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上)复习资料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上)复习资料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上)复习题
一、简答题
1.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有哪些?
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产生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哪些?并分别解释。

4.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在一起工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简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三种正截面破坏形式及特点?
6.简述砌体结构的优缺点主要有哪些?
7.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哪些?并以单层房屋为例,画出相应计算简图。

9.简述砌体结构中圈梁的作用。

10.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有哪些?发生上述震害的原因有哪些?
11.什么是“塑性铰”?钢筋混凝土中的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有何异同?
答案:
1.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

预应力损
失原因:(1)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混凝土加热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5)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三个方面:一是因为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裹而产生的摩擦力;二是因为混凝
土颗粒之间产生的化学作用产生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胶合力;三是由于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3.极限状态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不可恢复的变形。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4.首先,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存在有粘结强度,使两者牢固
的粘结在一起,相互间不致滑动而能整体工作;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非常接近;最后,钢筋至构件边缘间的混凝土保护层起着保护钢筋锈蚀的作用。

5.适筋梁破坏:钢筋首先进入屈服阶段,在继续增加荷载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属
延性破坏。

超筋梁破坏:超筋破坏是受拉钢筋未屈服,而混凝土先被压坏,带有一定。

相关主题