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甲醇二期目录一、周边环境2二、试生产过程的风险识别2三、甲醇装置各工序危险风险分析与预防对策3四、事故类型和危险分析及采取的对策13煤气泄漏13甲醇泄漏13酸碱类泄漏13五、事故案例分析15火灾、爆炸事故15中毒事故20触电事故22灼烫事故24机械伤害事故25其它事故26六、全员安全培训计划27七、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培训29劳动定员表29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设施一览表30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一览表37安全警示标志一览表37防止火灾蔓延设施一览表38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等参照公司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甲醇二期一、周边环境公司所在地:具体明细如下:二、试生产过程的风险识别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部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严重程度预测结果汇总三、甲醇装置各工序危险风险分析与预防对策1、气柜工序①火灾与爆炸: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柜本体侧翻、各煤气管道水封不能封住煤气或煤气管道阀门、法兰泄漏导致煤气泄漏或者煤气中氧气含量超标等,达到其爆炸极限,遇到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极易发生气柜爆炸以及空间燃烧爆炸事故;②煤气中毒:如果煤气发生泄漏,空气中煤气浓度过高,会引起操作人员煤气中毒;③高处坠落:操作人员上操作平台巡检或作业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④淹溺:操作人员上操作平台巡检或作业时,有可能跌入气柜水封,造成淹溺事故。

此外还存在气柜侧翻、水封结冰等危险。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1表3-1气柜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2、压缩工序①火灾与爆炸:生产过程中,由于压缩机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管道、阀门泄漏,遇到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极易发生爆炸以及空间燃烧爆炸事故;压缩机由于超负荷操作造成压力、温度超指标,造成爆炸等;②煤气中毒:如果压缩机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管道、阀门泄漏,空气中煤气浓度过高,会引起操作人员煤气中毒;③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在工作中,由于机械故障或人员操作失误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如压缩机电机在检修过程中因误操作或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失控,发生伤害事故;④噪声危害:压缩机运转过程当中,机械振动、压缩工艺气体做功,噪声较大,易受到噪声危害。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2表3-2压缩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3、精脱硫转化工序①火灾爆炸:压缩后的焦炉气、转化气均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二段炉在操作过程中氧气加入量过剩,造成爆炸;废锅在缺水后烧“干锅”,突然加水后发生物理爆炸;②中毒:焦炉气、转化气都是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阀门、设备等泄露会造成中毒事故;③高温烫伤:精脱硫转化工序属于高温操作区域,设备最高温度可达到1000℃以上,容易发生高温烫伤事故;④高处坠落:位于基准作业面2m以上的操作平台有发生操作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

此外还存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窒息等伤害。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3表3-3精脱硫转化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4、合成精馏工序①火灾爆炸:甲醇系统的合成气、驰放气、甲醇蒸气等是易燃易爆气体,如果设备故障损坏或连接部位发生泄漏,遇高热或明火(如静电火花、电气火花、雷电火花、明火等)均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②中毒:甲醇、合成气、弛放气均属于有毒物质,在若发生泄露,有可能造成操作、巡检人员中毒事故;③高温烫伤:甲醇合成反应是强放热过程,生产过程中利用合成汽包副产中压饱和蒸汽,其温度较高容易发生高温烫伤事故;④高处坠落:位于基准作业面2m以上的操作平台,比如上精馏塔检修时有发生操作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

此外还存在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窒息、触媒烧坏等伤害。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4表3-4合成精馏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5、罐区及装车工序①火灾爆炸:甲醇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甲醇储存区及装车过程中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甲醇泄露,遇到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极易发生气柜爆炸以及空间燃烧爆炸事故;②中毒:甲醇属中度危害物,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失明,甚至中毒死亡的危险;③浮顶沉盘:精甲醇储罐采用浮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若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操作不合理、液泛,最易发生浮顶沉盘事故,从而导致造成甲醇的大量挥发,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④高处坠落:因甲醇储罐罐体较高,在高处作业时,由于大风或其它原因,可能导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窒息等危险。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5表3-5罐区及装车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6、空分工序①火灾爆炸:氧气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是由它本身具有的化学活泼性和助燃性决定的。

氧能加速物质的燃烧,又能促进物质的自燃。

与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油脂与纯氧接触能引起自燃。

在分离塔,如果液态空气或液氧中乙炔或其它碳氢化合物大量积聚超标,即使没有明火也能自行爆炸起火;②窒息:氮气属于惰性气体,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窒息的危险;③低温冻伤:空气分离是将空气深度冷冻,变成液态的空气,再进行精馏提纯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分离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冻伤的事故;④噪声:空气压缩机采用离心式压缩机,噪声较大。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6表3-6空分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7、循环水及电气工序①淹溺:循环水池深2m,操作人员上操作平台巡检或作业时有可能跌入循环水池,造成淹溺事故;②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在工作中,由于机械故障或人员操作失误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如循环水泵在检修过程中因误操作或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失控,发生伤害事故;③触电:系统的配电和压缩机上的电气设备、电动仪表如无可靠接零保护措施等,当其漏电、带电检修电气设备时都有导致触电的危险;在具有腐蚀性和潮湿的环境中,电缆等电气设施绝缘层易损坏,维护不力,则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7表3-7循环水及电气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8、分析化验①火灾爆炸:在甲醇生产过程,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监控,在取样、化验分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事故;②中毒:甲醇生产及化验分析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介质较多,比如甲醇、焦炉气、转化气、弛放气及部分分析用药品等,在取样及分析化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中毒事故;③灼烫伤:分析过程中的各类强酸、强碱操作不慎会造成化学灼伤;取样时被高温介质烫伤。

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见表3-8表3-8分析化验工序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对策三、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部体系办公室 专家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行政副总经理 技术指导:总工程师指挥部成员:安全环保部部长、生产与设备部部长、保卫部部长、仓储部部长、财务部部长、公司办公室主任、企管与人力资源部部长、焦化二厂厂长。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值班室设在公司总调度室。

具体应急预案详见《12万吨甲醇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事故类型和危险分析及采取的对策煤气泄漏煤气泄漏后,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入,控制周围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并采取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措施。

防止应急处理人员中毒事故。

在处理补漏过程中,根据泄漏管道、设备及容器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甲醇泄漏甲醇罐区设置有围堤坝,可保证罐区甲醇不外泄。

一旦有甲醇外泄,需采用消防沙或惰性材料进行现场围堵,防止甲醇外流,并及时用泵对外泄甲醇进行倒槽、罐清理。

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进入事故池,确保不外流。

酸碱类泄漏酸碱类泄漏采用围堤堵截,筑堤堵住泄漏液体,防止流入雨水、污水管道,造成污染,可回收的,尽量回收送回系统;不可回收的进入事故池,采用吸着物,以抑制溢流外泄。

酸用打粉或石灰中和残余物质,碱用盐酸中和残余物质,处理的废料送公司危险物回收点。

火灾的扑救方法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着火,采取以下扑救方法:⑴首先切断火势蔓延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危险物流淌时,应筑堤拦截或挖沟导流。

⑵储槽较大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小面积(50m2以)火灾,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

大面积火灾(50m2以上)则必须根据危险物的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也可用干粉灭火剂、消防砂等灭火。

⑶如遇危险物料管线或储槽泄漏着火,应迅速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围的同时,对输送管线应设法关闭进、出口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储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

⑷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实现生产自救,组织抢修队伍,确定抢修方案,尽快实施、恢复生产。

由厂部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作调查。

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人员的安全疏散⑴厂区所有人员应按所在车间的逃生标识进行逃离;⑵应急抢险小分队应组织起火区域的工作人员、值班人员向上风侧进行疏散。

人员的自救⑴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

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采取措施进行疏散和营救;⑵疏散时,若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撤至室外安全地带。

若被浓烟围困时,可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

如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物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等,以便迅速撤出烟雾区。

物资的疏散⑴物资疏散要掌握“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先疏散那些可能扩大火势有爆炸危险的物资;⑵疏散性质重要设备、监控设施等;⑶疏散出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派人看管。

五、事故案例分析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名称:某焦化厂炉底发生火灾、爆炸1、事故经过2009年11月20日上午7时50分,某厂乙班作业人员接班后,有12人分别在交换机室、调火工值班室,其中调火工7人,交换工2人,测温工3人。

组长通知调度,1#炉底煤气管道没有煤气。

调度接到后,通知鼓风机操作工,副操关闭小放散(鼓风机后管道上接的一条对空放散管道,当时约8时),很快机后压力升高。

8时5分焦炉地下室发出爆炸声(小爆),在交换机操作室和调火值班室的人员听到爆炸声后,测温工走出交换机操作室准备进行检查处理,调火工2人准备去地下室从事正常调火工作,3人刚刚走到通向1#地下室的通道时,就在附近区域发生了更大威力的空间爆炸,冲击波将3人击倒在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