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 ______________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_____________ 史书。

2、 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 )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4、 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 •恐已暮矣()C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不超过五个字)10、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书是 ___________ (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 (人 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通史,记载了从 __________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________ 共1362年间的史事。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①乎? ”平公”师旷曰: 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B 。

盲臣安敢戏君乎 () D 。

及鲁肅过寻阳(),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 ) 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冋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 .把B .被C .用2•即更刮目相待()A •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 •于是B.却C •只,仅仅4•结友而别()A •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______________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_____________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 )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不超过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中杂诗》中描绘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美丽幽静之景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诗中突出表现山中奇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竹里馆》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

诗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13、《峨眉山月歌》中抒写峨眉山月色,即写月映清江之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语短情长,《峨眉山月歌》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春夜洛城闻笛》中以声传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 ;诗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16、《逢入京使》中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山中杂诗》(吴均)18、《竹里馆》(王维), 。

19、《峨嵋山月歌》(李白), 。

2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21、《逢入京使》(岑参), 。

22、《滁州西涧》(韦应物), 。

2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24、《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

25、《约客》(赵师秀)26、《论诗》(赵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

迟,晚B。

怎么C。

再次,重新D。

到”的时候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9、年纪大事务多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