。 4、实验室诊断方法成熟。 5、该病有可靠疫苗,疫苗保护期长。 6、发病动物康复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7、与小反刍兽疫类似的疫病—牛瘟已经在全世界成功根 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动物的免疫
先天免疫和被动免疫
不同山羊品种对PPR感染的抵抗性不一样。
据报道,母体免疫可提供3个月的保护期。
主动免疫
PPR感染后的康复动物可获得终生免疫。
免疫接种
减毒活疫苗株Nigeria 75/1广泛应用于小反刍兽疫的免疫预防。
减毒活疫苗对有3年的保护期
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
1、免疫时间:每年于3月初和10月中旬补免新生羔羊 及新引进羊 2、疫苗名称: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9) 3、预防疾病:羊小反刍兽疫
4、免疫对象及方法:皮下注射,每只羊1ml
5、免疫期:36个月(3年)
国家兽药基础兽药库查询结果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使用说明
防控工作建议(养殖户)
一是把好“入场关”,确保引进羊只无疫。
比普通PCR提高10倍
Strain
Similarity (%)
Pakistan_SAH-PK07
99.7
Iran_R22-10
99.4Pakistaຫໍສະໝຸດ _FSD-PK0799.4
India_Kcch2000
98.7
Bangladesh_Mymensingh_2010
98.1
Nepal_2009
97.8
吸困难、腹泻。
重要性
OIE动物卫生法典要求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
我国动物疫病名录一类动物疫病。
我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
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主要内容
病原 流行病学 诊断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样品采集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诊断技术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防控工作重点
China_BharaTibet_08
97.5
China_Tibet_07-30
97.5
Nigeria75-1
92.7
八、防控工作重点
面临的困难
落后的饲养管理模式,中小养殖户为主; 生物安全水平普遍较低;
防疫意识差;
动物调运频繁,部分无法监管; 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 周边国家疫情复杂。
易感动物
家畜
山羊、绵羊是目前仅知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易感,
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易感,但哺乳期的幼畜抵抗力强。 骆驼、牛和猪易感,但都不表现临床症状,不排毒。 野生动物
岩羊、野山羊、鹿、长角大羚羊、东方盘羊、瞪羚羊可感染
发病。
人 没有关于人感染PPRV的报道。
二、流行病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